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归真第七十九讲:标本

今天我们继续讲课。

上节课我们讲了终始,终始讲的是十二经的循环,如环无端,寅时起于肺,自太阴而阳明,而少阴太阳,而厥阴少阳,又归于太阴。故三盛者,诊在太阴阳明,二盛者,诊在少阴太阳,一盛者,诊在厥阴少阳,阴以诊阴,阳以诊阳。

终始是大的原则,其只言治则,而没有讲具体某经该如何补泻。针对具体的一条经络,其上下虚实如何,补泻该如何操作呢?这就需要用到标本。

十二经皆有标本,所谓本者,木下为本,所谓标者,示木为标。标本,也叫本末,所谓本,指的就是树的下部,所谓标,指的就是树梢的部分。本为本源,标为本之应。就像我们拍一下树的下面,上面的树梢就会跟着动。古人说,伐木者,伐其本,本顺而标从。本一动,标也跟着动,标是本的从属,同时呢,本坏则标枯,一棵树,如果本部受了损伤,可能在本部还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在标部呢,枝叶就会枯萎,标也是本的显示。

病也有标本,比如一个人五脏气浊,则表现出来面有浮斑,虽去其斑,而本未去,斑仍再现,必待本去而后标除。所以一个人五脏清和,则面有容华。

治病,有治其标,有治其本。

内经中说,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热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总结起来就是,凡病者,理应先治其本,本去而标除,但若见中满及小大不利者,宜先治其标。中满就是胃中有堵,小大不利就是肠道或水道不通,这个时候不管他是由什么病引起的,若不先通利腑实,则危在旦夕,所以要先治其标,而后再缓图其本。

所谓标本,讲的是营卫之气的运行,主要是卫气的运行。人体内有营气,有卫气,有经气。人体内可以流动的,唯有血液、津液、真气而已,血液行于脉中,津液行于三焦,真气则行于经中。血中营气化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以司开合运动,为人体功用,卫气动则津液亦随之而动,营气卫气运行则经气亦随之运行。这三者相互影响,若卫气不行,则组织功能不用,营气亦不能顺利运行,所以水饮会阻碍血脉运行,形成瘀血,同样瘀血造成营气不通,营气不能化卫,组织功能丧失,水液亦不能运行,而形成水饮。营卫生化异常,经气亦受影响,反之调节经气,亦可调节营卫运行。所以说血随营运,液随卫动,经气以调节营卫平衡。人体营气运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其运行路线,寅时起于肺,入于手太阴经,过手阳明,入足阳明,复至足太阴,自足太阴入于脾,自脾入心,自心走手少阴经,入于手太阳,过足太阳,入于足少阴,再入于肾,走于心包,散于胸中,复出手厥阴,入手少阳,过膻中,行于三焦,入于胆,行足少阳,过足厥阴,入于肝,自肝复归于肺。卫气随营运行,一日一夜亦五十周于身,其昼则行于阳,夜则行于阴。行于阳,就是指充在四肢,行于外,以为人体劳作,行于阴,就是指行于脏腑,行于内,以濡养五脏。所谓行于阳、行于阴,就像前面讲的经气某时行于某经一样,不是说白天人体脏腑便没有卫气,夜晚人体四肢便没有卫气,只是营化卫多少的问题。

经言,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其气内入于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穷之?然其分别阴阳,皆有标本虚实所离之处。

分别阴阳者,阴阳十二经也,其皆有标本,标本有虚实,有经之离别,离而入阴,别而入阳,阴阳相贯。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人体营为阴,卫为阳,营气者,以荣四末,卫气者,先行四末,察营与卫者,皆以四末为本,故十二经皆本于四末,而标在头身。

十二经标本:

