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后打工杀人者为何微笑求速死?

 
90后打工杀人者为何微笑求速死?
 
文/安妮玫瑰

      90后打工者杀死母子的案件曝光后,看到凶手在法庭上的表情照,我的心中竟然升不起怨恨,更多的是唏嘘。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也许这一切都可以不发生。

       1、  如果公司老板和家人多尊重打工者一点,此事不会发生。

      在新闻报道中写道:……晚上他想睡觉,可正在洗衣服的尹女士又让他修电灯,又让他哄孩子。“我当时特别来气,说不愿意哄。她说你是打工的,让你哄你就哄。”两人先是争吵,后来就你推我、我推你地动起手来。“我抄起墙角的斧子向她头上砸过去,想教育教育她就完事了”。他说,没想到尹女士抱着孩子喊:“杀人了,救命啊”,孩子也在哭,“我当时害怕了,就下了死手。”……

      此事发生在周日,晚上是工作之外的个人时间,死者让打工者去修电灯和哄孩子,这显然是不合适的。除非当事人双方是关系良好的朋友,或者亲戚。在友谊或者亲情的基础上,双方可以达成意愿上的一致,否则,任何人要求他人在业余时间为自己做事时,都需征求对方的意见,即使支付报酬,也需要征得对方的同意。而不是上级对下级发布命令,下级无条件服从。死者混淆了搬运工和保姆的概念,又在当时触及到了凶手的心灵深处最痛的痛点,因此在不经意之间,引爆了一颗死亡炸弹。

      从此细节中看出,此公司老板和家人对打工者不够尊重,令凶手累积了一定的不满,与死者言语和肢体冲突中爆发,并由此爆开了凶手的巨大心灵障碍点。

      玫瑰提醒:打工者是雇员,不是老板家的佣人,上班是雇员,下班是熟人,不要混淆身份,请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玫瑰支招:工作范围以外的家务事,如需要雇员帮助,要商量的口气对雇员说话。如果雇员报酬,理应合理支付。无论雇员是否要报酬,都要有感恩之心,感谢雇员的帮助。

      2、  公司的用工行为是否违背劳动法,八小时外的加班需自愿;

      新闻报道中说:……2011年5月22日是一个周日,他本想睡懒觉,结果早晨6点多就被老板叫起来卸货。“我平时没那么大气,那天不知道怎么,就是特别生气。”……到了晚上他想睡觉,可正在洗衣服的尹女士又让他修电灯,又让他哄孩子……

      这个细节显示时间凶手在周日早晨六点多起来工作,凶手所说的“我平时没那么大的气”这句话显示早晨六点多起来工作是常事。而对晚上想睡觉的言语表达,说明他很困,可能整天没有获得睡觉时间。

      20岁的男性,贪睡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此公司给雇员安排轮休,周日上班是正常的。如果此公司安排每天的工作时间是六点多开始,符合法定的每日八小时工作制,也是正常的。如果此公司有午休时间,身体正常的员工就不会晚上过早困倦。

      劳动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

      这条规定中有三层意思:加班需要征得加班者的同意;用人单位不得变相强迫加班;用人单位需要支付加班费。

      死者中的母亲,是老板的儿媳妇,她对雇员的态度和支使,不禁令人对此公司的上班时间和加班时间有所怀疑。

      玫瑰提醒:没有征得雇员同意的加班,会引发雇员的不满,容易造成矛盾冲突,造成连败俱伤。尊重雇员,遵守劳动法, 

      玫瑰支招:温暖的企业文化,不仅对企业发展有益,更是令雇员身心安泰。企业用培训和活动对雇员进行情绪疏导,十分必要。

      3、凶手有人格缺陷,其遭遇矛盾后的本能反应有家族隐形遗传。  

      报道提到:……4岁时父亲因杀人被判死刑……

      这一细节现实凶手的家族性格遗传中,有自我行为巨大失控的一面。纵观这场凶杀案,凶手毫无预谋,完全是情绪所致,行为失控的结果。

      之前他往公司厨房的一锅粥里放了二三十片安眠药,也是只想:“大家吃完都会想睡觉,就不用干活了。”这是个孩子般的恶作剧念头,实施行为后,老板和几个员工出现了头晕、恶心等症状去就医,并没有引起恶劣的后果。但此细节暴露了凶手的人格障碍点,他不会处理人际关系矛盾,不会正常表达自己的不满,不会合理宣泄自己的愤怒,而是用报复和伤害的手段,宣泄情绪和解决问题。这当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很可惜,这是心理病人解决问题的惯用方式,超出了常人的行为意识范围。极端、报复和伤害的宣泄情绪行为,都是心灵扭曲的显性体现。

     一个人与男人关系模式系统建立来自于父亲,与女人交际关系模式系统的建立来自于母亲。凶手4岁时,父亲的杀人行为令他的潜意识有了这样的继承:如果不满意,如果我愤怒,我可以用杀人的方式去解决!

      杀人判死刑的父亲给他了两个重要的重要的行为潜性遗传:一是漠视他人生命;二是人格行为无边界。

      从凶手父母离异和后母虐待的成长背景中,从这场凶手的凶杀行为中,还可以看出,凶手对女性的仇恨,对父亲的认同。因此,当男性老板让他早起工作时,他有愤怒,却不强烈,而是用常人不用的恶作剧来宣泄情绪,这说明他跟男性的关系还好。而后面对母子的残杀,则显示他对母亲这个角色的强烈仇恨。

      玫瑰提醒:父母的语言教育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概念,父母自身的行为教育,是构建孩子人格的主要原因。家族遗传的不仅仅是血脉,还有性格和人生观、价值观。

      玫瑰支招:做个遵纪守法爱心慈悲的好人,不仅自身受益,更能让善的种子开花结果,令孙家族获益。

      4、生母离去和后母虐待,令凶手有生存人间的多余感,仇恨为人母的年轻女性。

      报道中提到……幼年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4岁时父亲因杀人被判死刑,马金库遭受过后母虐待……

      父母的离异原因,凶手在童年期未必懂得,跟随父亲生活的经历,只能让他心里充满被母亲遗弃的强烈感觉。还有细节中透露出来的,他遭到后母的虐待。这些加起来,足以令他对女人得出以下的概念:女人是坏的!当母亲的女人更坏!

