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剧整理改编传统剧目
蒲剧整理改编传统剧目:
摘星楼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又名《朝歌恨》。行乐贤于20世纪60年代、尹开章于20世纪70年代先后改编。事见《封神演义》第十九至二十二回。叙殷纣行暴政,又恐诸侯不服,计将姜桓楚、姬昌、鄂崇禹、崇侯虎宣进朝歌杀之,以绝后患。西伯侯姬昌奉命前往,行至燕山遇雨。于霹雳中得一婴儿,取名雷震子,托云中子携归终南山教养。四路诸侯至朝歌上殿谏君,纣王将姜桓楚立斩午门,鄂崇禹为金瓜击死。费仲暗护崇侯虎逃去。姬昌得比干等相救,被囚羑里。姜尚奉师命下山,怀才不遇,穷极卖卜,妻马氏逼写休书求去。姜尚继在朝歌卖卜,言多奇验。玉石琵琶精幻化少妇前去占卜,为姜尚用石砚击死。比干丞相带姜尚去见纣王,姜尚当殿借了太阳三分真火,烧炼琵琶精复现原形,纣王始免其罪。姬昌长子伯邑考,携宝进京替父赎罪。妲己借机以习琴挑逗伯邑考,反诬臣戏君妻。纣王即将伯邑考杀死,作成肉酱馒头,送与姬昌。姬昌明知,隐忍而食。纣王乃赦其罪并封为西岐文王。
  此剧系生、旦、净、丑唱做念打并重戏,南路戏二十四本之一,行本由晋南蒲剧院蒲剧团、尹本由翼城蒲剧团先后排演,今存版本:①《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二集刊本;②运城剧协行乐贤藏改编本;③翼城县蒲剧团存尹开章改编本;④《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十九集刊本。
伐子都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又名《牛脾山》、《取华城》。1982年,韩刚、曹锁元据同名传统剧目整理改编。事见《左传?鲁隐公十一年郑伯伐许》、《东周列国志》第四——七回及元李直夫《考谏庄公》杂剧。叙郑庄公杀弟虐母,许庄公联结四国伐郑,郑庄公遣兵迎之。郑将公孙阏(子都)与颍考叔因争帅印失和,子都在战场用袖箭射死考叔,独冒其功。郑庄公为之设宴庆功,考叔魂附子都身,将子都活捉而死。
此剧系武生应工戏,以扑跌见长。解洪平、曹锁元、董巨虎、王永福均因饰演子都而闻名蒲坛。韩、曹改本,易原本鬼魂上场附体之情节为子都因内心负疚,酒后吐真情,自愧而死。改本由临汾蒲剧院青年团演出。雷俊生因饰演子都,获山西省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最佳青年演员奖。原本刊《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三集。改本收临汾行署文化局、临汾蒲剧院、临汾剧协合编之《山西省1982年
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演出临汾地区演出团剧目汇编》。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于1999年出版雷俊生主演之《伐子都》VCD光碟。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均有此剧目。
赵氏孤儿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含折戏《朝房》。先有行乐贤于1958年据传统剧目《八义图》,并参照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加工、改编定名《赵氏孤儿》。后有郭恩德于1993年重新整理改编,易名《孤儿记》。事见《史记?赵世家》、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及徐元《八义记》传奇。叙春秋时,晋灵公任用奸臣屠岸贾修建北桃园、起盖绛霄楼,且弹打百姓以为戏。上大夫赵盾谏奏,灵公不纳,反借灵獒辨识忠奸,杀赵家三百余口,只将身怀有孕的赵朔妻庄姬公主囚于冷宫。赵妻生子,门人程婴救之。屠岸贾为斩草除根,千方百计寻找孤儿,程以己子代孤儿死。十五年后,大将韩厥还朝,误以为程婴忘恩负义出卖孤儿,乃屈打之。后真相大白,将屠岸贾处死。
