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十一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十一

这个可能是王叔和所著。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因为这个肺中风,所以皮毛闭塞,就是表闭塞,那么这个邪热和气息往上冲,所以口燥而喘,这个是因为热不能外达,就往上逆,波及到肺,就口燥而喘,古人管这个现象叫肺中风,现在就叫感冒了。外感风寒波及到肺,古人称肺中风,因为喘属于肺嘛。身体活动感觉身上重,表示有停湿停水的情况;水要停在上面,肺在上,那么脑袋要眩冒,冒就是沉,身上要浮肿。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肺一方面与皮毛相合,另一方面肺主气,那么气受伤,津液就不行,津液不行就变成湿、变成水。

   肺中寒,吐浊涕。主要还是胃中有停饮,冲逆于肺,波及到肺,就是伤风感冒影响到肺,如果里有寒,波及到肺,就吐浊唾,浊唾就是涎痰浊沫。可以用甘草干姜汤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什么叫肺死脏,这是论脉,肺的真脏脉见,人是要死的。五脏的脉都不能独到寸口的,都要借助胃气,所以五脏的脉它是不能单独显现出来。比如这个肺脉,古人有这么看法,肺亡于秋,这个秋天的脉如毛,就是浮,可这个浮有缓和之气,看不出是个肺脉,如果真看出肺脉了,那就没有胃气了,那就坏了,那就是真脏脉露出来。

   咱们都讲的肺合皮毛,平时这个浮它不就是表证,表证它就浮,古人说这与肺有关系,古人就现象和看法是一致的。可这个浮里面总有缓和之气,如果没有缓和之气就像这里讲的死脏。浮之虚,轻按这个脉无力谓之虚,浮之不是说这个脉是浮脉,是说拿手轻按,这个脉很虚,但是你稍用力一按,弱如葱叶,按着里面什么也没有,就像那个葱叶中空,下无根者死,这个是真脏脉。

   肝中风者,头目瞤,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肝主风,那如果肝中风邪,这个风太盛了,风太盛者动,头目瞤,这个头目瞤就是脑袋动,摇脑袋,风属热的,风为阳邪嘛,那么肝主筋,热者则筋缓,就是缓而不收,所以它直不起腰来,常常佝偻着,它这个筋松弛了嘛。那这个肝病,肝苦急嘛,肝这个性情如木,属木,喜条达,主疏泄,所以它一病了,它急,所以是疏泄的反面,因为这样子所以欲嗜甘以缓之,这是生理上一个良能。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两臂不举是筋急,寒它收引,令筋拘急。肝为寒郁,这就成了血瘀气滞的情况了,所以「舌本燥,喜太息」就是肝郁之相了。胸中痛是寒气往上攻的一种情形,以至于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肝病常常影响胃,胃不和,它就不能吃,一吃就要吐,吐就要汗出,那么大黄甘草汤证不就是食后即吐。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浮之弱就是轻取这个脉软、弱,稍微一重按如索不来就像绳索那样不动,本来这个肝脉是弦脉,弦脉上下端直而已,该动还是动,这个不来就是不动,只见脉之弦不见胃脉之缓,这就是真脏脉,或曲如蛇行,像蛇行,肝的本来端直现象没有了,这也是真脏脉一种,所以这两种脉,肝病见之都要死。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着,就是淤滞,肝气喜条达,像春天的树的样子,很柔和条达;如果血瘀气滞,那就不条达了,那就郁闷的很。蹈是拿足去蹈,拿手摁也可说是蹈,这就是气郁着之甚,气瘀血结的情况。先未苦时,但欲饮热,这也是有寒的关系,这个寒能令气郁、血凝,这是寒造成的,所以人也愿意饮热。这个方剂就是旋覆花、葱白、新绛这三味药,新绛拿红花代替就行,新绛现在很难得了,也就是行气活血去淤的药。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翕翕发热这是中风证了,太阳中风影响在心脏了。热伤气,所以人不能起,其实翕翕发热、不能起就是个表证,表证会身上疼痛,影响到活动,在这就说不能起。热波及到心,心气一定虚,心虚者心中饥,心怎么饿呢?心里发空,说的是心气虚,就像心悬着,像挨饿的滋味,就像里头有空洞这么难受。食即呕吐,胃也受热扰,也不能吃东西。壮火食气,气食少火,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呢?说胃这个脏器,喜温不喜寒,但大温不行,所以我们用药也是如此,甘温的药调理胃是最好的,大热反而食气;气食少火,就是稍微的甘温能养胃,胃生津液才有了气,这个胃能化谷生津液;壮火食气,吃了大热的药反而食气,这个火反而能把津液烤干了,所以胃热不能吃东西,食即呕吐。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心是火脏,为寒所约束,热内郁而不得外出,感觉心如啖蒜状,热辣辣的,又热又辣、像吃大蒜的滋味,如果再厉害,不仅是吃大蒜热辣的感觉,而且还要疼,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前后牵扯痛,像虫子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往复不已,疼痛不止。如果脉浮者,自吐可以好病了。这个与前头讲的胸痹相仿,与现代心绞痛相似,有几个方子桂枝枳实生姜甘草汤半夏栝蒌薤白白酒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心伤,就说明既不是由于中风,也不是由于中寒,是内伤所得,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心伤则心气必虚了,心主火,心虚而阳易动,不耐劳动,一劳动颜面红赤。下重是什么道理?心气虚不交于下,上盛而下虚。心中痛而自烦,发热由于心阳上虚,肾阴从下往上攻,乘心阳之虚,肾阴动于下,所以心中痛而自烦。

