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陆小曼:爱也好,恨也罢,一切终将归于尘土

作者: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原题:徐志摩与陆小曼: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当后人谈起民国女子的时候,通常就会说起林徽因、苏雪林、张爱玲、蒋碧微,也自然会把林徽因和另外一位才女比较,那就是陆小曼。

是啊,谁让徐志摩对这两个女子都是如此的着迷,且三个人之间有着那么多的爱恨纠葛。

林徽因和陆小曼都出身大家,甚是闺秀,从小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都颇具才华,且精通外语;两人都天生丽质,端庄典雅,看似一样的条件背景,却造就了两人往后截然不同的人生。

陆小曼一九零三年出生于上海,算起来比林徽因大上一岁。

父亲陆定原是财政部的赋税司司长,后来创办中华储蓄银行。说白了就是家里非常有钱,富养的起。母亲也是大家闺秀,从小对她言传身教,培养出她白富美的气质。

因为生过九个小孩前后夭折,最后只剩陆小曼一个,所以难免娇惯和纵容,给她最好的生活,让她受最优等的教育,这也使得陆小曼逐渐适应了奢华的生活,并最终影响了她的人生。

一九一五年,她就读法国圣心学堂,这是一所贵族学校,就读的都是权贵阶层的子女。陆小曼在这里可谓如鱼得水,她喜欢这种环境,再加上生性活泼长相丽质,梁实秋就曾夸她:

“ 面目也越发清秀端庄,朱唇皓齿。婀娜聘婷,在北平的大家闺秀里,是数一数二的名姝。”

她会钢琴、油画,还精通英文和法文,自然就成为学校里令人瞩目的一道风景,男孩子们都围在她身边,她也很享受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在他们爱慕的眼神中,她体会到了征服的快感。

对于这种美貌与智慧并重,气质与才华相行的女子来说,上帝总是眷顾的。

一九二零年,因为北洋政府急需一名女生接待外国使节,找来找去就到了圣心学堂,在学校的推荐下,陆小曼就被选中进入外交部担任外交翻译。

当时的外交总长顾维钧见到她不由得一阵欣喜。不得不说,她就是为交际而生的。举止大方,谈吐自如,不卑不亢的神情都给使节们都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在外交部的三年时间,她出入风花雪月场所,看到了纸醉金迷,也感受到了绅士的风度。

最重要的是她已经习惯了,她觉得生活就该是这样夜夜笙歌、潇洒自如,于是,她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女生陆小曼,而是名媛陆小曼。

而此时的林徽因,相比而言没有陆小曼那么多异性围绕,却也多了潜心书海的时间和精力。后来的两人在各自的领域获得不菲的成就,林徽因成为一位建筑师学者,陆小曼则在山水画上的造诣颇为深厚。

看过不少她的画,画中充满灵性又有飘逸之感,总会使人久久驻足,不愿离去。

女大当嫁,没多久,父亲陆定便为女儿物色了一位夫君。

此人名叫王庚,高大威猛、不失帅气,有军权,有前途,曾在美国西点军校学习,和后来的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是同学。

这样看来两人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

初次见面陆小曼没有异议,就此相识一月未到,两人便结婚了。噢,不对,应该是闪婚。

一九二二年,两人举行婚礼,各界名流纷纷到场祝贺,场面奢华至极。

陆小曼一时风光无垠,从此人称王太。

新婚燕尔日子过得也还算融洽,但长久相处却出现了裂痕。陆小曼眷恋风月场所,经常去跳舞会友,似乎忘了已为人妇。而王庚是军人出身,非常自律,对陆小曼的要求自然不会低。最关键的一点是他的工作非常繁忙,经常从白天忙碌到深夜。

这感觉就像是两人的生活轨道不在一条平行线上,一个早出早归,一个晚出晚归,长久一来自然会有矛盾。

再者陆小曼从小就孤傲、爱耍脾气,还说不得,一说就任性,王庚却也不是那种能受得气的小男人。这样一来两人婚后的相处自然谈不上和谐幸福。

而此时一个人也正落寞的要命,自己心爱的女人不告而别,最后竟和别的男人一起赴美留学,自己落得个离婚的收场不说,还背负骂名,正是郁闷,寂寞空虚不得意。

也许是上帝嫌这出戏不够热闹要加点料,让陆小曼和徐志摩两人来了段电光火石。

徐志摩和王庚有个共同的老师,那就是梁启超。而徐志摩爱的死去活来的女人林徽因还就偏偏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贵圈真是,唉,这都是命。

徐志摩这个人很会来事,在人前相当的活跃,颇有魅力,所以他和王庚倒也还相熟。

陆小曼生性活泼,甚得众人喜爱,徐志摩也乐于接近她。总之两人走的非常近,一来二去徐志摩倒也成了王家常客。

王庚也觉得徐志摩不错,再加上自己工作忙,没时间陪陆小曼出去逛,就经常让徐志摩带陆小曼出去玩。也因此,徐志摩经常和陆小曼独处。

他们一起游长城、逛天桥、喝茶、赏红叶,做的都是非常惬意浪漫之事。

孤男寡女,一个满腹才学写的一手酸溜溜的情诗,一个生性浪漫学得一身曼妙的舞技,两人简直相见恨晚,不擦出点爱的火花才有鬼。

只是王庚却还浑然不知,悲乎。后来集结出版的《爱眉小札》就是他们热恋时的情书往来,陆小曼就是徐志摩的龙儿,也是够腻歪人。

“龙,我的至爱,将来你永诀尘俗的俄顷,不能没有我在你的最近的边旁,你最后的呼吸一定得明白报告这世间你的心是谁的,你的爱是谁的,你的灵魂是谁的!龙呀,你应当知道我是怎样的爱你,你占有我的爱我的灵,我的肉,我的整个儿!”

