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四大经典
2023-02-18 08:00·田医生Online

#古籍守护人#中医四大经在中医发展史上起到重要作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四部经典巨著,对整个中医体系的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与研究价值,这四部巨作就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一、《黄帝内经》

《皇帝内经》古本图

《黄帝内经》成编于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包含《素问》、《灵枢》两大部分,其中《素问》,包含9卷,81篇,讲述养生气功之理论、人与自然相参相应之学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之预防思想、阴阳五行及气运对中医理论之指导、脏象学说及脏腑经络临床辨证之规律、以脉学及望闻问切全面论述之诊断、针砭灸摩、汤液醪醴之运用、治病求本统领下之标本缓急先后及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之治则以及对咳、疟、痹、风、厥、痿及热病、奇病等具体疾病之认识等;《灵枢》早期为九卷,八十一篇。南宋史崧将其改编为二十四卷本,《灵枢经》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等内容以及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二、《难经》

《难经》成书于东汉,作者秦越人(扁鹊),共81难,1~22难主要为脉论,23~29难主要为经脉论,30~47难主要为脏腑论,48~61难主要为疾病论,62~81难主要为穴位、针发论。

《难经》首创独取寸口及寸关尺及浮中沉三部九候的切脉方法,脉证相参的辨证观,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建立了“肾(命门)-元气-三焦”为轴心的整体生命观。其创立的命门学说,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简明而系统地阐述了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维、阴维、阳跷、阴跷八条奇经的功能特点、循行路线、病变证候及其与十二正经的功能联系等,并总称之为“奇经八脉”。这一名称在现存古籍中是《难经》最先提出的。《难经》关于奇经的论述以及八会穴等理论的提出,充实了经络学说的内容;以五行生克规律为指导的整体防治观,用于说明经脉与腧穴的五行属性和生克关系,解释疾病的发生和传变规律,并用于针刺的补泻;以天人相应的内外统一整体观,论述疾病与季节关系、脉象的四时变化、针刺因时制宜。

三、《伤寒杂病论》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

全书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伤寒论》首创六经辨证体系。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开创辨证论治先河。

四、《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是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总结、搜集、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草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提出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详细记载了365种药物的疗效,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及辨证用药的思想,总结了药物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七种关系,提出“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原则,规范用药剂量、时间等,对中药学起到了奠基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简史(三) | 中医经典——难经
伤寒论、金匮要略自学课程录(1)——各大家简论伤寒
中医四大名著
中医基础理论之源:中医的“四大名著”
《中医理论基础》学习笔记-绪论2古代四大经典和中医传承发展
【原创】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学习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