此剧系须生唱做工戏。其中《朝房》一折常单独演出,是杨虎山与阎逢春珠联璧合之作。1958年,行改本由晋南蒲剧院蒲剧团演出。1993年,郭改本由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排练,赴太原参加全国地方戏交流演出(北方片)获“剧目奖”。雷俊生(饰程婴)获主角优秀表演奖,田永红(饰赵武)获配角优秀表演奖,李四平(饰屠岸贾)获表演奖。现存版本:①原本收《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一集;②1956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刊行李星五、薛书田、杨天佐、程达《八义图》整理本;③临汾蒲剧院藏新绛人民蒲剧团演出本抄本;④运城行署文化局、剧协合编之《蒲剧传统剧本选》第六辑收行乐贤改本;⑤临汾蒲剧院藏郭恩德改本。
宇宙锋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含折戏《金殿装疯》。20世纪80年代行乐贤据同名传统剧目改编。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叙秦二世胡亥在朝,权臣赵高与婿匡忠结仇,害其全家。赵女艳容回至父家。一日,胡亥夜访赵府,见艳容貌美,欲纳为妃。赵高劝女,艳容不从,在哑奴暗示下,碎衣毁容,装作疯癫。次日赵高携女上殿,艳容嬉笑怒骂,胡亥以为真疯,艳容遂得幸免。
此剧系老生、小旦、大净唱做工并重戏。早年牛俊杰(牛五福)曾演出。20世纪80年代行改本由运城地区蒲剧团演出,景雪变饰赵艳容,后成为其代表戏。1990年在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中获综合治理大奖,景雪变获主角金牌奖。原本存临汾蒲剧院。改本收《河东优秀剧作选》。
龙凤旗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57年,行乐贤据同名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叙汉宣帝时,皇后苏金定被太师苗宗善谗害,幸赖忠臣张文忠救出宫外,于途中生子景文。景文年长,至长安寻父,先谒太傅张文忠,张知其身世后入朝见帝,假景文为举子,请帝殿试。试之,景文应对如流,帝喜之,夺苗宗善都察院职付景文。苗向景文馈送礼单,欲借机诬其受贿。景文当殿斥苗,帝又加封景文龙国将,赐“龙凤旗”以制苗。
此剧系丑角应工戏。改本突出宣帝求贤若渴,幽默风趣,又不失帝王身份之特点。1957年,由临汾县蒲剧团演出,并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戏曲会演。现存版本:①《山西地方戏曲选》刊本(1960年版、山西人民出版社)②《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一集刊1956年黄河剧团演出本。山西人民广播电台20世纪50年代曾制有李心海主演《龙凤旗》之大盘录音带,藏临汾蒲剧院。北路梆子、中路梆子有此剧目。
冯彦上山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含折戏《探监》、《慈云庵》、《洛阳点炮》。1962年赵乙、韩树荆据传统剧目《玉虎坠》改编。事见《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八。叙马武聚义反莽,化名郑芳,下山访求豪杰。一日路遇卖卜人王唐,同至酒馆探访英雄,马武于酒后道出反莽义举,冯彦出面劝阻,二人发生斗殴。事后,马武得悉冯彦系当代英雄,劝其上山聚义。冯彦虽体察民苦,赞同马武义举,但又为家室所累,顾虑重重,拒其所请。马武急于赚冯彦上山,遂杀王唐于冯彦门首。冯彦继母与其前子贺吉卷欲霸冯彦家业,借机诬告冯彦暗通绿林杀死王唐,官府不察真伪将其收监。继之又讹言冯妻私通和尚,将冯妻与其子乾郎逐离家门。冯妻携子投奔慈云庵,王唐之女娟娟亦在庵内为父守灵。仇家相遇,口角遂起,直至道姑言明真相,两家冤仇始消。娟娟许终身于乾郎,并赠玉虎坠以变钱救父。后冯妻与娟娟前往洛阳鸣冤,冯彦上解。马武劫囚车上山,适冯妻、乾郎、娟娟等赶来,全家始得团圆。冯彦终于参加反莽义军。
