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纲辩证之表里辨证

纲,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辨证的纲领。八钢辨证,是指医生将诊法所获得的各种临床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正邪盛衰、疾病性质和病症类别八个纲领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总结八种类型症候的辨证方法。


八钢基本证候,即表证与里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阴证与阳证,是四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证候。

今天为大家介绍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

表里是辨别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表里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表里是相对的,从病位来说,躯壳与脏腑相对而言,躯壳为表,脏腑为里;脏与腑相对而言,腑属表,脏属里;经络与脏腑相对而言,经络属表,脏腑属里;经络中三阳经与三阴经相对而言,三阳经属表,三阴经属里;皮肤与筋骨相对而言,皮肤属表,筋骨属里等。从病势深浅来看,病邪入里一层为深为里,病邪出表一层为浅为表。狭义的表里,认为身体的皮毛、肌腠相对为外为表;脏腑、骨髓、气血相对为内为里。所以从广义的表里来说,病位的内外和病势深浅,都不可作绝对地理解;但狭义的表里则有所特指。从表里两纲的具体内容而论,更侧重狭义的表里概念。

因此,从某种角度上说,外有病属表,病较轻浅;内有病属里,病较深重。从病势上看,外感病中病邪由表入里,是病渐增重,为病进;病势由里出表,是病势减轻,为病退。

任何疾病的辨证都应分辨病位的表里。内伤杂病的证候一般属于里证范畴,因此对于内伤杂病的证候应以分辨具体脏腑等病位为主。而对于外感病来说,分辨表里其意义则尤为重要。这是因为外感病往往具有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由浅而深的传变发展过程。所以,表里辨证是对外感病发展阶段性的最基本的认识,它可说明病情的轻重浅深及病机变化的趋势,从而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诊疗的主动权。从某种意义上说,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都可理解为是表里、浅深、轻重层次划分的辨证分类方法。

表证

表证是外感邪气经皮毛、口鼻而入,侵入机体的皮毛、肌腠,正气(卫气)抗邪所表现的轻浅证候。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或兼见鼻塞、流清涕、喷嚏、咽喉痒痛、微咳等症。

证候分析

外感邪气客于皮毛、肌腠,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郁而发热。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肌表得不到正常的温煦,则出现恶风寒的症状。外邪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以致头身疼痛。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故见舌淡红,苔薄白。外邪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肺外合皮毛,鼻为肺窍,邪气从皮毛、口鼻而入,内应于肺,肺失宣降,则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咽喉不适或痒痛、咳嗽等症状。

辨证要点

以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表证一般具有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有感受外邪的病史等特点。

表证又有表寒证、表热证、表虚证之分。表证主要见于外感疾病初期阶段。由于表证病位浅,正气未伤,病情轻,一般1-2周就可能痊愈。但若外邪太重或治疗不当等,外邪则可进一步内传,形成半表半里证或里证。

里证

里证是病变部位在内,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

临床表现

里证涉及范围极为广泛,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繁多。很难说哪几个症状就是里证的代表症状,在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特有症状后,余下的症状基本可归为里证的症状,如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厚苔、脉沉等。里证的具体证候辨别,必须结合脏腑辨证、病性辨证等,才能进一步明确。里证按八纲辨证分类有里寒证、里热证、里实证、里虚证。

证候分析

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外感邪气客于皮毛、肌腠,先形成表证,但因所感的外邪太盛或误治、失治等因素,使在表的邪气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气血等,邪正交争于里形成里证;而是外邪直接入里,侵犯脏腑等部位,即所谓“直中”为病;三是因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痰饮、瘀血等因素,直接损伤脏腑,使脏腑气机失调或致气血津精等受病而出现的各种证候。

因形成里证的途径不同,涉及的病种、证候繁多,所以各里证之间的发病情况、轻重情况、预后情况等差异很大,在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后,均可归为里证的症状。

辨证要点

里证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或内伤疾病之中。里证其起病可急可缓,与表证相比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排除表证及半表半里证后,基本可诊断为里证。

附:半表半里证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位既不在表也不再里的证候,多因外感邪气由表内传而未达里,或在里的邪气向外透发而未达表,邪气相搏于半表半里之间而形成的证候。临床常见于伤寒病的少阳病症。

少阳病症是指外感病邪由表入里的过程中,邪正分争,少阳枢机不利,病位出于表里进退变化之中所表现的证候,以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脉弦等为特征性表现。

表里证鉴别要点

表证和里证的鉴别,主要从症状和病史特点进行。症状鉴别重点是审查寒热、舌象、脉象等变化。具体鉴别内容如下:

1、表证多发热恶寒同时并见;但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的属里证;寒热往来的属半表半里证。

2、表证以头身疼痛、鼻塞或喷嚏等体表官窍症状为常见症状;里证以脏腑相关症状如心悸、咳喘、胸腹痛、呕、泻等表现为主症;半表半里证则有胸胁苦满等特有表现。

3、表证及半表半里证舌苔变化不明显,里证舌苔多有变化;表证多见浮脉,里证多见沉脉或其他多种脉象。

4、病史特点上,表证起病急、病情轻、病程短等;里证虽起病可缓、可急,但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



 

关注泓仁医馆 

就是关注自己的健康,

关心中医药的未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纲辨证之表里辨证
八纲辨证的秘诀:表里辨证的具体辨证方案是怎样的?
【中医知识小讲堂】疾病辨证法-八纲辨证-表里
中医辨证:表里辩证
八纲辨证八纲基本证候要点速记及歌诀
何以证明肺与大肠相表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