足太阳,本于足跟以上五寸中,标于两络命门。

足少阳,本于窍阴之间,标于窗笼之前。

足阳明,本于厉兑,标于人迎颊挟颃颡。

足太阴,本于中封前上四寸之中,标于背俞与舌本。

足少阴,本于内踝下上三寸中,标于背俞与舌下两脉。

足厥阴,本于行间上五寸所,标于背俞。

手太阳,本于外踝之后,标于命门之上一寸。

手少阳,本于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标于耳后上角下外眦。

手阳明,本于肘骨中,标于颜下合于钳上。

手太阴,本于寸口之中,标于腋内动脉。

手少阴,本于兑骨之端,标于背俞。

手厥阴,本于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标于腋下下三寸。

这里大家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所谓本,它指的是一段地方,而不是单指某个特定的穴位。就像树的本一样,它指的是树的下截,而不是单指某一个点,标也是一样,它指的是树梢的部位,也不是单指某个特定的枝叶。所以经中说标本只说在某某处,某某所,某某之中,而不直接说穴位,因为标和本都不是特指某个穴位。本有本输,标有标输,所谓本输,指的就是在本处的输穴,而所谓标输,指的就是在标处的输穴。

而上面讲的本于何处,标于何处,又是什么意思呢?

它是在本处及标处卫气运行充盛的地方,也是一经诊断之所在。它是一个部位的标示,是告诉你在这个地方。就像我们砍树的时候,在树上画一条线一样,意思是在这个地方砍。或者像一个老旧的房子,上面会写一个拆字,它是告诉你这栋房子要拆,而不是说只拆它写字的地方。

标本可以用于诊断,也可以用于治疗。

我们以足太阳标本来举例。

足太阳,本于足跟以上五寸中,标于两络命门。

足跟以上五寸中,大概相当于跗阳穴的位置,两络命门呢,经言,命门者,目也。

古人诊断,有诊脉、有诊肤、有诊筋、有诊骨。脉有动脉,有络脉,有三部九候。

我们看足跟以上五寸,这是什么地方?就是很多人容易出现静脉曲张的地方呀,为什么这里容易出现静脉曲张呢?这里是足太阳经卫气之所充,也就是足太阳经本之所在,卫气独盛于外,营气不行,血不回流,所以久之就成了曲张。我们经常走了很远的路之后,就会感觉小腿外面紧紧的、酸酸的,说累的脚脖子疼,就是这个地方,这是因为卫气过用了。那标在命门呢,如果卫气独盛于上,那就会双目不瞑,眼睛僵硬。眼睛可以观生死,经中说,目内陷者死。所谓目内陷,就是说一个人眼神已经涣散了,看上去眼睛好像和眼眶分离了一样,而不是说一个人眼眶很深。足太阳经标本是诊查足太阳经气两个主要的地方,一个在本,一个在标。所以经中说,足太阳气绝者,其足不可屈伸,死必戴眼。所谓戴眼,也就是眼睛翻白。足太阳经气已绝,气独强于外,故在本者见足不可屈伸,在标者见眼珠翻白。

剩下的各经标本,有些是诊脉的地方,比如像手太阴,在寸口中,手少阴,在兑骨端,兑骨也就是手小指侧手腕处的骨头,也叫锐骨,兑骨端也就是大概神门穴的位置,有少阴动脉,足少阳标在窗笼前,窗笼也就是耳,窗笼前也就是大概听宫和耳和髎的位置,也就是耳前之动脉,手少阳标在耳后上角,也就是大概角孙、颔厌的位置,也就是两额之动脉,这些都是内经三部九候的位置。

所谓三部九候,也就是古人诊脉的九个地方,头上有三处,分别是两额,以后头角,两颊,以候口齿,耳前,以候耳目,手上有三处,分别是寸口,以候肺,合谷,以候胸中,神门,以候心,足上有三处,分别是五里,以候肝,太溪,以候肾,箕门,以候脾胃,一共是九个。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人会说,老师,足少阳标在耳前,相当于听宫和耳和髎的位置,但是听宫和耳和髎都不是足少阳经的穴位呀。这里大家要明白一点,就是我们之前讲的所谓经络并不是大家看到的穴位的连线,也不是说这个穴位标在这条经络上,它就是属于这条经的。穴位是气之所聚,一个穴位可以是几条经络都走过的地方,就像一个车站一样,一条铁路线可能从这里走,另一条铁路线也可以从这里走。所以我们身上有很多交会穴,所谓交会穴,也就是几条经络都走过的地方,只不过我们在归类的时候把它归为了某条经,然后在另一条经上就不写了。