此剧系生、旦、净、丑行当齐全之唱做念打并重戏。改编本除删去王唐托兆的迷信部分和对娟娟、乾郎爱情的低级描写外,着重加强了马武求才心切和冯彦忧虑不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心理描写,在去芜存菁的基础上,重新结构,台词也进行锤炼,成为久演不衰的优秀剧目,尤以《慈云庵》、《探监》等深受欢迎。1963年由晋南蒲剧院青年剧团首演于临汾,同年赴京,获好评。主要演员裴青莲(饰冯妻)、张保(饰冯彦)、卫金玉(饰马武)、赵灵喜(饰贺吉卷)、梁惠芳(饰娟娟)、王民孝(饰王唐)等均参加演出。今存版本:①原本刊《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三集。②改编本藏临汾蒲剧院。北岳文艺出版社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版此剧录音带;广东惠州音像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此剧VCD光碟。秦腔、山东曹州、山西中路、北路、上党诸梆子均有此剧目。
甘露寺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又名《龙凤配》、《回荆州》。乔岗据传统剧目《回荆州》整理改编。事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叙东吴孙权,因刘备久借荆州不还,由周瑜献计,假许其妹孙尚香与刘备之名,诓刘过江,作为人质,换回荆州。诸葛亮巧作安排,让刘备前往东吴,央求周瑜岳父乔玄,说服吴国太,前往甘露寺,当面相亲,弄假成真。刘备东吴招亲后,贪图享乐,不思荆州,赵云为此甚急。一日赵云诈言曹兵袭取荆州,刘备恳求孙尚香同归,尚香遂辞母同逃。周瑜闻之,急带兵追截,初则为尚香斥退,继而为驻扎柴桑关之赵云乱箭射伤,周无奈而归。
此剧系小生、小旦、须生、老旦行当齐全之唱做工戏。改本由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首演。传统本分刊《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七集、《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二十集,改本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祭江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87年郭江、贾合意据同名传统剧目改编。叙三国时,吴王孙权之妹、蜀帝刘备之妻孙尚香,得知其夫兵败,命丧白帝城后,赶赴江边祭奠夫灵。追忆往事,痛诉不幸,欲为孙刘复盟,同心破曹而献力。
此剧系青衣唱工戏。著名青衣杨翠花擅演此剧。改编者认为,传统本的立意有损于人物形象,把一个大智大勇、文武全才的巾帼英雄写成一个悲悲切切、只重贞节的人物形象,不符合孙尚香的为人、身份和教养。有同治十三年西安树德堂刻印本。原本存临汾蒲剧院。改本刊《蒲剧艺术》1988年第四期。中国唱片总公司1996年出版杨翠花主演此剧之录音带。秦腔、河北、同州、山西中路诸梆子有此剧目。
麟骨床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又名《文嫣之梦》,含折戏《采花》。1979年赵乙、杜波(执笔)、李安华据同名传统剧目并参照洛林等晋剧本《文嫣》改编。事见《晋书?高祖宣帝》及《麟骨床》传奇。叙东晋元帝时,建康无赖牛二同其妹文嫣殴打其妻马氏致死,畏罪出逃,卖身礼部尚书张治府中为奴。文嫣慕张府富贵,借花园采花之机向张治调情,被逐出府门。路遇奸臣许士礼,许见文嫣貌美,收为义女,献于元帝。后,文嫣伺机卧麟骨床与元帝共枕为郭后知,反称帝酒后戏己。元帝为美色所迷,竟将文嫣纳为贵妃。文嫣得宠,诬郭后、张治,将郭打入冷宫,拿张至刑部待审。一日,文嫣正与元帝同寝麟骨床,马氏魂忽现,文嫣神志失常,自诉打死马氏及诬陷忠良罪行后,自杀身亡。元帝悟,命郭后还宫,张治复职。
1979年,此剧由临汾地区蒲剧团首演。赵乙、李安华导演,张峰、武秉正、吴鸣音乐设计。田迎春饰文嫣,张庆奎饰张治,王天明饰晋元帝,杨翠花饰郭后,筱嫒娜(曹洪文)饰张夫人。同年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演出,获剧本创作二等奖,演出二等奖。1980年《蒲剧艺术》创刊号发表演出本,同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单行本。传统本分刊《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二集、《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十八集。海南音像出版社1979年出版此剧录音带;山西音像出版社1999年出版此剧VCD光碟。京剧、秦腔、评剧、河北梆子、吉剧、越剧、采茶戏等28个兄弟剧种先后移植上演。
