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单个色聚中的八不离色在内观中是可以辨别的(转帖)
有人说我:
“作为一个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一方面认为色聚比原子,分子,质子还小,一方面却又相信色聚里面有火大(温度),颜色,味道,食素,香气这些东西,而这些很多根本就是分子以上层面的东西,是毫无疑问的聚合类现象。这是非理性的,非求实的,是不具备独立思想的。

如果一个人的信仰是建立在盲信的基础上,那么它是不牢靠的。

阿毗达摩有些认识论确实很不错,甚至是相当惊人的,但是里面关于色法的一些分析,明显是古人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的一些猜测。这些很可能是后代论师为了完善佛法的体系而自己加入的。甚至哪怕这些是佛陀本人说的,但是这不会妨碍佛陀是一个伟大的圣者。因为我认为圣者不是全知者,佛陀发现缘起法,发现四圣谛,提出了极为明确清晰的灭苦之道,解脱轮回之道,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

对于某些信徒来说,阿毗达摩出现错误是不可接受的,佛陀如果出现错误,那就意味着信仰坍塌,为了维持自己的信仰,而逃避阿毗达摩里面的一些明显错误,不愿正视科学事实,以科学还不完善,结论可能是错误的,或者阿毗达摩说的是另外一种不可思议的东西等等这样一些理由作为逃避的借口,这样的行为,是不智的,这种逃避盲信的心理倾向,也会成为如实观的严重障碍。你所谓的“观”,更容易是自己的心灵投射,是带有扭曲的,缺乏真正的力量。”

说这样话的人显然没有读懂阿毗达摩。他读不懂,所以认为阿毗达摩错了,还认为我是盲信。他号称把帕奥禅师的《智慧之光》读了几遍,可是他的观点却和书中观点相违背。他学阿毗达摩似乎对色法部分只学会了色法是由非常小的被称为色聚或极微的微粒组成,至于说每个色聚里面都有四大地、水、火、风和四种四大所造色:颜色、香、味、食素(营养元素),他就不能正确理解了。我过去写了篇文章, 比较佛教的极微粒子和现代科学的质子、中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514e70100kigl.html 比较之后认为佛教讲的极微和现代科学中的质子、中子的内部结构相似。他看过这篇文章,所以才有开始那一说。

如果你没学过阿毗达摩,或者学得不透,可能会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你会想: 既然说极微粒子是亚原子的微粒,怎么能说一个这样的微粒有色、香、味啦,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看到物质的颜色是因为物质发出或反射的光线,闻到香味也是因为大量的分子接触我们的鼻子,而尝到味道也是大量的分子接触我们的舌头。一个普通人开动自己的想象力,很可能会想,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端出来,吃下去很有营养,所以古代人依据这样的经验就把色、香、味、营养元素这四样东西加到他们的物质微粒学说上面去了,认为每个微粒由四大组成,然后还有色、香、味和营养元素。

实际情况是这样吗? 佛教论藏阿毗达摩告诉你,根本不是这样!

我们从南传佛教大师指导禅修的书中知道,单个的色聚(极微粒子)的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这八种色法都是可以在内观中直接观察的。不了解内观禅修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一点。作为普通人来讲,不管鼻子多么灵敏,如果只在鼻子里放上一个分子要闻出味道来大概是不行的。狗鼻子很灵,在追踪爆炸物或追踪罪犯时比科学仪器灵敏,假如只有一个分子可能也是闻不出来的。但是定力很深的内观行者则不一样。当一个禅修的人能看到色聚的时候,说明他的灵敏度已经达到能够观察单个色聚的程度了。所以他能辨别一个色聚里的地、水、火、风和色、香、味、食素八法也是很合理的。这种辨别的细节在帕奥禅师的《智慧之光》或别的书里说得很清楚,比如此书中说如何辨别一个色聚的香:

“香(气味,gandha):每一粒色聚裡都有此色法。首先,你应辨识鼻淨色与有分两者。辨识鼻子裡的四界,你将会很容易地在鼻内正确的色聚(即:鼻十法聚)裡看到鼻淨色。由于你已能成功地辨识六处门的明淨与非明淨色聚裡的四界,你能很容易地看到明亮的有分。它依靠在心脏裡的心所依处而生起。心所依处即是心色十法聚(hadaya dasaka kalàpa)裡的心色。在辨识鼻淨色与有分之后,你可选一粒色聚来辨识它的香。你会看到香同时撞击鼻淨色与有分。香是一种可由鼻识或意识认知的法。鼻识依靠鼻淨色而生起,而有分与意识都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这是为何在想要辨识色聚裡的香时,必须先观察与识知跟香有关的鼻淨色和有分的原因。”

