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TM体系介绍【5】-四念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之-身念处
userphoto

2022.10.07 湖南

关注

一、什么是四念处

        '如汝所问,佛涅槃后依何住者。阿难,依四念处,严心而住”-《大般涅槃经》上说,四念处是佛陀涅槃前告诉弟子阿难,让心安住的方法。意思是佛在世时有人依佛让心安住,佛走后大家都可以依四念处而让心安住。它的重要性我也不好去形容,你体会体会。特别是各处找依靠找不到的同学,以及那些累得要死还要当精神导师的同学。

      四念处是指对“身,心,受,法”四个念头升起的地方保持觉知。身是我们的肉身;受是身体接触外界后产生的感受;心是对于受所产生的贪爱执着;法是心的运行规律。

     举个平常一点的例子:走路是身,走到腿酸疼了是受,疼得烦躁了是心,烦躁得想骂人是法。

二、四念处的两个不同方向

     1.四念处是个生活修行的工具。同时它在佛教不同的部派也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一种是了了自己涅槃解脱,一种是安住自性广利众生。这两个方向虽然和我们眼下的日常生活不会直接挂钩,但实际却是两个关于生命的终极目标,所以它和每个人的人生规划直接挂钩。

      2.如果你想要在日常生活中持续练习四念处,希望它对你的整个生命进程起到帮助,也希望让自己的内心得到长久的安定,我会建议你在开始就选择其中一个方向。因为方向的不一样,会直接影响我们对待身心受法的态度。换句话说,我们会以什么样的原则立场来觉知身心受法。这一立场更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因为生活就是身心受法的展现。我会在后续篇章展开写这部分。

      3.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学习成本,由于我选的方向是第二种,理论上讲,只有和我趣向相同的人看到我的文章才会有最大的收获。

三、四念处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之-身念处:

      1、平日里会有很多人容易被外界干扰无法专注。我接触的人当中大概分两类,一类是政府工作人员或企业管理者,他们天天操心很多事情,这件事情还没有妥当下一件事情就来了,随时处在一种多线程工作状态,一天下来很多事情都没有落地。往往也发现一天快结束了,自己想的事情还没有做,整个人就处于一个飘散而烦躁的状态。一类是高压上班族,比较多见身体虚弱或者紧张敏感,很容易受外界影响,一会身体难受,一会情绪不好,一会胡思乱想。有的人身体的本体觉会明显下降,不知道身上什么时候就多了一块淤青,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摔了一跤。各种状态在不断冲击自己,人的精力就慢慢被冲散了,稳定性也不太好。

        2、身念处练习是一个最基础的帮助我们恢复专注能力的练习。也提高身体的稳定状态和抗干扰能力,让你有更好的精力去面对日常的各种情况。身念处有两个基本特点:一个是可以暂时伏住各种念头,让人能够专注下来;另一个是入手也比较简单,熟悉身念处练习之后都可以比较顺利地推进到后续三个念处的练习。

       3、身念处的练习基本上可以分两部:一个是行走坐卧,一个是呼吸。有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是,身念处是一个从身体入手修心的方法,所以它如何让向内在更专注平静的方向推进,并不教导也不提倡如何做好行走坐卧的动作细节或呼吸的各种细节,因为那样就会落入身体练习的领域当中,这就不是以修心为主了。虽然身心相互关联互通,但初期切入点不同,专项的纵深程度就会有不一样。

      4、下面介绍两种常见的身念处练习方法:行禅和观呼吸.