三家店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含折戏《观阵》。牛俊杰(牛五福)、张庆奎、张金霖、张峰(执笔)据同名传统剧目改编。事见《说唐演义》。叙隋末,山东绿林英雄程咬金、尤俊达因劫夺皇杠,被靠山王杨林擒获。历城捕快秦琼,设计劫牢反狱,救程、尤出狱至瓦岗寨聚义。杨林闻讯,以比武为名命王周赴历城提解秦琼,途中夜宿三家店。适瓦岗寨英雄史大奈赶来搭救秦琼,亦宿于三家店中。王周无意间得知秦为自己亲戚,遂与秦、史二人设计以救秦琼。程咬金等闻报,乔装混入登州,大败杨林,救出秦琼同至山寨。
此剧系须生唱做工兼重戏。《观阵》一折常单独演出。昔柳苏全、景留根(景恒春)曾因饰演秦琼而享盛名。改本除删去原本中与剧情关系不大的枝蔓外,将《观阵》一场中原秦琼一人观阵改为王周引阵、秦琼观阵,二人分唱对舞,丰富了表演。1956年,改本由晋南蒲剧二团首演,张峰、牛俊杰导演,姚友德、杨凯旋音乐设计,张庆奎饰秦琼,原云龙饰王周,吴永胜饰程咬金。1957年参加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获集体演出奖、导演奖、演员奖、音乐设计奖、舞台美术工作奖。原本藏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改本于1956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59年收《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西卷》,1981年收《山西地方戏曲选》。1986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此剧录音带。省内外兄弟剧种、剧团先后学习《观阵》的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汉剧、湘剧、中路梆子、上党梆子以及晋南、陕北、豫西的二十多个蒲剧团。
薛刚反朝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原名《薛刚反唐》,含折戏《闹花灯》、《阳河摘印》、《法场换子》、《举鼎观画》、《韩山聚义》、《徐策跑城》。1957年秦学敏据传统剧目《归宗图》改编,亦名《归宗图》。1959年秦学敏、行乐贤再度加工改编,更名《薛刚反朝》。事见《薛家将反唐全传》第十一至十二回。叙唐代薛刚酒醉打死奸臣张泰之子,招致满门抄斩。薛刚逃出京城,其兄薛猛偕妻奉旨携婴儿三月姣由阳河至京城受死。老臣徐策为保忠良后代,在法场用己子换走三月姣。十余年后,薛刚夫妇在青龙山、韩山两地聚集重兵。徐策闻讯,挂画训子,并命三月姣赴韩山投奔叔父薛刚。后薛刚夫妇率兵围困长安,迫使朝廷除奸。
此剧系须生、花脸、武生、刀马旦应工戏。1957年秦改本《归宗图》由晋南人民蒲剧团首演,参加山西省戏曲调演获“综合奖”。1959年,秦、行改本《薛刚反朝》由晋南蒲剧院首演。所含折戏也常单独演出。其中《阳河摘印》为燕玉平、张庆奎演出代表戏之一,《法场换子》、《举鼎观画》、《徐策跑城》皆为阎逢春演出代表戏。《徐策跑城》尤为著名,阎逢春饰演之徐策,以帽翅功表现人物之复杂感情称绝一时。郭泽民也因主演此剧于1983年荣获首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现存版本:①传统本刊《中国传统戏曲剧本选集》第四卷;②《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西卷》刊本;③《山西地方戏曲选》刊本;④《晋南地方戏曲剧本选》刊本;⑤中国戏剧出版社编印《戏曲选》第六辑刊本。中国唱片社于1960年灌制阎逢春主演《徐策跑城》之云母唱片;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唱片总公司分别于1986年、1987年出版郭泽民主演《徐策跑城》之盒式录音带;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张庆奎主演《徐策跑城》之VCD光碟;中国唱片总公司、山西音像出版社分别出版郭泽民主演《徐策跑城》和《薛刚反朝》全剧之VCD光碟。