没有阿毗达摩基础的人看了这段可能不知所云。这里所说的鼻净色就是鼻子里的敏感的色法颗粒,这些微粒分布在鼻子里面,又叫鼻净色根,就是佛教所说的六根中的鼻根。大家都知道六根对六尘生六识。那么你用一个色聚微粒和鼻净色相接触的时候,鼻识就会生起。通过鼻识就能知道这个色聚微粒是什么气味了。至于文中提到的‘有分’,如果不懂得就暂时不要管了,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通过意识也可以直接辨别单个色聚的香。只要你懂得一个色聚微粒和一个鼻净色微粒相触的时候就会生起鼻识,就可以辨别一颗色聚的气味就可以了。

同样地,我们眼睛里有眼净色,耳朵里面有耳净色,舌头上有舌净色,身体里面有身净色,都是具有敏感性的物质微粒,当外界的东西与它们接触的时候,就会分别生起眼识、耳识、舌识、身识。实际上我们人的前五根的五种净色就象五种探测器的探头一样,眼净色专门探知颜色,而净色探知声音,鼻净色探知香味,舌净色探知味道,身净色探知接触的感觉。有了禅定内观基础的人,他们的这些探测器再加上意识都变得特别灵敏,是世界上最灵敏的探测器,所以可以探知一粒色聚里面的地、水、火、风、色、香、味、食素,甚至更多。内观中如何观照这一切,请直接参看《智慧之光》。

作过科学研究的可能会知道,一些灵敏度要求很高的科学仪器的探头需要液氮冷却甚至液氦冷却。没有冷却的时候探头中分子热运动的噪声就会淹没掉真实的信号,使信噪比低到使测量没有意义。没有禅定内观基础的人心中也是充满各种噪音的,很多人一打坐才知道,不去想事的时候,脑子里自己会生出很多念头。修禅定内观有基础的人心非常寂静,就具有超越常人的很多能力,是用常人的经验难于理解的。当然,修学佛法不是为了看看色法微粒好玩,而是为了解脱生死。

要注意的一个问题,色聚并不是阿毗达摩中的究竟法。阿毗达摩说把一个事物分析到不能再分的时候得到的才是究竟法。色聚是有地水火风四大构成的,所以色聚不是究竟法,而构成色聚的地水火风才是究竟法。另外,佛教了解或定义一个事物的标准方法是从相(特性)、味(作用)、现起(表现方式)、足处(生起的近因)四方面进行。这是非常科学的方法。那么对地水火风的认识也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的。 具体如何观照地水火风,请参考南传禅师指导禅修的书籍。


附:《智慧之光》中讲如何辨别单个色聚中的四大,注意这里强调色聚不是究竟法。

如何辨識色聚中的四界

色聚可依產生它們的業、心、時節(火界)及食素四因而分為四種,即:業生、心生、時節生及食生色聚。色聚又可分為「明淨」與「非明淨」兩種,而僅只含有「淨色」(pasàda r?pa)的業生色聚才是明淨的。

開始見到色聚時,禪修者會發現到它們生滅得非常迅速。此時,他還沒有能力分別諸色聚,所見的色聚是仍有體積的極微粒子。這是因為他還未破除三種密集,即相續密集、組合密集與作用密集,所以還停留於概念之境,還未達到究竟法的境地。在尚未破除組合與形狀的概念之前,仍然會有「小粒」或「小塊」(極微)的概念存在。若不更進一步地分別諸界(dhàtu),反而觀照這些極微小粒子的生滅修習觀禪,那麼他只是在嘗試以概念為目標來修觀禪而已。所以禪修者必須更進一步分別諸界,以便得見究竟色法。

首先,應該辨識個別明淨與非明淨色聚裡的地、水、火、風四界。若因色聚極度迅速生滅,而未能辨識單一粒色聚裡的四界,就不應該注意它們的生滅。猶如遇到不想見的人時對他視而不見一樣,不理會它們的生滅,而只是專注和知道單一粒色聚裡的四界。

若還不能成功,則你應同時注意全身的硬,然後再注意單一粒色聚裡的硬,如此一再交替地辨識,直到能清楚地辨識單一粒色聚裡的硬。然後對地界的其他性質及水界、火界、風界的性質也都應當逐一地如此修行。應當如此辨識明淨與非明淨色聚裡的四界。

成功後,你即可逐一地辨識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與心臟裡明淨與非明淨色聚中的四界。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thread-67006-1-1.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口罩性价比推荐,众多口罩中一眼找到适合你的那一款
对帕奥禅法必须观不可分解究竟法的质疑和批判_行者如觉
171120《别吃药了》119:入门收藏级俏色巧雕独籽达摩
微粉蜡在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四十八式达摩杖谱
达摩易筋经甩手功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