发热,这个热不得下交,本来也不下交,让寒一攻更在上面了。当脐跳脐跳者是水动之状。其脉弦,有水这个脉是弦的,脉弦、脉紧、尤其脉沉都主水、主寒,这就说明肾阴往上攻,肾主水,水气往上攻,所以脐跳是水上攻,水动的一种状态。

   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急者,死。心旺于夏,夏天脉应该洪,可也不能过洪了,他只是洪没有一点缓和之气那就坏了,那就是所谓的真脏脉了。心的真脏脉呢,浮之实,就是轻手按着他就实,实到什么程度呢?如丸豆,就像弹丸和豆子那样的坚硬,一点缓和之气都没有了。按之益躁急者,死,你要使劲一按啊,那就更乱了,躁急,那在手底下翻滚,这洪就是过了,没有胃气,所以这是心死脏。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这个人无故的悲哭,而使魂魄不安的话,这种情况都是血气少,血不足以养心。血气少发生上面这种病,这种病属于心。心气虚了,那么没了主宰,人就怕,所以其人则畏,就畏惧而多惊多恐了。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这都是魂魄妄行所致啊,主要是由于心脏伤,这个伤是由于血少。

   阴气指血分,如果由于血气衰、血少,而致这个心脏病,为癫病。无故悲伤啊,行止无常啊,不打不闹的这种病古人就叫做癫,这是由于血虚,即便有热也是虚热的形像,这个是不能攻的。

   阳气指的是津液,如果因为津液虚、大便硬而发生阳明病就会狂,你看我们讲那个桃核承气汤、抵当汤之类的都是里实了,所以那个为狂。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脾主肌肉,肌肉不和了,它要发热、发烧。形如醉人,就是呕吐、眩晕,这呕吐、眩晕都是停水之像。腹中烦重也是内有饮的情况,重就是有水了,这说明什么问题?脾的功能正常是行津液、运输;脾病了,运输失职了,所以饮聚为水,不运输,胃里停水他就要吐,胃里有水,脑袋就要晕。皮是指身上的肉皮,目也是指眼皮,凡是水气在皮肤里面,它要瞤瞤而动的。水在胃里压着横隔膜,使呼吸不利,人就短气。这章脾就只有中风,没有中寒,所以这一篇很不完全了。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脾脉应该缓,应该弱,如果浮之大坚,轻手按他又大又硬,同时加力按看脉内的情况,就像扣着个茶杯、酒杯似的空空无物,它这是形容的,没有这么大。光在外面扣着这么个挺硬的东西,光晃荡如摇摆,这样一点胃气不存在了,这是脾之真脏脉见,主死。

