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说肠道健康人就会健康?医生讲的这个内容从来没听过

古人讲:“民以食为天,食以养为先”,“病从口入”,“三分治,七分养”。

而养生讲究“天人合一”。胃肠道是人体与自然界沟通最密切、最广泛、最深刻的器官。自然界中大量而丰富的物质,以食物的形式由消化道——肠道进入人体,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成人体需要的营养,滋养身体、维护健康。这一切都说明只要抓住肠道这个核心,就掌握了健康的根本。


科学家讲,天下没有一片同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而这个差异的原因,除了人类基因组中0.5%的碱基差异之外,有一个决定你身体独特性的、庞大而活跃的群体——那就是寄生在你肠道里的100万亿个细菌。这些细菌的数量是你身体细胞的10倍。

细菌的基因种类是人体的143万倍(微生物有330万个基因,人只有2.3万个),也就是说人的基因只有微生物组基因的0.7%。

人体内虽然只存在着数千种基本的酶反应,却存在着数万种新陈代谢。而我们的新陈代谢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密切相关。这最终说明,没有微生物,我们根本就不可能成为我们自己。

《自然》杂志上写到,有超过1000种细菌生活在人体内,每个人身上大概驻扎着150种,99%的细菌驻扎在消化道。

每个人的细菌种群特征不同,而且不同的细菌生活在人体不同的部位,也就是各部位菌群种类和密度各不相同。从口腔到肛门,越往下越稠密,且胃的贲门和幽门、小肠上部和小肠下部种类不同。

如幽门螺杆菌,它在幽门部位可促进肠蠕动、完成胃液和肠液酸碱度的过度,可它如果跑到胃的上部,甚至吹气都把它吹出来了(碳十三、碳十四检测吹气试验),那就容易破坏胃壁,引起口臭、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

大肠杆菌在大肠里和人相处安然无恙(大便中一半的份量为细菌),但如果污染了食物,再让人吃进去,也就是从大肠异位到了胃和小肠,那就会发生急、慢性胃肠炎。肠道菌群如此精确的布局,也决定了它对人体各部位机能的精确操控。

大量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分为益生菌(对人体有益的细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中间菌)。它们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制约,共同维护着肠道以及肠道以外的人体的各部机能的稳定。

如人体的营养和能量代谢、内分泌平衡、免疫系统的健康,神经与精神的良好状态和衰老程度等。当人体益生菌数量和种类减少时,致病菌就会泛滥作妖。中间菌是墙头草,东风大,随东风;西风大,助西风。

肠道微生态由细菌、真菌、病毒等组成。最早从母体的产道和乳汁中得来,后经过环境接触、饮食结构等发生各种演变。这也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饮食习惯造就一类病的根本原因。

所以保持正义之师———益生菌的强大是人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那益生菌的有什么作用呢?

1.帮助食物消化、吸收

2.分解膳食纤维为短链脂肪酸,为益生菌提供饲料(益生元)

3.制造多种维生素

4.维持肠壁完整性

5.直接和间接提升免疫力,减少炎症

6.改善人的情绪、压力和认知

7.调节胆固醇代谢


有大量研究证明,现代影响人们健康的绝大多数慢性病都与肠道菌群失调有着密切关系:

1.痛风:痛风患者肠道中的条件致病菌明显增加,许多有益菌减少。

2.糖尿病:一、二型糖尿病发病均与肠道菌群失调造成的免疫力异常、炎症、胰岛素抵抗有关系。

3.肥胖:科学家发现26种菌的改变与肥胖发病有关系。

4.心脑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冠心病、心梗、脑卒中与肠道致病菌触发的血管内皮炎症有关系。

5.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6.癌症:肠道内及肠道外恶性肿瘤

7.老年痴呆症:阿尔兹海默病

8.衰老、退行性改变。

肠道细菌以多种重要的方式影响我们的生活。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的26种细菌在肥胖或有代谢综合症征兆的人群中都非常常见,但是在健康人群中要少得多。


不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会导致菌群失衡,菌群失调会有利于寄生虫、病毒、致病菌、酵母或真菌的过度生长,它们又可以主导人们对食物的选择。致病菌喜欢糖作为他们繁殖的能源,所以患有肠道菌群失调的人常常患有碳水依赖症,特别喜欢精致碳水化合物和糖,这样就形成恶性循环,日积月累形成疾病。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医学家克里威(Thomas L.Cleave)提出了世界著名的“克里威20年法则”:

一旦精制碳水化合物进入一个国家10~20年之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就会如期而至。

这条法则现在已经被美国哈佛科学家进行的哈佛健康膳食研究项目所证实。为了证实这个法则,哈佛研究院耗资1亿美元,历时超过10年,参与者10万人以上。

实践证明,肠道精准营养和中医体质调理双管齐下,对改善慢性代谢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病已收到令人惊讶的效果。


作者寄语:

我是一名专业的医生,却得了用药物无法解决的糖尿病。最后是深入地研究了慢病产生的原理,并最终用营养的方法治好了我自己的糖尿病。我希望用自己多年的医学知识和行医经验,将洞悉的慢病原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分享给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益生菌的作用到底有多大?
肠道菌群那些事:肠道菌群是什么?有什么用?一文读懂肠道菌群。
治疗这些疾病,竟然要在肠道内植入「粑粑」!我瞎了……
肠道菌群失调的症状,怎么调理,吃什么改善肠道菌群(青檬报告)
2015诺奖热门:“肠道菌群研究”都研究出了啥?
肠道菌群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