这些是诊脉的地方,也就是诊脉动的地方。

还有些呢是察络脉的位置,比如足太阴标于舌本,足少阴标于舌下两脉。现在人看病,喜欢看舌下的脉,说看有没有瘀血,为什么看舌下呢?因为这是经络之标的地方,标也就是显示。还有些呢,是标在背俞,背俞也就是背部的背俞穴,如脾俞、肾俞、肝俞等,按压背俞可以查脏腑之病。还有些不是诊脉动的地方,也不是看络脉的地方,而是查肤之寒热的地方,也就是摸其本处与标处的皮肤,看哪里凉,哪里热。

经言,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也,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形肉血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这里脉口人迎应四时,上下相应俱往来,六经之脉不结动,我们上次讲终始的时候已经讲了。所谓本末之寒温相守司,也就是看本处与末处,也就是标处,皮肤寒热的情况,也就是诊肤。

经言,持针纵舍奈何?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以衰者,其病亦去矣。必审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

那诊络脉呢?

凡诊络脉,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其青短者,少气也。

古人诊法,不像现在,把个脉就看完了,而是要三部九候,必须要查其标本,看气之上下,或查脉动,或查络色,或查其形,或查其神,得知标本之气的情况,而后用针。

故经言,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

总之呢,标本就是一经卫气所行而显露的地方,其本于四末,而标在头身。标本之候,凡候此者,下虚则厥,下盛则热,上虚则眩,上盛则热痛。故石者,绝而止之,虚者,引而起之。

举例来说,比如一个人偏头痛,在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地方。上盛则热痛,这是不是说明其经气盛于上?那该怎么治疗呢?足少阳胆经,本于窍阴之间,所谓窍阴之间,并不是指足窍阴穴。内经说,窍阴者,在足小趾次趾之端也,也就是足小趾和次趾的顶部都是窍阴,那窍阴之间呢,也就是小趾和次趾之间,也就是相当于侠溪到足临泣这块地方,标在窗笼之前,大概是耳和髎、听宫这些地方,手少阳三焦经,本于小指次指之间上二寸,相当于中渚和液门穴的位置,标于耳后上角,也就是相当于角孙到颔厌的位置。我们就可以取其标本之穴而治,可以取本处之穴,也可以取标处之穴。因为其是经气上盛,所以我们取本处就引而下之,取标处呢,就疏而泻之。比如我们取足窍阴,足窍阴主治偏头痛,或者取足临泣,足临泣是偏头痛的特效穴,取中渚,中渚主治目眩头痛,取颔厌,颔厌主偏头痛,取耳和髎,耳和髎主头重痛。这些穴位都可以取,具体如何补泻,我们后面再讲。我们看针灸的书,上面总是记载某个穴位主治什么什么,那这些主治是怎么来的呢,就是这样来的。

经言,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知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知六腑之气街者,能知解结契绍于门户,能知虚石之坚软者,知补泻之所在,能知六经标本者,可以无惑于天下。

知六经标本,查气之所在,知何盛何虚,何补何泻,自然可以无惑于天下。

那我们察知一经标本之气的情况之后,具体怎么用针呢?

可以直接在标本之处下针,可取标,可取本,也可标本同治。刺呢,有刺经,有刺气,有刺血,这是刺法的内容,我们后面再讲。

标本之治除了直接取标处及本处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取其标输本输,标输本输也就是标本之处的穴位,这个我们下节课再讲。

好了,今天我们就讲这么多。

声明:文章内容归“归真医学”所有,严禁私自转载、盗用,严禁私自翻制音频、视频等内容,严禁用于商业用途,转载需经过授权。文章内容只为普及医学知识,不构成任何医疗建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素问钞
从本从标从中者 是以归六气于水火
§96标本中气:少阳太阳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气也
《古今医统大全》
阴阳(小柴胡)
《灵枢悬解》 > 卷四 标本二十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