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脉法点睛:脉道的根本是什么?

中华脉学,源远流长,为中医学最重要的诊法之一。《八十一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脉法历来为诸名家所珍视,乃断病识证之不二法门。观仲景《伤寒》《金匮》,皆以“脉证”名于诸篇之首;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之外,独立《脉学》一编。可知历代圣贤尤重脉法矣!

然所谓“脉理精微,非言可尽,心中了了,指下难明”,学者不察,以脉法为玄学,畏难者弃之不顾,诚为可叹!孰知脉学实为一门最平易质朴之学问,率以脉形、脉位、脉率定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何腑,精勤用心者皆可掌握。惟庖丁解牛,十九年而游刃有余;孔子读易,韦编三绝而知天命。学脉之道,天长日久,心诚而见真机。

又,庄子曾云,黄帝失玄珠,使知与离朱、喫诟觅之而了不可得,后象罔得之。象罔者,似有象而实无,盖无心之谓也。故学脉者当沉潜其中,以无心得有心,自以道观之于象,心领神会,方可得脉中之玄珠。学者若能于数年之间,诊脉上万,谨察阴阳,体悟脉道,必有所得。业医者当耐得住寂寞,尝尽甘苦,方能体味其中三昧。脉学一途,精微艰深,学者若能于此多多用力,并学以致用,即是脉道有成之时。



天地万物,气象万千,天有天象,藏有藏象,脉有脉象,有诸内必形诸外,故善观象者,审其象,察其情,而能知根本。

医者意也!脉之无形,难以名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脉贵有神,不可以迹象求、言语告也。谭子《化书》曰:“以形用神则亡,以神用形则康。”形迹有限,故求之于意,用之于神,而握玄机。脉道也,其中有象,其中有精,故云口莫能宣,难以名状。若多于临证用心参求,心领神会,自得脉中之道。

道本一也,推诸后世而成万殊。但万殊一本,故决断者当求之于本,理法通则碍膺尽脱。百家之言,诸子之说,道本一体,理无二致。善思者成,更能见其本真。

凡诊脉者,当清心凝神,调匀呼吸,心无旁骛而虚极静笃,以静致一而极其精爽之思,故《内经》平息诊脉亦静一之道矣。若身处嘈杂,心不专一,则脉不可察。

考脉之事,临证常有,古今一情也。病家以为择医巧计,更或有医者以之自炫其技,殊不知害人误己。四诊合参,前贤之诫;望闻问切,详备之诊。若执着脉法而废三诊,无疑乃以偏概全,其技流于旁门偏狭,虽脉法精练,必失之者多。

气血升降,而有脉象。人身三宝精气神,皆可由脉诊而知盛衰。人身脏腑、经络、营卫,乃一气贯通,如环无端。寸口乃气口,属手太阴肺,肺朝百脉,主一身之气,故气之盛衰尽变见于此,所以诊脉取决寸口。

寸关尺分候上中下三焦,则知病位;三部分候浮沉迟数虚实、有力无力、脉形清浊,则知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如此三部虚实可知,上焦如何,中焦如何,下焦如何,心中自然明了。

医者临证,应谨记阴阳二字。证有阴阳,脉亦有阴阳,故以脉之阴阳测证之阴阳也。有生机为阳,无生机为阴。脉来有根,则有生机。而下为根,下而上为有根,里为根,脉来源源不绝为有根。上而无下为无根,去而不来为无根,止而不至为无根。有根则脉和,脉和则有生机,反之难治。阴阳二字,亦是脉法总纲。

脉以和缓为常。四时之脉虽有弦、钩、毛、石之应,但亦应为和缓之弦、钩、毛、石。盖和缓为脾脉之平,脾主中央而灌溉四旁,故四脏皆得脾胃和柔平缓之气,而成和柔平缓之象。《说文解字》云:“中,和也。”故和者,亦中也,无太过不及。即所谓“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节,发而有度,合乎其度。

求脉之道,当以有力、无力辨阴阳,有神、无神察虚实。脉中和有力,即为有神。有胃气则脉来冲和,故有胃气即为有神。平脉之来,有胃、有神、有根也。此谓脉气中和有力,悠悠扬扬而源源不绝也。虽脉有四时弦、钩、毛、石之别,但俱应有胃、有神、有根,无此则病。故曰:胃气为本,脉贵有神。

医贵圆通,不可拘泥,不可执一。遍满一切,方能融通无碍,理路亦是。临证病情千变万化,若为拘执,思维不广,难以辨识。圆则通达,独具慧眼,方能辨脉识证。

脉法之要,在于阴阳,在于不拘泥,此即是圆机,所谓活泼泼之心法。从证舍脉,从脉舍证,全在四诊合参,拘执一端则谬。

 

(云南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  汪剑)



脉诀

汇辨

校释

二十多年脉学临床心血结晶
七十多本脉学专著真迹荟萃


推荐阅读

朱良春说:脉诊是祖国医学遗产中的大雅余韵

一脉关生死:脉与四时气化同步的重要意义


来源:本文为作者原创投稿。


欢迎在文末写留言处给我们写留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原文页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仲景脉法
诊脉方法|中医脉诊学
《古今医统大全》
天温无凝
练习太极拳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
我常用的柴胡剂+临证感言+治病法轨(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