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伟大书法家赵孟頫的传奇一生
大家好!最近小编也是在家中对着字帖练一练书法,而在练书法的同时,想必就回去了解或者去学习某一种字体,而作者本人在练的就是赵体,也就是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赵孟頫写的一种字体,这种字体也是十分的优雅美观,在文坛有着极高的赞誉,在《元史》本传中就讲,“孟俯篆籀分隶真行草无不冠绝古今,遂以书名天下”。由此也可以看出他的出色,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讲一讲有关于赵孟頫的传奇一生,看看他为何被世人所赞赏。
赵孟頫是元代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至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封魏国公,谥号为文敏。不仅如此,赵孟頫的身世还有一些独特之处,那是因为他还是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员、书法家、画家、诗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从此看出,赵孟頫确实不是一般人,算下来,他也算是王公贵族之后,并且他也是受到元世祖、武宗、仁宗、英宗四朝的礼敬,可以说相当的有荣誉感。
而在我们练书法的时候,可能有时只一味的练他所写的字,而不知他所画的画也是十分的出名,例如《松雪斋文集》、《秋郊饮马图》、《松石老子图》、《秀石疏林图》等都十分有名气。他本人又是有着极高的文学成就,他从小就十分聪慧,读书过目不忘,下笔如风,在当官后更是博学多才,能诗善文,可以说是一位全才,在各个方面都有建树,而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在当时就已经算是名扬天下了。
可他的一生中,仕途也是较为如意的,我们都了解在古代读书人的出路便是做官,步入仕途,但赵孟頫不同,他历尽两朝,在南宋还未灭亡时,也就是当他在十四岁时,因其家中世代为官亦入补官爵,并通过吏部选拔官员的考试,调任真州司户参军,这可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了。但在南宋灭亡后,元朝的吏部尚书夹谷之奇举荐赵孟頫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可他辞不赴任,但之后,他却受到元朝统治者的重用,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觐见元世祖忽必烈,并让他位坐右丞叶李之上;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六月,忽必烈授赵孟頫为兵部郎中;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赵孟頫升任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赵孟頫外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大德三年 (1299年)八月,赵孟頫任集贤直学士、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二年(1309年),在杭州十年官江浙儒学提举任期已满,改任中顺大夫、扬州路泰州尹兼劝农事,尚未赴任,为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元仁宗)遣使所召;至大三年(1310年),朝廷召赵孟頫回京师,授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命与其他学士共同撰写祀南郊祝文;皇庆二年(1313年)六月,任翰林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十月,转集贤侍读学士、正奉大夫;延祐元年(1314年)十二月,升任集贤侍讲学士、资德大夫;延祐三年(1316年)七月,拜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用一品例,推恩三;延祐六年(1319年)四月,因管夫人病发,赵孟頫得旨还家,于二十五日离开大都;至治元年(1321年),元英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遣使到赵孟頫家中,命他书写《孝经》;至治二年(1322年)春,硕德八剌遣使趋吴兴问候赵孟頫,并赐礼物。六月十六日(7月30日),赵孟頫病逝,享年六十九岁。
说到这,我们可以看到赵孟頫在其官场上也是备受恩宠,而在他为官期间也是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比如唐棣、朱德润、陈琳、商琦、王渊、姚彦卿等,不仅如此,他的传世书迹也有许多,例如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雍古氏家庙碑》等。走过的来说,赵孟頫的一生的确是不一般,也难怪被称作“楷书四大家之一”,开创元代新画风了。好的,今天小编就先说到这,有感想的朋友可以留言分享,我们下次再见,谢谢的大家观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赵孟頫与鲜于枢墨迹合册三幅
揭秘:赵孟頫在元朝待遇如何?皇帝是他的迷弟
一篇文看尽赵孟頫的一生
康里巎巎[náo](1295年—1345年),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蒙古族(康里部),元代著名少数民族书法家。曾任礼部尚书、奎章阁大学士,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以书名世。书与赵孟頫、鲜于枢、邓文
人们常说的楷书四大书法家,官也做的很大!
元史[四库本] 卷三十一 ----- 卷三十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