西厢记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90年韩树荆、杨焕育据同名传统剧目改编。事见元王实甫《西厢记》杂剧。叙唐朝时,书生张珙进京应试,途经蒲东,在普救寺中遇故相崔珏之女崔莺莺,一见倾心,即借读西厢,欲以亲近。一日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强索莺莺为妻。危急时崔夫人言明,有人退得贼兵,愿以莺莺相许。张珙随即书告挚友白马将军率兵解围。但事过之后,崔夫人赖却婚约,让其兄妹相称。莺莺托红娘约张花园相会。张逾墙赴约。莺莺见红娘在场,怕羞赖简。张珙忧郁成疾,莺莺深为歉疚,以寄药方为名,夜赴西厢。日久,被崔夫人察觉,拷问红娘。红娘具禀实情,夫人只得将女许配张珙,但要张立即赴京应试,衣锦归来,再行合卺之礼。次日,莺莺与张珙长亭泪别。
此剧系小旦、小生、二净、老旦唱做并重戏。原本为王秀兰演出代表戏之一。改本由运城地区蒲剧团首演。导演韩树荆、裴青莲,音乐高中秋、李井岗,舞台美术梁克勤、杨良才。武俊英饰莺莺,吉有芳饰红娘,郭关明饰张生,李仙荣饰老夫人,1990年获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综合治理大奖、1996年获山西省第三届文学艺术创作评奖金牌奖。1997年此剧被拍摄为戏曲电视连续剧,获全国“飞天奖”。并作为吉有芳参评“梅花奖”剧目之一,进京演出。传统本存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改本分刊《河东优秀剧作选》、《河东50年文学艺术优秀作品选?戏剧卷》。
火焰驹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又名《双传信》、《大祭桩》,含折戏《卖水》、《表花》、《打路》、《贩马》、《祭桩》。1964年赵乙、韩树荆据同名传统剧目改编。本事源于传奇《卖水记》及清代陕西剧作家李芬桂碗碗腔《火焰驹》。叙北宋时,北狄反,奸臣王强因与李寿不和,遂荐李子彦荣挂帅出征,自做运粮官。彦荣因粮草不济被困北狄,王强乘机诬其投敌,李寿被囚入狱,家产抄没。彦荣之弟彦贵,投岳父黄璋求助。黄见李家被抄,昧却婚事。黄女桂英见彦贵卖水度日,遂与丫环梅英暗约彦贵花园赠金。黄璋闻之大怒,杀死梅英,嫁祸彦贵,官府将其问成死罪。桂英连夜奔赴刑场,路遇彦贵母、嫂。李母杖责桂英,并斥其父女同谋。后经桂英说明详情,婆媳同赴刑场。马贩艾千,闻知李家冤案,乘名马“火焰驹”急赴边关给彦荣报信。彦荣得报领兵还朝,劫刑场,杀王强,全家团圆。
此剧生、旦、净、丑行当齐全,唱做工并重。其中《卖水》、《贩马》、《打路》、《祭桩》等折常单独演出。筱兰香(田郁文)、王秀兰、梁惠芳、任跟心的《卖水》,杨李敬、阎逢春、郭泽民的《贩马》,薛三勤的《打路》,均脍炙人口。改本由晋南蒲剧院青年团首演,赵乙、韩树荆导演,康希圣、姚友德编曲,任希汉舞台美术。1980年任跟心以《卖水》、郭泽民以《贩马》获山西省青年演员调演一等奖。韩树荆1980年改编本获山西省1980至1981年创作、改编优秀剧本二等奖。有清光绪十五年咸阳永盛堂《李彦贵卖水》折戏刻印本。现存版本:①原本分收《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七集、《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二十集;②改本收运城行署文化局、运城剧协编印的《蒲剧优秀传统剧本选》。北京唱片厂于1983年出版薛三勤主演《打路》之塑料薄膜唱片,山西音像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任跟心主演《卖水》之录音带,中国唱片总公司于1998年出版任跟心主演《表花》之VCD光碟。
破洪州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60年行乐贤据同名传统剧目改编。事见《杨家将演义》第三十七回。叙宋时,辽邦肖天佐率兵入侵,杨六郎被困洪州,宗保回朝搬兵。八贤王和寇准遂令穆桂英挂帅出征,并选杨宗保为先行官。宗保心中不服,点将不到,桂英喻以军纪。战阵之上,桂英分娩,宗保私自出战,桂英责其四十大板。后夫妻合力,同解洪州之围。
此剧系刀马旦、小生、须生唱做舞并重戏。1960年由晋南蒲剧院蒲剧团首演。王秀兰饰穆桂英,曹锁元饰杨宗保,李增多饰寇准。山西蒲县河西村舞台题壁载:咸丰四年六月初五永和县王义财班演出此剧。剧本刊运城地区文化局《蒲剧传统剧本选》第五集。
