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为“8500万人”做测评

在B站冲浪两年多后,@大程子好妹妹 有了一个特殊名号 —— 无障碍测评区UP主。

因为儿时得了脊髓灰质炎,程子的双腿无法自如行动,日常要依靠轮椅生活。



平时,她喜欢用视频纪录自己的出行状况,同时,也对沿途不同场合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测评。

每个视频虽只有短短几分钟,却让网友在观看期间无数次感叹:“这也太难了



比如,程子就测评过自己的前公司。

因为办公楼的建造时间较早,无障碍标准执行得不够规范,她在刚入职时感到了诸多不便。

先是办公室入口较窄,乘坐轮椅很难转弯,要试好几次才能成功进门。



接着上厕所也出现了麻烦。由于洗手间都有台阶,程子不得不带着小凳子,辅助自己慢慢移动。



或许这些无障碍设施的不足,是因为公司没能照顾到少数残疾人员工的需求。

但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有些地方明明花钱修建了无障碍设施,却任其变成了摆设。

商场里的无障碍洗手间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程子要使用时常常发现,厕所不是被锁了起来,就是被保洁人员当成了储物间。



而除了卫生间,“轮椅人”出门时最看重的交通工具,也是程子的主要测评对象。

来到不同城市后,程子都会去体验一回地铁,经验多了,也就渐渐总结出了一套“血泪史”。

比如,有些老旧线路的站台和车之间缝隙过大,过轮椅时容易摔倒。

为避免发生事故,程子就会专门来到车头,在列车长看得见的地方上车。



在很多人看来,那不过就是一条不起眼的缝,但对于残疾人而言,却可能是阻碍他们出行的巨大门槛。

类似种种状况,使得程子在出门前,内心难免充斥着焦虑。

然而比起设施的不完备,更让她难过的,是周围人的歧视和差别对待。



不久前,程子最新一期的测评登上了热搜,得到了很多关注。

视频里,程子和男朋友想要去逛一家书店。两人兴致勃勃地出发,可没想到却在门口被保安以莫名其妙的理由阻止入内。

店家先是提出“必须把轮椅寄存在门口”这种离谱要求,在程子的男友前去询问这条规定的合理性时,对方自知理亏,却又试图用“这是为了她的安全着想”搪塞过去。


弹幕也都对这一规定表示愤慨


眼看这一理由无法被接受,店长又想用“过道太窄,怕轮椅磕碰”劝退他们。

但程子的男友前去查看后,发现过道明明就很宽阔。

最终,在二人的坚持下,经过漫长的等待,店长才允许他们入内。



不过这还不算最过分的,还有一次去看展时,门口的保安再次因为轮椅将程子拦下。

当他们找负责人询问时,对方甚至连好听点的借口都懒得找,干脆道德绑架,直言“周末场馆人太多,她推轮椅进去会影响别人”。



可讽刺的是,他们一边拒绝残疾人入内,一边却还在售卖残疾人优惠票。

不过针对这点,对方依旧理直气壮“残疾人不代表都是腿不好”。



原本怀抱着极大热情专程赶来,却被工作人员傲慢地拒之门外,当时程子的感受就仿佛被人当场扇了一巴掌。



但她没有选择忍气吞声,而是坚持要找负责人当面理论。

然后,神奇的事就发生了。

眼看程子态度坚决,负责人和保安口中的规定突然就消失了。曾经的“禁止入内”变成了“提醒建议”。



程子最终还是进去参观了。展览很好看,但入场时不愉快的体验,让她回想起这次经历就会感到窒息。

她不明白,自己也只是个普通人,为什么总被当成异类。每当她提出合理需求,在别人眼中就成了找麻烦。

而这不只是程子个人的经历,评论区里也有不少同为残疾人士的网友,分享了类似让人感到心寒的出行体验。



也有人面对这些,选择了自我消化,结果就是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出门。



很多人都有过疑惑,国内有8000多万残疾人,如此庞大的群体,为什么在生活中却消失不见?

答案其实就在于这些不完善的无障碍服务,以及社会异样的眼光。



面对这些差别对待,程子时常也会陷入自我怀疑。

每当被拦在门外,她都不禁询问自己“为什么要来自取其辱”。

但转念一想,她其实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我只是想和朋友见面,跟男友约会,想去美好的地方,留下开心的回忆。”



她的出行合理性不应该受到质疑,她的出行自由更不应该被放弃。

程子于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不仅如此,她还鼓励其他残疾朋友也要多出门,并在视频里为大家总结了很多出行窍门。

比如要在上海搭乘地铁的话,程子就推荐使用上海地铁APP,提前搜索无障碍设施的信息。


上海地铁APP的提示信息


此外,每次的出行体验过后,程子还会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

在一次乘坐上海公交后,程子就细心地发现了公交的无障碍翻板没有连接站台,而且停车时没有启动气囊侧倾功能等问题。


翻板坡度太陡,不安全


再加上司机的服务态度不够理想,几次乘车后,程子的感受是,原本应该得到制度保障的出行,变成了只能依赖司机的自觉或好心。

她于是通过市政建议渠道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事实证明,改变并不是痴心妄想。程子很快就得到了交通部门的反馈,对方保证未来会加强相关服务。


交通部门保证会做到让无障碍翻板和站台连接


得到这一消息后,程子激动地分享给大家。

她希望能以此鼓励其他轮椅朋友积极出门,主动表达个人需求。尽管有时也会碰壁,但“不要萎缩,要内心坚定”。

无障碍设施从来不是行善积德,而是社会应尽的义务。

在她看来,目前的环境已经如此不完善,残疾人更加不能丧失权利意识,不要勉强自己消化所有的不公,更不要成为隐形人。



程子想借由自己的行动,扭转残疾人朋友以往的错误观念。

同时,也改变这个社会对于残疾人的刻板印象。

很多人在看了程子的视频后,都会用“乐观”二字评价她,觉得她和自己印象中的残疾人完全不一样。

这虽然是夸奖,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问题 —— 残疾人的社会形象不好,总是和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

或许是由于媒体报道总是过分强调残疾人的身体缺陷和思想挣扎,提起他们,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惨、穷、可怜、励志。



但程子做的一次调查问卷显示,残疾人最为苦恼的恰恰就是别人总觉得他过得很惨,还把他当励志范本。



事实上,大家都是普通人,只是生活的方式不一样。

就像程子,虽然付出了很多辛苦克服身体上的困难,但她也和其他人一样正常上学、工作、谈恋爱。

她喜欢逛街、品尝美食,也会跟男朋友斗嘴、开玩笑。


程子的男友挑战坐轮椅出门


不仅如此,她还学习了游泳,渴望不断尝试新事物去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



现在,她更是成为了一名全职UP主,用视频打开了一扇窗口,帮残疾人和社会更好地相互了解。

她的视频让很多人学会重视残疾人的出行需求。



也鼓舞了很多残疾人朋友,为他们带去了希望。



身体的残缺从未影响她的人格和工作价值。

比起同情和捐款,程子以及其他残疾人士更需要的,是社会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无障碍体系的建设需要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未必能短期内实现。

但观点的转变,却可以从现在就开始。



来源:“哔哩哔哩”微信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了一周 “ 残障人士 ” ,才发现出门原来这么难!
致命的反人类设计!细数城市魔鬼细节,一不留神变夺命杀手,让人忍无可忍
行路歌
工作人员帮助坐轮椅的乘客登上地铁 记者段柳健 摄
日本街头为什么有很多残疾人?
(组图)考察美国残疾人工作的印象与思考-浙江省残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