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猫头鹰:这个杀手不太冷

  它悄无声息地在暗夜里出没,幽灵般行踪飘忽不定,而一旦判断出猎物的方位,便迅速出击,发出凶狠凌厉的致命一击——这就是猫头鹰——传说中阴鸷冷漠的黑衣杀手!

  在中国古代,猫头鹰是“不祥之鸟”,是厄运和死亡的象征;在日本,猫头鹰被称为福鸟,代表着吉祥和幸福,甚至成为长野冬奥会的吉祥物;在西方,它又成了智慧与哲学的象征,可以驱除邪恶……

  这个圆脑袋、大眼睛、小嘴巴家伙,究竟意味着什么?

  与我们近在咫尺

  猫头鹰,学名“鸮”(音枭)。在全球上万种的鸟类中,猫头鹰只有205种,而雀类(如麻雀)则占了近60%。中国境内鸟类有1300多种,其中猫头鹰有31种。

  即便它们的数量和种类都不多,但是“它是一种与人类很接近的鸟”。猫头鹰的活动范围十分贴近人类,也常会飞到农舍捕食田鼠,甚至在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也有它生活的领域。 

  华南濒危动物研究所副所长邹发生博士的办公室,就在新港西路的中山大学本部旁。经他的观察,中大校园里至少有2种猫头鹰,即领角鸮和斑头鵂鹠。“有时候晚上晚点走,我都能听到它们的叫声。” 

  邹发生研究员从事野外鸟类群落研究,足迹踏遍广东、海南等。他曾多次亲手抓到猫头鹰,并为之安装标识环,用于日后的跟踪研究。他表示,猫头鹰在许多地方都能发现,“也只在抓到稀有品种时才有小小兴奋。” 

  一位在珠海读书的学生曾抓住了一只误入宿舍的猫头鹰,并在微博上贴出了照片。“它有可能就生活在宿舍旁的树上,只是一直没有被人们发现而已,”邹博士这样回应,“猫头鹰常飞到人类附近活动,但它是夜行动物,动作又快又轻,要看到并不容易。” 

  魅影般的武林杀手

  歪着圆脑袋,瞪着大眼睛,站在树影中,像雷达一样扫视着地面。一旦哪只倒霉的耗子露出些许行迹,就立刻悄无声息地飞扑而下,一击必杀,扯碎,吞掉。这就是猫头鹰。如此身法放到武侠江湖的世界里,稳稳妥妥是一等一的上乘高手。 

  “论飞行能力,猫头鹰在鸟类中并不是最出色的。”比高度,斑头雁能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比耐力,北极燕鸥迁徙可以横跨7.1万公里。而“猫头鹰捕猎、飞行过程中最大的特点是安静。”邹发生博士这样介绍道。 

  它之所以能够如魅影一般,来去无踪,至少得益于以下两个条件。 

  一方面,猫头鹰如隐士一般摒弃了华丽、斑斓外表的累赘。全世界所有的猫头鹰羽毛颜色都单调乏味,毛色和生活的环境相当接近。这让它们在夜幕的掩护下如同隐身的杀手。 

  另一方面,猫头鹰的羽毛十分特别。它的飞羽的末端具有特殊的钩状结构,可以将翅膀周围气体流动的声音减到最小,能为飞行起到“消声”作用。微小的扑翼声,多数情况下都能骗过猎物的耳朵。 

  同时,柔软、蓬松的羽毛能够有效减少飞行时的声音。邹发生博士捕捉、接触过不少的鸟类,而猫头鹰的羽毛令他印象最为深刻:“和其它鸟类不一样,它没有硬的羽枝,摸下去像棉花一样,是蓬松的。” 

  “这使它们的身体看起来比实际上要大很多。长耳鸮的翼展可以达到1米,但是体重却比一个橘子还要轻。”风靡世界的科普畅销书《动物趣闻》中这样描述。

  有杀气、有哲学

  在古代中国,猫头鹰因其叫声凄厉而被看做一种不吉祥的鸟。但正是这样,鲁迅先生对猫头鹰的形象有特别的理解。 

  沈尹默在《回忆伟大的鲁迅》中说,鲁迅“在大庭广众中,有时会凝然冷坐,不言不笑,衣冠又一向不甚修饰,毛发蓬蓬然,有人替他起了个绰号,叫猫头鹰。这个鸟和壁虎,鲁迅对于它们都不甚讨厌,实际上,毋宁说,还有点喜欢。” 

  北京图书馆藏有鲁迅于1909年前后的一本手订笔记本,这小本子的封面右上角是鲁迅先生自己手绘了一只猫头鹰。1927年,鲁迅先生出版杂文集《坟》,他自己又自作了一幅画作为封面,画的依然是猫头鹰。这幅图画曾经作为《坟》的扉页印于书中。 

  其实,之所以如此喜欢猫头鹰,鲁迅先生是以之自喻的。 

  在《且介亭杂文二集·序言》中他曾经写过:“我有时决不想在言论界求得胜利,因为我的言论有时是枭鸣,报告着不大吉利的事,我的言中,大家会有不幸的。”在《谈蝙蝠》中,他又说道,不要“欢迎喜鹊,憎恶枭鸟”,不要“只捡一点吉祥之兆来陶醉自己”。

