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日一味中药——白术

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是一种菊科苍术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具有粗大的地下根茎,呈灰黄色;直立的茎无毛,中下部茎上生有叶片,叶片为倒披针形、长椭圆形或椭圆形,纸质,两面绿色。白术的头状花序单独生长在茎枝顶端,小花呈紫红色;瘦果倒圆锥状,密集覆盖着一层白色长直毛,冠毛为羽毛状,污白色。它的花果期为8月至10月。

白术最早被称为“术”,并未区分为白术和苍术,这一称呼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直到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才首次出现“白术”这个名字。在十八世纪,日本从中国引入白术并开始进行药用栽培。白术在江苏、浙江等地有栽培,但在江西、湖南等地也有野生种群,常生长于野山坡草地和山坡林下。白术喜欢凉爽的气候,对寒冷的环境有较强的耐受力,对土壤的要求较低。

作为常用的大宗中药材,白术自唐宋时期开始被炮制入药,并世代相传至今。它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等功效,在历代本草著作中都有记载。

白术的根茎被用作中药,主要用于治疗脾气虚弱、脾虚积滞、脾虚饮停、痰饮、肌表不固而汗多以及胎动不安等症状。

白术最初是中国浙江的特产,以浙江潜山产的白术品质最佳,被称为“于术”。现在安徽、河北、福建、湖南、华南、江西等省也有白术的栽培。

白术的学名为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它生长在中国中部地区。其根茎被作为中药食用。白术分布于中国的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川、湖北和湖南等地。它的高度可达60厘米,根茎呈结节状;茎直立,光滑无毛;叶互生,叶片羽状全裂,质地薄,纸质,两面绿色,无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苞叶绿色,针刺状羽状全裂;总苞宽钟状,顶端紫红色;瘦果倒圆锥状。白术喜欢凉爽的气候,不耐高温高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功能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1

主治

用于脾气虚弱,脾虚积滞,脾虚饮停,痰饮,肌表不固而汗多以及胎动不安。1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5g:熬膏或入丸、散。利水消肿,固表止汗。除湿治痹宜生用;健脾和胃宜炒用;健脾止泻宜炒焦用。1

不良反应

吐血、鼻衄、便血,恶寒发热,烦躁不安,肌肤发斑。1

禁忌

1、中西药配伍禁忌:可以抗交感神经介质肾上腺素作用,不宜同用。

2、饮食禁忌:不宜与桃、李、雀肉、芫荽、蒜、青鱼同用。1

注意事项

1、性温,凡外感风热或温热、实热内炽,阴虚火旺、血虚血热等证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

2、味苦,善于燥湿利水,长期服用有伤津耗液之弊。凡证属胃阴不足、津液亏少、大便秘结、阴虚内热者禁单味药大量服用。

3、味甘,有补气的功能,长期服用有壅滞气机之弊。凡有气机阻滞证者不宜单味药长期服用。

4、有降血糖的作用,低血糖患者不宜单味药大量长期服用。

5、妊娠胎动不安属热证者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1

化学成分

白术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白术内酯A、B及糖类(主要为甘露糖、果糖)等。1

药理作用

白术水煎液能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并能防治实验性胃溃疡。白术内酯Ⅰ具有增强唾液淀粉酶活性、促进营养物质吸收、调节胃肠道功能的作用。白术水煎液和流浸膏均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白术多糖、白术挥发油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白术水煎液具有抗衰老作用。白术醇提物与石油醚提取物能抑制实验动物子宫平滑肌收缩。此外,白术有保肝、利胆、降血糖、抗菌、抗肿瘤、镇静、镇咳、祛痰等作用。1

毒理作用

白术煎剂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为13.3g/kg,多数动物于给药后呈暂时兴奋,后遂安静,但对外界刺激仍然敏感,此作用持续数小时。煎剂0.5g/kg灌胃于大鼠,每日1次,给药14d后,发现白细胞中度减少,主要是淋巴细胞减少;这与临床观察颇不一致。给药2个月,出现轻度贫血,有些动物肾小管上皮细胞颗粒变性,但脑、心、肝组织无异常发现。1

相关论述

1、《本经》:“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本草汇言》:“白术,乃扶植脾胃,散湿除痹,消食除痞之要药。脾虚不健,术能补之;胃虚不纳,术能助之。”

2、白术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酮,白术内酯A、B及糖类(主要为甘露糖、果糖)等。白术有强壮、利尿、降血糖、抗血凝作用,并能保护肝脏,防止四氯化碳所致肝糖元减少的作用。1