   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趺阳脉是候胃,浮而涩,浮主热,浮不一定主表的,有时主热,胃热则强,涩是津液虚。小便数造成亡津液,脉才涩,胃气又强,小便又数而使其津液伤,胃肠干,大便一定硬,古人管这个症候叫脾约证。约者,穷也,无津液可输送。麻子仁丸是小承气汤加的麻仁、芍药、杏仁,都是滋润养液的药,同时也攻下,是治阳明病。这个阳明是热轻,因为不是热结实于里,所以它不用大承气汤,而且这种虽然大便硬,但人不感觉难受,现在的习惯性便秘都属这种,这没有热,老年人便秘也属于这个。所以这药是好,好是因为他不泻下,它作成丸子他每回吃的少,主药用的麻子仁,麻仁是个缓下药,滋润缓下,再做成丸子,所以这个药长期服用对人无坏处。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朮汤主之。身体重就是组织里有湿,组织里有水分,地方在哪呢?在腰,所以在腰这个地方冷。冷那个样子就像坐在水那种情况。形如水状就是有时就像水肿的样子,但有时也不肿。这个病怎么得的呢?是由于劳动出汗,不能及时换衣服,汗浸湿衣服,湿了一凉它就冷啊,那衣服里面老是冷而湿,冷湿在这里,再出汗出不来了,久而久之,就成了湿而为痹。腰以下又冷又痛,这个肚子前边,组织里面都有水气,不光是后腰,这腹沉得就像带五千钱,形容这个沉呐。临床上这个病常遇到,有人说腰痛,你好好问,他腰较凉吧?四肢沉吗?假设有这个情况用这个药准好使。

   如果病人还有血虚,你用这个甘姜苓朮汤再配合当归芍药什么的也行,既有这个病,同时觉得有贫血的情况,也可以合着用,这我都用过。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肾主冬,冬脉如石,就是沉的意思,肾脉应该沉。轻按这个脉就坚硬。一按之,手底下脉的至数不分,而如转丸,硬的很。越往底下越厉害,下入尺中,尺以候肾,到尺中而坚,按之如转丸更厉害,这就是肾之真脏脉见。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三焦虚竭各有部位,上焦竭者,这个什么意思。上焦啊,受中焦之气,如果中焦气要是不和,它就不能消谷,就没有精气供给上焦,所以上焦它虚。不能消谷就会打嗝,这是胃虚的反映,就是胃不和造成的。中焦不和能导致下焦不能自禁制,就是因为胃不和,就失去约束,所以二便失禁,不须治,久则愈。你不要治下焦,得使中焦气和,不久就会好的。用甘草干姜汤之类的药。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鹜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热在上焦者,肺受之,肺在上焦,所以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胃受之,大便就要硬,就是阳明病。热在下焦呢,就膀胱受之,尿液被热蒸干了,里头容易有结石,排尿的时候就会尿血。大肠有寒,常常溏泻,大肠有热就得痢疾,肠垢,古人把痢疾叫肠垢。小肠有寒就得脱肛带血,小肠有热,火上加热,一定要移热于大肠而为痔,痔疮了。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谷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可治;谷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谷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病有积、有聚、有谷气,这是怎么一个关系呀?师曰:这个属于脏病,最深,永远在那个地方、不移动。聚者,属于腑病,病浅,时有时无,聚散无常,这个痛无定点,一会在这一会在那,聚这个病容易冶,言外之意,积病不好治。谷气是胁下痛,一按就好了,它是气嘛,你不按它又来了。现在的话是消化不良的情况。就是论脉呀,脉来细而附骨者,是积都阻碍血,所以这个脉非常细,而且沉的厉害,这是在脏病嘛,它深,非常沉,沉到什么程度呢,入附骨,使劲按,脉又细又沉,那么就是积的脉应。

   论脉呀,是积都阻碍血,所以这个脉非常细,非常沉,沉到什么程度呢,入附骨,使劲按,脉又细又沉,那么就是积的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胡希恕《伤寒杂病论 精要版》第二十一章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
《医宗金鉴》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伤寒论》调津七法
胡希恕经方理论证治经验【第九章〈甘草干姜汤类方〉】
燥邪与少阳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