      1)行禅:走路的时候把注意力持续地专注于脚底的三个移动动作:抬起,前移,落地。关注左脚的抬起,前移,落地,待右脚开始要移动时再将注意力转到右脚的抬起,前移,落地。这样持续不断地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双脚的动作移动上。如果中间走神了就知道走神,继续关注脚的动作。当你能够让意识持续专注于动作15-20分钟时,就已经可以达到比较专注的状态。

     2)观呼吸:观呼吸的第一个阶段是从数息开始的,每次呼吸的呼气结束之后数一个数,从1数到10,再从10能倒数回1,能够持续2-3个来回不走神,也可以到达一个比较专注的状态。如果走神了,你就重新从1开始数。当然呼吸动作比肢体动作更精细,同时你就更容易出现各种念头,这个不如走路那样容易保持持续性,但是非常有利于后续心性的培养。两种都可以尝试,我会建议你选择自己喜欢的先练习。

  四、四念处的核心-觉知

      在数息的练习中最常出现的就是走神,我们要如何对待走神?四念处练习中提供的方式是觉知,同时觉知也是四念处的核心。我想,你应该在练习四念处之初就对觉知有所了解,以免产生误解。因为它太平常也太特别了。

      1)佛陀讲述的觉知二字包括了一切,因为这个觉知没有任何底色,它就只是觉知。这个起初很难用意识去理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体验。一般身念处的练习指导就是这样:觉知到走神了就知道是走神,继续数息。

       2)可是现实操作是,有人因为走神而忘记了观呼吸,有人讨厌自己走神而压抑住自己呼吸不让自己走神,有人在这种练习当中情绪起落太大干脆就不做这个练习了。

      3)如果你把这事放到现实生活中去看待,就会变成是这样:当一件事情让你分心了,你就不记得自己眼下要做什么了;当你不喜欢自己分心的状态,可能就会强制自己自律,制定各种机会去严格执行,结果把自己变得很紧张僵硬;当你在情绪中起起落落时,你可能就会放弃做你要做的事情。很多人的生活底色就是在不懂得如何处理种种内在冲突之下构建起来的。那个底色很多是不适应性的,简单说不是你真正想要的生活方式。

    4)觉知的意思就是对身心受法保持觉察什么都不做,看着它来看着它去。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现了分心的事情,你不干预不压抑不造作,只是保持觉知,心就不会分出去,你将会回到平静。平静时可以更清楚看见现实,知道要如何合理面对让你分心的事情。而没有觉知之前的作为并没有完全关注这件事情本身,很多都是被分心这事而干扰。

   5)如果你把觉知这事放在人和人的关系之上呢?同样的道理,当觉知开始出现,慢慢可以看到关系的真实面貌,而没有觉知升起时,经常只是看到自己看不到关系,看不到别人。

   6)觉知包括一切的意思是,顺着这个方式走你可以回到自己的心,心含藏了一切。觉知包括一切的意思也是指,如果你真的能做到只是保持觉知,你已经放下了被妄念够建出来的一切,可以看见真实的一切。

   7)所以就是这样练习。走神了知道就好了,不要对走神做什么,继续观呼吸或者继续念住于你的动作。

五、相关课程介绍:

     四念处从字面描述上看很简单。可是又很困难。它困难在哪里?难在有些时候我们不愿意回到觉知状态,就算意识知道这个方法很好很终极但还是没有办法执行下去。为什么呢?因为愿意重新回到觉知代表了愿意放下一切,所有不能回到觉知的状态都表示内在还有很多未解的心结和无法不重视的难处,也表示还有很多惯性正在重复无法顺利地把它停下来。也因为内在持续着各种各样的张拉牵制而不敢松手,害怕松手时会发现事情的发展无法预见和掌控。

     所以我们的日常课程不是简单地练习四念处,而是通过四念处的练习发现和放下那些难以放下的固执,看见和停下那些难以停下的惯性,这本质是让内在变得成熟的过程。也让人愿意安住于觉性当中,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如果你觉得自己需要成长,一个人练习又比较吃力,需要同伴,需要我们,欢迎你的加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段锦入静窍门,浅谈如何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纬度
专注在你的焦虑上,别动
健身气功习练的基本原则——松静自然
柯云路:中国气功九大技术(2)
打坐的好处
囡唔|不要去累积应该做的事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