  鲁迅喜欢猫头鹰,我想,猫头鹰也应该喜欢鲁迅。他们真的有点像。

  绝不装嫩扮可爱

  当然,有敏捷的身法还是不够的,出手的准确、犀利也是必需的。而猫头鹰那张圆圆的猫脸可不是为了卖萌、装可爱,其实这里藏着夺命的装置。 

  俗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正是来源于猫头鹰的形象。白天里,它在树枝上眯着眼睛睡觉。而一旦入夜,它巨大的瞳孔几乎占据整个眼眶,比人的眼睛的能见度要高出数倍。 

  它的眼球略成圆柱形,所以它基本不能转动眼珠,要靠转头来移动视线。猫头鹰颈椎的骨片比人的多,关节也多。多数可以轻松转动180度,而猫头鹰头部的转动范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70度。因此,猫头鹰不需要转动身体,都可以跟踪猎物。 

  “猫头鹰的捕猎更依靠它的听觉。”邹发生研究员指出,“它的脸部结构特别,犹如收集信号的雷达,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接收到声波,会传导到耳孔里。耳孔是一条很大的垂直裂缝,一直通到头骨的两侧。有时候它们是不对称的,一只耳孔比另一只位置高。 

  当一只猫头鹰在黑暗的环境中搜索猎物时,它对声音的第一个反应是转头,如同我们在听微小响动时侧耳倾听一样。但是猫头鹰并不是真正地侧耳倾听,它转头的作用是使声波传到左右耳的时间产生差异。当这种时间差增加到30微秒以上时,猫头鹰即可准确分辨声源的方位。 

  利用先进的技术,人们已经能对猫头鹰的行为作进一步研究。在国外,一些鸟类学家把仓鸮(猫头鹰的一种)放在全黑的房间里,用红外摄影设备观察仓鸮的捕鼠活动。实验做得非常巧妙。室内除了地面上撒一些碎纸条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实验开始时,鸟类学家把一只老鼠放进实验室,开始录像。从录像上发现,只要老鼠一踏响地面的碎纸,仓鸮就能快速、准确地抓获它。 

  另外,猫头鹰的爪子也十分独特,披了一层绒毛。与其它鸟类“前三后一”的爪趾不一样,猫头鹰的四个趾中,第四趾在需要抓取猎物的时候可以向后转动,变成“前二后二”的“钳子”状,能够迅速把猎物开膛破肚。 

  “猫头鹰性格凶猛,即便对庞然的人类有恐惧感,也会主动采取攻击。”邹博士谈到在野外与猫头鹰打交道的经历,“如果被它啄到手,疼痛过了也没有什么大碍,但要是被它的爪子抓到,就会被抓出很深的伤痕,皮开肉绽。”因此,他们每次行动都要做好准备措施,“我们接触猫头鹰时,都必须事先戴上厚厚的牛皮手套。” 



别拿好汉当宠物

  “对于人类,猫头鹰是一点害处都没有吗?”这位多年的鸟类研究专家想了半天,最终笑道:“我真的想不出来。” 

  在我国,所有的猫头鹰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个规定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制定,主要出于对它防治鼠害的考虑。”邹发生说,“有了这个规定,能够为惩治猎杀提供法律依据。” 

  “为什么现在农村里有抱怨老鼠多,就是因为它们的天敌少了。”邹发生博士说。有研究表明,在猫头鹰的食谱里,鼠类占比例超过80%。在产卵季节,一个饥饿的谷仓猫头鹰家庭可以吃掉超过3000只鼠类。 

  但是,猫头鹰受到的生存威胁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猎杀。一个猫头鹰家庭必须占有一定范围的领域,这样才能保证他们的食物来源。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无疑也侵占猫头鹰的生存空间。同时,“人造光源会干扰猫头鹰的正常活动。”邹补充道。 

  更严重的是,各种污染,特别是对鼠类的用药,会通过食物链进入、沉积在猫头鹰体内。即便直接受污染的猫头鹰没有致死,但他们所产的蛋外壳也会因此变薄,最终无法正常孵化。   时至今日,除了饿死、毒死、杀死,猫头鹰还要面对新的危险———被抓作宠物。

  据英国媒体报道,自从2001年《哈利·波特》在印度上映以来,不少民众纷纷跟风学习电影中的魔法师,饲养猫头鹰作为宠物。随着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野生猫头鹰遭到非法捕捉,当地的“哈利·波特”迷,在生日的时候,甚至要求以一只活生生的猫头鹰作为礼物。这种疯狂的举动,导致了印度的猫头鹰濒临灭绝。 

  11月3日,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公开指责电影《哈利·波特》的走红,让该国的野生猫头鹰数量不断减少,破坏了当地的动物生态平衡。他指出,“在印度,即使是城市中的居民,也会买一只猫头鹰送给他们的子女,这是一个不正常的奇怪现象。” 

  事实上,猫头鹰却不好养。它和人类昼夜颠倒,夜夜无心睡眠;它性格不羁、爱自由,即使是主人,轻易碰它们也会被啄。它爪子锋利,墙纸家具可要多灾多难了。 

  所以,奉劝诸位,别拿好汉当宠物。猫头鹰,真的是好样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什么汤圆,来喝酒!
世界上公认最危险的鸟排行榜前十
小个子杀手——非洲侏隼
史前杀手型巨鸟,疑是霸王龙后代,统治地球6000万年
世界上最危险的10种鸟 排名第一的食火鸡美丽而又危险
连云港发现8只濒危物种猴面鹰,小时候长得清凉,长大后长得败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