临床应用

1、用于脾虚诸证。白术能和中益气,健运脾胃,为治脾虚证主要药。治脾虚气弱,形瘦面黄,神疲乏力,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大便溏薄,常与人参、茯苓、炙甘草同用,以调补脾胃而复健运之功,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四君子汤;若脾虚不运,食积不消,气机不畅,脘腹胀满者,则须与行气化滞之枳实同用,以消补兼施,如枳术丸;脾虚日久,阴寒内生,脘腹冷痛,四肢不温,呕吐便泄,常与人参、干姜、炙甘草同用,以温中散寒,补气健脾,如《伤寒论》之理中汤;脾虚气陷,久泻脱肛,以及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他内脏下垂者,常与益气升阳之黄芪、升麻、柴胡等同用,以升阳举陷,如《脾胃论》之补中益气汤;若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肠道失润,大便干结者,亦可重用白术一味运化脾阳以行津液而润肠道,或配以滋润之生地,升清泄浊之升麻,其效益佳。

2、用于脾虚不运,水湿内停诸证。白术有健脾利水之功,治小便不利,水肿,常与桂枝、茯苓、泽泻同用,以通阳化气,利水消肿,如《伤寒论》之五苓散;若妊娠脾虚,面目四肢水肿,常与茯苓、橘皮、大腹皮、生姜同用,以健脾和中,行气利水,消肿安胎;治中阳不足,痰饮内停,胸胁支满,目眩心悸,咳而短气者,常与茯苓、桂枝、炙甘草同用,以健脾利水,温阳化饮,如《伤寒论》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若水饮内停,清阳不升,浊阴上犯,头昏目眩及耳源性眩晕,常与泽泻同用,以泄浊升清,而止眩晕,如《金匮要略》之泽泻汤。

3、用于痹证。白术之性偏燥、能祛诸经之湿。治湿痹,肢体酸痛重着,常与防己、慧苡仁、木瓜等同用,以化湿除痹;若痹证寒湿偏胜,可与附子同用,以散寒除湿,通痹止痛。

4、用于自汗,盗汗,白术有健脾益气敛汗之功,多用于气虚自汗不止,可单味煎服或研末服,若卫气虚弱,腠理不固,或体虚易感风邪,自汗恶风者,临床常与黄芪、防风同用,以益气固表而止汗,如《丹溪心法》之玉屏风散;治阴虚盗汗,如《丹溪心法》治盗汗,用白术分别与黄芪、石斛、牡蛎、麦麸同炒后,将白术研末,粟米汤调服。

5、用于妊娠恶阻,胎动不安本品健脾益气而安胎。治恶阻,呕吐清水,饮食不下,常与人参、甘草、丁香等同用,以益气和中,降逆止呕而安胎气,如《妇人良方》之白术散;若妊娠血虚有热,胎动不安者,常与当归、白芍、黄芩等同用,以养血清热安胎,如《万病回春》之安胎丸;若妊娠胎漏下血,常与桑寄生、茯苓、甘草同用,以益气养血安胎,如《外台秘要》之文仲安胎寄生汤。1

相关配伍

1、白术配苍术:白术偏于补,健脾之力强,长于健脾燥湿;苍术偏于燥,燥湿之力强,善于燥湿健脾。两药配伍,可増强燥湿的作用。适用于寒湿痹痛、带下等。

2、白术配半夏:白术功善补气健脾燥湿;半夏功长燥湿化痰止呕。两药配伍,可增强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虚生痰所致眩晕头痛,胸闷呕恶等。

3、白术配车前子:白术甘温能健脾,苦温能燥湿,具健脾燥湿之功;车前子甘而滑利,寒凉清热,具利尿通淋之用。两药配伍,有健脾燥湿,利小便实大便之效。适用于脾虚湿盛之湿泻、暑泻。

4、白术配黄芩:白术长于益气安胎;黄芩善于清热安胎。两药配伍,可增强益气清热,和阴安胎的作用。适用于素体气虚、里有湿热的胎动不安。

5、白术配杜仲:白术长于益气安胎;杜仲善于补肾安胎。两药配伍,可增强益气补肾安胎的作用。适用于肝肾不足,胎元不固的胎动不安等。

6、白术配当归:白术长于益气安胎;当归善于补血和血。两药配伍,可增强健脾益气,养血安胎的作用。适用于妇女妊娠,脾虚气弱,生化无源,胎动不安等。

7、白术配升麻:白术长于补气健脾;升麻善于升举阳气。两药配伍,可增强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下陷而见脱肛,阴挺等。

8、白术配人参:白术长于补气健脾;人参善于大补元气。两药配伍,可增强大补元气,补气健脾的作用。适用于脾胃气虚,运化失常引起的气短倦怠,面色萎黄,食少腹胀,饮食不化等。

9、白术配白芍:白术长于健脾燥湿;白芍善于养阴柔肝。两药配伍,有健脾柔肝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肝旺脾虚之肠鸣腹痛,大便泻泄等。

10、白术配巴戟天:白术健脾以助肠运;巴戟天补肾以助开闭的功效。两药合用,有健脾补肾,温阳开闭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衰微,大便秘结,畏寒腹痛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脾好药——白术的临床应用1、白术配苍术...
白术与苍术:今日单煎白术30g,服后竟睡意浓浓
白术
神奇的中药——白术,甘能补虚,苦能燥湿补...
中药小故事——白术
白术为什么能【瘦肚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