      母亲的离开,后母的虐待,凶手生命中两个重要的女人,还让凶手的自我认知有这样的潜意识:我是遭母亲嫌弃的,在这个世界上,我是多余的,我的生命没有价值,我没有存活的意义。

      以上的理由,即是凶手在法庭上面对死者家属和死者遗像毫无愧疚和悔恨感的主要原因之一。

      毫无愧疚感和毫无同情心的驱使力,正是童年离母失父遭虐待带来的伤害,成为巨大支撑。我相信如果给他做催眠,让他回到童年,他一定会显露恐惧和惊吓的表情,一定会蹲下去,抱着自己大哭,会喊着:……妈妈别离开我……爸爸别打我……妈妈别打我……爸爸妈妈别丢下我……别不管我…… 

      玫瑰提醒:夫妻离婚过程中,请尽量减少对孩子的心灵伤害,不要教给孩子仇恨父亲或母亲。虐待孩子违法,此恶行造成的心灵伤害,毁掉孩子的一生。

      玫瑰支招:离异夫妻请尽量让孩子轮流陪伴孩子,让孩子安全温暖地渡过童年。再婚家庭请真心爱孩子,让孩子知道爱的博大和宽容。 

       5、 2岁亡童的母子关系场景引发凶手的嫉妒和回忆,亡母的言语刺激凶手心灵痛点。

      报道中有这样的话……对于童年,他不愿多谈,只说小时候的经历让他经常失眠,他自幼就有轻生念头……我当时特别来气,说不愿意哄。她说你是打工的,让你哄你就哄。”两人先是争吵,后来就你推我、我推你地动起手来。“我抄起墙角的斧子向她头上砸过去,想教育教育她就完事了”。他说,没想到尹女士抱着孩子喊:“杀人了,救命啊”,孩子也在哭,“我当时害怕了,就下了死手。”…… 

      说起失眠,凶手刻意回避,从这点可以看出他的童年阴影与睡眠有关联。在凶手众多的心灵伤害中,一定有一个强烈的痛点发生在凶手困的时候,或者是凶手睡觉过程中。所以,睡不好便会导致凶手的烦躁和愤怒。而更重要的是一场无意识的场景催眠,悄悄发生了…… 

      黑夜、想睡觉、修电灯……这三个词汇联系在一起,造成了一种暗夜的无意识催眠。母亲、争吵、动手、孩子……这四个词汇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童年伤害场景的再现。以上词汇加在一起,构成了凶手的激情杀人。或者,这不该叫做激情杀人,应该叫做精神混乱。

      那景,那情,年轻的母亲和小儿子,夜晚和困倦,都令让他无意识地回到自己的童年……

      当年因为年幼力气小而无法对抗的愤怒,顿时爆发出来,他现在有力量对抗,所以他抄起墙角的斧子,向她头上砸过去……

      报道里提到的自幼轻生,这个词汇里包涵着很多愤怒、无助和眼泪。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无法对抗来自别人的伤害时,这个受伤害的人便会加害于自己。自虐,自我伤害,一个没有力量向外对抗的人,只有这一个选择来发泄对施害方的愤怒和不满。这就是凶手幼年轻生的原因,成年杀人的一个重要心理动机。

      那个没有参与争吵的2岁男孩,在这样的心理原因下,也必定是要死在凶手的斧子之下的。因为凶手在童年也是个无辜的小男孩子,他也遭到了无缘故的恶劣对待。而发生争斗后,母亲下意识拥抱儿子保护儿子的动作,刺激到了凶手……

      ……这个场景好熟悉,我的妈妈为什么不保护我?你为什么要得到妈妈的受到保护?……

      ……也许,后母当时有自己的孩子,在凶手心里,后母从来都是爱自己孩子,唯独虐待他的……因此那个小男孩也该死……

      凶手童年的心灵伤害,只有通过催眠才能完整呈现,而由言行和专业知识推测出来的一切都是冷冰冰,那些痛,到底有多痛,多可怕,只有凶手自己知道。 

      玫瑰提醒:请善待所有的人,请尊重面前的所有人,因为他们心灵里的痛点你看不到,无意识地触碰到对方的痛点后,引发冲突时,后退一步海阔天空!

      玫瑰支招:小空间和光线不足,容易引无意识的场景催眠。在小空间和少量人发生矛盾时,请快速离开,当事人离开催眠场景,会迅速恢复行为和意识的自知。

      深深为母子双亡难过,也为凶手长叹;为亡者家属掬泪,也为凶手悲哀。亡者有家人为之哭泣,凶手又有什么亲人去探望?

      有缘的朋友,请记住:1、夫妻和睦,造福子孙;2、尊重他人即是尊重自己;3、心怀感恩,多说谢谢;4、矛盾激化时,退一步海阔天空;5、尊重他人生命,也要尊重自己的生命;6、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

 (请多转载,请千家万户引以为戒!创造和谐美好的生活,利大家更利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身边的那些容嬷嬷
悲痛!5岁孩子被后母虐待致死!这种行为造成的伤害每天都在上演
二十四孝,愚孝竟然这么多,皆沽名钓誉!
悲剧,从不好好说话开始
这画面,我地铁上不敢打开它!
两岁半男童疑遭后母虐待 脑部受创深度昏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