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蕴古之死催生死刑复奏制度

   

 

张蕴古包庇罪犯?

  公元628年的一天,官职卑微的张蕴古将他的建议信《大宝箴》,从其任职的幽州总管府不远万里带到都城长安呈给唐太宗,他因此得到了唐太宗的赞许。唐太宗将张蕴古提拔为执掌全国刑狱的大理寺丞。然而,此时的张蕴古绝不会想到,短短3年之后,他会带着完全相反的心情走出这个满载着他的抱负的大殿。

  公元631年的一天,唐太宗接到奏报:城中一个名为李好德的人装神弄鬼,妄议朝政。李好德在民间小有名气,贞观初年间他就自称神仙下凡,经常说些鬼神异事。当时,妄议朝政是重罪,唐太宗当即下令将李好德逮捕收监。

  大理丞张蕴古在审理此案的过程中发现另有蹊跷。张蕴古发现,李好德喜怒无常,经常神志不清,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张蕴古认为此人的疯言疯语,不能代表民众意见,不应受到惩处。

  得知这个结果,唐太宗心中豁然开朗。这是为什么?原来,唐太宗认为自己悉心为民执政颇有成效,天下安泰,怎么可能有人存心诋毁呢?既然李好德只是神志不清而不是刁民,那就下令赦免了李好德之罪吧。

  皇帝的赦令一下,张蕴古就兴冲冲地来到狱中把好消息告诉了李好德,此举恰好被监察御史看见。令监察御史惊讶的是,张蕴古当天在牢房里摆开棋盘和李好德对弈起来。

  监察御史认为此事一定是张蕴古营私舞弊,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张蕴古虚构李好德是精神病人以免除刑事责任,于是监察御史向唐太宗参了张蕴古一本。

  为什么是监察御史参了张蕴古一本呢?唐代审理全国性的重大案件时,一般都是由三司的长官共同审理,三司主要是指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大理寺负责审理案件,刑部负责复核案件,御史台负责监察案件。三司共审时,大理寺卿是最重要的,他主要审理案件;刑部负责复核;御史台监督全过程。

  监察御史经过调查,一项对张蕴古极其不利的证据浮出水面。张蕴古的籍贯在相州,而李好德的哥哥恰好时任相州刺史。这么看来,张蕴古的蓄意包庇是有动机的。

  就这样,对“蓄意包庇”震怒的唐太宗命令太极殿内几个侍卫将连声喊冤的大理丞当场拿下。此时的唐太宗已经听不进任何辩解了,当日,张蕴古就暴尸东市街头。

  然而,没过几天,文武百官就被召集到一起重议此事,一向刚愎果敢的唐太宗显然对处置张蕴古感到后悔。这天,唐太宗在整理奏章时偶然看到了3年前张蕴古呈上的那本《大宝箴》,他不禁想到当年魏征提醒自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如当头棒喝,唐太宗深深自责,在处决张蕴古之前,甚至没有给他一个申辩的机会。

死刑复奏制度由此实行

  张蕴古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旧唐书》中记载,他生性机敏、博览群书、善记忆,尤其是他的记忆能力特别强,史料记载他有个“背碑覆局”故事。背碑覆局的意思是,他能够将碑文全部背诵下来,能够将打乱的棋局重新恢复。张蕴古非常爱好下棋,没想到,这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在大殿之上,唐太宗厉声督责众臣说:“张蕴古执法犯法,应当治罪,但是罪不至死。当时我一时气急将他处决,可你们这些大臣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劝阻我!人命至重,一死不能再生。以后再有判处死刑的,京师之内五次复奏,京师之外三次复奏后,才能行刑。”

  死刑复奏制度由此实行,并推行下去,唐太宗“慎刑宽法”的作风天下广闻。死刑复奏制度效果显著,司法官员愈发自律慎刑,百姓纷纷严于律己,世风日益清明。

  贞观六年的春节,瑞雪满天。390名已经被判处死刑的囚徒破天荒地在除夕夜里和家人吃上了团圆饭。唐太宗已经和他们约定,允许他们各自回家过年,待来年秋天再回到京城行刑。《旧唐书》记载,到了第二年秋天,这390名没有任何人看管和监督的囚犯居然通通回到了刑场,没有一个人趁机逃逸。

(作者系央视纪录片《大理寺》编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官员制度介绍,看完再也不担心会分不清明朝官职了
“三堂会审”是哪“三堂”?
历史上的三堂会审指的是哪“三堂”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第三讲 宋代
中国古代司法机关的演变
志第三十 刑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