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药、茶同源」从中医角度来说,茶具备哪些基本药性?

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各种药物都具有各自最基本的功能特性(即药性),这主要包括:“四气”、“五味”、“毒性”、“归经”、“升降沉浮”等。

茶叶是因为其药用价值而被神农氏发现的,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茶被作为药物供人们食用。那么,从中医角度来说,茶具备哪些特殊药性呢?

四气

中 / 医 / 理 / 论

“四气”即寒、凉、温、热四种特性,也有称为四性的。

从“四气”来分析,一般说来茶属微寒,偏于平、凉。具有寒凉药性的药物一般具有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消暑、疗疮等功效,既然茶从总体上讲具有偏凉的药性,所以它应该具备清热、解毒、泻火、消暑等药效潜力,这与茶的传统功效基本相符。

五味

中 / 医 / 理 / 论

“五味”,即甘、苦、酸、辛、咸五种味觉特性。

从“五味”来看,茶的味以苦为主,同时也兼备甘的一面。如《新修本草》中对茶有“甘、苦、微寒、无毒”的描述;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茶具有“苦、甘、微寒、无毒”的记载。由此可见,总体上茶的药性偏凉,同时也比较平和,适应性广,无毒副作用。

然而,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季节的茶叶、茶树的不同部位等都将影响茶的药性。相对而言,不发酵的绿茶性偏寒,完全发酵的红茶性偏温,半发酵的乌龙茶及后发酵的黄茶类、黑茶类的“四气”处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从另一个角度看,刚炒制出来的新茶,不管是绿茶还是红茶,均含有火气,多饮可使人上火。茶叶配伍成各种复方后,其方剂的药性则因多种药分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而变化万千。

功效

中 / 医 / 理 / 论

中医理论认为,甘味多补而苦味多泄,由于茶叶以苦为主,同时具有甘的成分,所以茶叶属于攻补兼备的性能。在茶的功效中,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肥腻、利水、通便、祛痰、祛风解表等均属攻的范畴,而属于补的功效有止渴生津、益气力、延年益寿等。就毒性而言,茶属完全无毒,也极少副作用。

在升降浮沉方面,总体而言茶叶也属于多能兼备,它的祛风解表、清头目等功效属于升浮。而下气、利水、通便等功效属于沉降。从归经(对药物敏感的经络或起作用的部位)方面说,由于茶叶对人体有多方面的活性,很难用一两个经络或脏腑来概括,所以明朝李中梓在《雷公炮制药性解》中称它“入心、肝、脾、肺、肾五经”。五脏是中医脏腑理论的核心。茶一味归经遍及于五脏,可见它的治疗范围十分广泛,安全无毒。

综上所述,茶作为一味中药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卓越的功效且无毒副作用,所以可作日常饮料长年饮用,能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

当然,任何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茶叶的保健作用也是有条件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关键是要合理用茶,喝工艺到位的茶,否则喝茶反而变成伤害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饮茶先要懂选茶
安化黑茶药性及其部分功效之中医理论解读
茯茶药性及其部分功效之中医理论解读 | 干货
五味子药性趣谈
茶的药性
中药学知识|考点(3)中药的作用.性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