太君辞朝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90年韩刚据同名传统戏并参照关一舟晋剧本改编而成。事见《杨家将》鼓词。叙北宋治平年间,国泰民安。佘太君见朝中文可治国,武能安邦,自家一门老弱孤寡,坐食俸禄,于心不安,遂上表辞朝,回归故里。佞臣王鉴辰为报宿仇,坚执认为佘太君所携箱柜必藏杨家贪污之金银财宝,佘太君愤而开箱,捧出杨家战死沙场之十一个亲人亡灵牌位,痛斥王鉴辰。
此剧系老旦应工之唱念并重戏。1990年,改本由临汾地区蒲剧院实验蒲剧团首演。王庚吉导演,卫泽、张琦编曲,王玉龙舞台美术,薛三勤饰佘太君,范俊全饰王鉴辰。同年参加山西省振兴蒲剧调演获综合治理奖,编剧、导演、音乐及主要演员均获单项奖。另1995年姚廷瑞、潘广民、贾善良亦对此剧加工整理,更名《太君归里》。由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演出,获1996年山西省第四届教学剧目汇报演出一等奖。传统本存佚不详。韩改本刊《蒲剧艺术》1991年第三期,姚、潘、贾改本存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中国文采声像出版公司1999年曾出版薛三勤主演此剧之VCD光碟。
杀嫂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94年商中有据同名传统戏并参照秦腔本改编。事见《水浒传》及《义侠记》传奇。叙武松于景阳冈打虎后,被升为阳谷县都头。街头偶遇兄长武大,从此与兄同住。武大之妻潘金莲见武松英武,挑逗之,武松以大义斥责,并移居于外。不久,武松赴汴梁公干,潘金莲与西门庆私通。武大先因捉奸被西门庆踢伤,继由潘金莲下药毒死。武松回家,见兄已死,而潘金莲却“外白内红”,由此生疑。逼问何九叔,得知实情。遂以设宴为名,邀请四邻,杀嫂报仇。
此剧系短打戏。改编本1995年由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首演。解光礼导演,常志民编曲,崔彩彩饰潘金莲,马建艺饰武松。同年崔彩彩因主演此剧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原本及改本均藏临汾蒲剧院。中国国际广播音像出版社1997年曾出版马建艺、薛青玉主演《杀嫂》之VCD光碟。
阴阳盒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86年高文博据传统剧目《阴阳河》改编。事见《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八十七回《王明地府寻妻》。叙青年村姑李桂莲,与邻里张国良自幼相爱,时近完婚,桂莲路过灞桥,恶少尹兀意欲抢去成亲,不料失足落水而死,尹父仗势怒击桂莲丧命。尹在阴间用钱买来“歪判”头衔,又逼桂莲与之同床,桂莲不允,被打在奈何桥担水受苦。张国良为妻鸣冤未遂,痛不欲生,适逢土地相救,赠一宝物“阴阳盒”助夫妻团聚。
  此剧系生、旦、净唱做工并重戏。其中花旦(李桂莲)担水手不扶担,行如流水,身姿优美,堪称一绝,净角的跳判子舞亦为蒲坛绝技。孙广盛、筱兰香演出代表戏之一。1940年著名小生彭福魁在兰州演出该剧时被暗杀,实为蒲剧一大损失。改本获1986年第三届山西省戏曲教学剧目汇演剧本一等奖。另有1987年韩树荆、杨焕育整理改编本。由运城地区蒲剧团演出,并作为景雪变参评“梅花奖”剧目,进京演出。原本藏临汾蒲剧院,高改本刊临汾行署文化局、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临汾分会合编之《剧作选》第三辑。韩杨改本存运城市(原地区)蒲剧团。中国戏剧出版社1996年出版景雪变主演此剧之录音盒带。
苏三起解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86年韩树荆据传统剧目《玉堂春》中之同名折戏改编。叙明代,犯妇苏三从洪洞解往太原途中,倾诉冤情,解差崇公道插科打诨,情节比较简单。改编本增加了崇公道对苏三误会的情节。解差崇公道奉命从洪洞监狱提解苏三去太原复审。他误以苏三真是谋害丈夫凶手,恶语相加,百般刁难。后经苏三叙明卖身妓院,与王景隆相爱,被鸨儿卖给洪洞商人沈雁林的凄惨身世,及沈妻皮氏害夫,嫁祸苏三,买通官府,屈打成招的冤情,崇公道深深感动,由原先的戴枷、罚晒、挖苦,变为卸枷、乘 凉并认为义女。情节跌宕感人,塑造了社会底层两个纯朴善良的小人物形象。
