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析农民心理,推进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

作者:王锐   2005-12-13 

       1、求富心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城乡差别也迅速拉大。城市的变化日新月异,不断加重的农民负担却压得农民透不过气来,有些农民连基本生活都有问题,更别提和城里人比较生活质量了。因此,在农民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富裕,希望有人能带领他们走一条致富的道路,摆脱贫困的生活。
       2、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认可的东西就应该是好的,大家都不认可的东西就一定是坏的,这种“随大流”的心理在农村这个熟人社会里表现的更为明显。在地理位置上,农民的房屋彼此相邻,世代都居住于此的农户之间彼此相互熟悉,这样也就容易产生信任,当周围的四邻八舍都做同一件事时,即使自己开始时有些犹豫,最后也会慢慢接受这一事情的。
        3、怕欺心理。当要求农民拿出自己的全部或者是大部的资产去加入一个农民合作组织,即使告知他们将有非常丰厚的回报,也很难使农民摆脱自己内心的疑惑和不信任。因为一次上当受骗就会使农民倾家荡产,甚至还要用几十年的时间去还债。临海市的西兰花合作社用成功的事实消除了农民入社之初的疑惑。但并不是所有的合作社都能取得这样的成功,因此,这就需要组织者做好农民合作组织的相关配套工作,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然后再对这些农民加以心理引导,没有了可担心的事情,农民也就不再怕欺。
       4、求稳心理。世代居于乡村的中国农民免不了有一种相对封闭,安于现状的心理,只要生活不算太艰苦,基本上可以保证温饱,大部分人就会选择这样过下去。他们不能也不想去把握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也害怕承担变化带来的风险。求稳心理实际上是一种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对这个度把握得当,当风险过大时静观其变只进行小幅度的内部调整,当时机出现时,就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求稳心理就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度,该出手时畏缩不前,就会错过良机。当出现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去引导农民的这种心理。
        5、面子心理。上面的案例中,合作社给社员以物资奖励,这实际上就是把握住了农民的爱面子心理,通过奖励,给社员一定的荣誉感,可以鼓励社员更加努力劳作,没有得到奖励的社员。也会对比自己的不足,从而起到良性竞争的效果,也能够促进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此外,除了上述心理以外,农民还存在其他跟合作组织相关的两种心理:
       6、惧“合”心理。惧“合”心理这里的“合”是指建国初期的合作社运动,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特定的国情在农村实施了合作社运动,合作社在兴修水利等大型农业项目建设上得到了成功,但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合作社”把防止两极分化理解为平均主义“大锅饭”,出现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和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从而合作化给很多农民留下了心理阴影。
        这种心理一般存在于经历过合作社运动时代的农民心中,要解决这种心理带来的不利影响,组织者必须耐心给农民讲解现在的农民合作组织和建国后合作社运动的本质区别,现在的农民合作组织并不是再让农民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而是把农民团结起来以集体的力量对抗市场风险,来获取较大收益。
        7、搭便车心理。搭便车心理就是有些农民不想出资出力,只想要收益。例如,在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上,有些农民不想出钱出力进行合作,只希望别人合作建设,在水利设施建成后,再利用它的公共品性质(防洪抗旱的作用是使全村人都受惠的),取得私利。
       搭便车心理应该算作一种消极心理,这需要组织者耐心教导他们以大局为重并建立相应的监督和惩罚机制,使已经搭上便车的人受到惩罚,让想搭便车的其他农民取消这一念头,使农民合作组织形成一种健康的内在机制。
        我们要抓住农民心理,把利用农民心理和改善外部条件结合起来,才能使我国的农民合作组织走上不断发展壮大的道路。也只有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

    编号:2005-2-5-9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供销社的“集债”应不应承认?
陈嘉珉:苏州、成都、重庆、广西“三农”综合改革成功经验概述(三)
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现状与思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教案
农村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如何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