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肩颈疼痛久治不愈,艾灸这些穴位可有效缓解

现如今,颈肩部慢性疼痛问题是多数现代人的“标配”,一旦惹上,轻则颈椎肩胛骨周围痛、酸、胀,重则上肢麻痛、头晕头痛天旋地转,甚至还会引起心慌胸闷恶心呕吐等问题。

经常有朋友咨询说,艾灸后的不适症状消失后,如果停灸一段时间,疼痛就会复发,就是说颈肩问题比较顽固,无法痊愈。一般在这种情况下,建议朋友们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把思路放宽一点,沿着手足太阳经多找找阳气无法升提的问题。

中医治疗颈肩问题

中医认为,颈肩问题是经络问题。治疗颈肩疼痛,重在疏通经络,经络得通,气血得畅,则疼痛、僵直、麻木,甚至眩晕、眼花、胸闷等症状都会自行消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颈肩有问题,不能仅仅疏通颈肩部位的经络,因为主管颈肩的经络是两条长长的线,连接四肢和头部,它就是太阳经!

寒主收引、凝滞,当阴寒之邪入侵太阳经,经络就会不通,气血就会受阻,肩胛到颈侧的这一段自然就会因为气血不足,导致肌肉僵硬、板结,就像得不到阳光照耀的冻土一样,引起前文说的各种不适。

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呢?我们需得从太阳说起。

为什么颈肩部最易受寒

太阳寒水,最易受寒。太阳寒水,是太阳完整的名字。太阳在物候上,就是太阳刚从水面上露出头的样子,日出时候的水是一天当中最凉的,所以叫太阳寒水。

太阳刚刚从水面跃起,黎明划破黑暗,霞光满天,水天一色,绚丽夺目。这时候的天气是一天最冷的时候,但太阳将带来光和热,太阳初升孕育着美好的向往和一天的希望,是一天中宝贵的一刻。从各种野兽到猴子、猩猩,太阳经循行的部位都是身体毛发旺盛的部位,为的是保护人体初升的阳气。

人类发明了衣服,毛发渐渐褪去,但寒冷仍是身体的大敌。太阳经起于四肢末端,沿四肢上行,手足太阳聚于肩胛,过颈项上达头部终结。寒湿邪气首先侵犯头部,但头顶有毛发护着还好一些,接着侵犯颈肩,颈肩受寒湿邪气侵袭,寒邪凝滞,湿邪重着,阻滞气机,经络气血流通不畅则发病。寒湿邪气在这里停聚成形则久病,易发而难好。

升阳——颈肩问题的根治之法

太阳主升,是身体提升力量的源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太阳是阳气初升,又叫稚阳。阳气虽少,却至关重要。培护阳气,艾灸是上上之选,且只需3步!

第1步:提壶揭盖

中医有个著名的方法叫“提壶揭盖法”,意思是化解体内的水饮寒湿,先要提升人体的阳气。前文说到手足太阳经汇聚于肩胛骨,透过肩胛骨才能到达头项部,肩胛骨就是太阳经的“盖子”。

“提壶”是要升阳利湿,欲升阳利湿必先“揭盖”。经络学说里太阳经的盖子就是肩胛骨,欲“揭盖”,要重灸肩胛骨的四个穴位。三个穴位围绕在肩胛冈的下面,由内向外是肺俞、天宗和肩贞,是寒湿之邪汇聚阻碍阳气升腾的地方,也是“提壶揭盖法”在太阳经上最重要的三个敏感点,还有一个穴位是肩胛冈的上方的敏感点肩井穴。

1、肩井

人体有一口井,肩井就是这口井的井口,要使身体从上至下轻松通畅,就必须经常清理这口井。我们常用捏肩来消除疲劳,其实捏肩就包括了肩井所在的范围。

中医在推拿时,总是先推拿肩井,然后再推拿其他地方,最后以推拿肩井作为结束。先推拿肩井,是为了让人体全身松弛下来,便于穴位、气血调动,效果才能好;以推拿肩井结束,是为了把先前充分松开的气血再紧一紧。

在“提壶揭盖”法里,肩井就像壶盖的提纽。肩井是少阳经穴,起到少阳枢机的作用。它通手少阳、足阳明、足少阳、阳维四经,又提着下面的手足太阳,起到枢纽的作用。

2、肺俞

肺俞在肩胛内角和脊柱之间的敏感点上,是经络腧穴里的麻黄,有宣肺平喘、疏通经络的作用。

3、天宗

《针灸甲乙经》:“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有颈肩疾患的人,按压天宗会有强烈的痛感,并向四周扩散。

4、肩贞

在肩胛骨最外端,也是小肠经的敏感点。此处持续不通,会影响局部的气血布散,久而久之则引发颈肩疼痛,故而肩贞是治疗肩部疼痛的首选穴位,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举、上肢麻木及各种肩部不适。

第2步:通督升阳

督脉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全身的阳气都要在颈部汇聚,在督脉的统领下上达头面。所以颈部的督脉,是通督升阳法的关键。

颈肩督脉,主要灸透大椎和颈夹脊,再配上督脉的八脉交会穴——后溪。

1、 大椎

如果说肩井是提壶揭盖法的枢纽,大椎就是通督升阳法的枢纽。大椎又名“阎王夺命锁”,它位于十字路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大椎为“三阳”“督脉”之会,全身阳气都在这里交会,灸透大椎就相当于打开了全身阳气的总开关。大椎不通畅,7条经络(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胃经、膀胱经、胆经、督脉)都不通畅,阳气就升不上来。

艾灸大椎之前,为了增强效果,可以先刮痧,后艾灸。

2、颈夹脊

夹脊穴是经外奇穴,可调节督脉和足太阳经的经气,缓解局部疼痛。针对颈肩问题,建议选择颈3—颈6夹脊穴,后正中线旁开0.5寸。再往上的穴位也重要呢,但灸的时候容易烧到头发,要千万注意!

3、后溪

后溪为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为八脉交会之一,通于督脉,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第3步:培本固原

阳气不能是无本之木,调用身体的阳气,要注意培补身体的元阳。培本固原,其根本在于如何温补脾肾之阳。

建议取穴:神阙、关元,每个穴位灸20-30分钟。

如果担心上火,在灸完这两个穴位后,需要多灸腿部脾肾两经穴以引火下行,比如三阴交、涌泉等穴。

以上灸法提供给中医爱好者们。艾灸的时候注意平心静气,不急不躁。出汗的同时注意补充温开水,使阳得阴始生。灸法并不适用于所有人,灸量也有很多讲究,如果灸的过程中有任何不适,可以咨询针灸专科医生。

来源:云南中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天肩颈疼痛、久调不愈?是这里寒气没化!艾灸调理只需3步
古法经络
肩胛一颗结,乳腺一条梗!调乳腺结节,先通肩胛!
不为人知的天宗穴与上臂痛的秘密
颈椎痛,关节麻,一个穴位按一个好一个,颈椎腰椎疼的赶快收藏
老中医推荐:给孩子治病,手比药更管用,妈妈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