此剧系旦角唱工戏。由运城地区蒲剧团首演,1986年参加山西省振兴戏曲青年团调演,获综合治理大奖及剧本、导演、音乐设计、舞美等多项一等奖,武俊英(饰苏三)、兰敬生(饰崇公道)分别获主角金牌奖和配角金牌奖。1987年进京演出,武俊英又以此剧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后又获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剧本刊《戏友》1986年第三期、北京《新剧本》1986年第五期,并收《山西省折子戏精品荟萃》、《河东优秀剧作选》、《河东50年文学艺术作品选?戏剧卷》等书。
意中缘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又名《丹青引》,含折戏《画梅》。1956年杜波(执笔)、赵乙据同名传统剧目改编。事见清李渔《意中缘》传奇。叙明时,杭州秀士杨向夏之女云友,自幼擅画,能摹董思白笔迹乱真。其父常寄画于是空和尚画肆出售。一日,董思白偕友陈眉公为访名妓林天素路经画肆,见画赞赏不已。是空见机,假借为董、杨说媒,欲谋娶云友。阉人黄天监冒董之名为是空代娶,途中被云友识破,黄招出真情,云友出逃寻父,途中又遇陈眉公。陈与天素定计,由天素女扮男装代董迎娶云友。洞房中,云友得知真情,遂一同进京寻董,恰遇杨父寻女也至,疑团顿解,思白与云友终成眷属。
此剧系小生、小旦、须生、丑唱做工戏。其中《画梅》一折常单独演出。1957年改本由赴省参加第二届戏曲会演的晋南演出团首演,获剧本改编奖、演出奖、主演杨翠花也因之成名。此后山西省蒲州梆子赴京演出团再次排演此剧,赵乙导演,张峰、康希圣编曲;筱月来饰陈眉公,原云龙饰董思白,李心海饰黄天监,杨翠花饰杨云友。现存版本:①《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十八集刊传统本;②《山西地方戏曲汇编》第二集刊芮城县黄河蒲剧团演出本;③《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西省卷》、《山西地方戏曲选》刊杜、赵1956年改本;④《蒲剧艺术》1982年第一期刊杜波1981年再次修改本。中国唱片社1957年曾灌制杨翠花主演此剧之云母唱片。
巧团圆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1950年王子钦据同名传统剧目改编。叙明代,贫士杨士骥娶富家女田氏为妻。洞房中杨按旧俗要田氏为其脱袜,给以赏钱,田氏依仗娘家有钱,要士骥为其解衣扣以赏。士骥自尊受损,弃家出走。杨侍郎之子杨士骐,因倭寇扰乱,奉旨征讨。杨思子心切,巧遇士骥,便将其认为义子,接回府中读书。侍郎同街卖豆腐的妻子“小宝贝”看中士骥,诓之到家,以刀逼其私通,士骥执意不从,撕扯中,“小宝贝”误伤自身而死,士骥仓惶而逃,恰卖豆腐之表弟吴影仁来找表兄,发现表嫂被杀,惊吓欲逃,为卖豆腐者见,误以其逼奸杀人,告官收监。杨侍郎查知士骥误伤人命,命其回原藉躲避,归途中,遇土匪“狗头狼”烧店劫财,士骥救下店主一家,方知是岳父母。为试妻贞节,出钱求田女陪夜,田女苦诉不幸,并言待夫之志,士骥大喜。时倭寇侵犯府城,杨士骐领兵杀退,恰巧士骥姐姐和子小宝来到,误把士骐作士骥,士骥赶到才明真相,后经一番周折,士骥与田女始得巧团圆。
此剧系小生、小旦、二净、丑唱做重头戏。1951年改本由永济县虹光蒲剧团首演。传统本刊《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五集,改本藏临汾蒲剧院。
海瑞参严嵩
   整理改编传统剧目。王正奎据传统剧目《吉庆图》改编。事见《海公大红袍》小说。叙明世宗宠信严嵩,惨害忠良。时黑水国出兵犯境,兵部卢士杰前往征讨。获胜后,驻边待机讨严。西宫之子、英王朱太基,欲谋篡位,勾结严嵩,狼狈为奸。御史海瑞和邹应龙,参劾严嵩,世宗听依严嵩谗言,命斩二人。卢士杰回朝相助,铲除严嵩及其党羽,稳定了明朝江山。
此剧系老生、净、须生唱做并重戏。改本由永济虹光蒲剧团首演。传统本刊《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第二集,改本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四大梆子知多少?
《蒲州梆子传统剧本汇编》研讨会召开,十五卷198个剧本将出版!
山西戏曲
百年三晋梨园史
三言戏语 | 长大了,乡愁是一方小小的戏台
【广东印记】 潮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