“摩!快不用惆怅,不必悲伤,我们还不至于无望呢!等着吧!我现在要去寻梦了,我知道梦里也许更能寻着暂时的安慰,在梦里你一定没有去海外,还在我身边低声的叮咛,在颊旁细语温存!”

感情一旦有了,想刹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更何況这墙角挖的还不地道。两人都陷入到痛苦之中。

藏着掖着也不是个事,纸终究包不住火。

终于有一天,阴差阳错,王庚看到了他们两人来往的信件,写的暧昧至极,当时王庚就甩袖子走了,后来便去质问陆小曼。

这样一闹这点事便也放到台面上来。

既然见光了,那也不能就这么死吧,好歹也要过把瘾。徐志摩和陆小曼性格都一样,有点偏执加自由主义,这跟现在的年轻人胡闹实则是一样。

当年别人劝徐志摩不要和张幼仪离婚,可他还是离了。陆小曼也是反叛至极,别人越是阻挠,他们就偏要不顾一切的在一起。

仿佛只有这样才算的上是真爱。

“ 志摩和小曼的一段浓情,若在进步的社会里,有理解的社会里,这一种事情,岂不是千古的美谈?忠厚柔艳如小曼,热烈诚挚若志摩,遇合在一道,自然要发放火花,烧成一片了,哪里还管得到纲常伦教?更哪里还顾得到宗法家风?当这事情正在北京的交际社会里成话柄的时候,自己就佩服志摩的纯真和小曼的勇敢,到了无以复加。”

这话还是郁达夫说的精妙,虽说郁达夫最后也失去了王映霞,这都什么糟心事。

后来王庚把陆小曼送回了北京,自己也为了冷静,一下跑南京去了。他天真地以为冷却一段时间,陆小曼会忘了徐志摩,再回到他身边。即便不能,他也希望能冷处理,不要弄的沸沸扬扬人尽皆知。

毕竟,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

徐志摩和陆小曼算是异地不能相见,两人都难熬相思之苦,只能通过信件来缓解。

后来,徐志摩出国看望泰戈尔。临走之前,陆小曼不顾一切的去践行。

那晚,她喝的伶仃大醉。

他一走,就意味着她要一个人承受家庭和世俗的压力,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是醉,我只是难受,只是心里苦。

徐志摩走后,这段三角恋也就这么僵持下来。

最后还是王庚打破沉默,他写了封信给陆小曼:

“ 如念夫妻之情,立刻南下团聚,倘若另有所属,决不加以拦阻。'

王庚心里还是万分想要挽留陆小曼,希望她能够回来,自己还会不计前嫌,一如既往地对她好。

可是这一次他想错了。

陆小曼不是普通女孩,懂得知错就改。她的任性注定了她不会回头,只会不顾一切却寻求解脱之法,然后头也不回地奔向徐志摩的怀抱。

之后,陆小曼发电报召徐志摩回来。两人许久不见,更是坚定了要在一起的决心,无论风雨,不再顾及世俗眼光。

可王庚还在呢,这事必须得他点头才行。

两人很快开始行动起来,胡适替徐志摩劝说他的父亲徐申如,好友刘海粟去劝说小曼的母亲吴曼华,就连泰戈尔听说后都鼓励他们为爱奋斗。

“真爱不是罪恶,在必需时未尝不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来争取,与烈士殉国、教徒殉道,同是一理。”

最后,本就愧疚的二人请了中间人刘海粟在功德林摆上一桌,大家各自把态度表明。

刘海粟在桌上说自己很反对封建的包办婚姻(他自己就是跳离了包办婚姻自由再婚),而徐陆二人自由恋爱,打破了旧俗,得到了幸福,可喜可贺。

这话让在旁的王庚听得很不舒服,最后出于礼节,干了一杯就撤了。

想想也对,徐志摩拐了自己的老婆不说,现在还请别人劝说自己成全他们。要是不离婚还反倒是自己的不对,真是怪哉。

这样一来,王庚更是没有松口:你们这帮人实在欺人太甚。

王庚的态度让陆小曼很是着急:你倒是给句话啊,刀总悬在脖子上这算怎么回事啊。

当然,即便这样,这期间她也没少跟徐志摩鸿雁传书,打情骂俏。

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王庚终于对陆小曼说:

“ 我想了很久,既然你跟我在一起不快乐,那么我们只有分开。其实我还是爱你的,所以我整整考虑了两个月。这两个月,也是让你想清楚,你是否和志摩真的合适。”

我要是个女人,也会被王庚的这段话感动到,他放下面子选择成全,只为了让自己爱的女人得到幸福。

陆小曼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她没有说话,反倒痛哭了起来。

陆小曼谈不上爱这个男人,可这个男人包容她,也给了她最好的生活。

他虽然没有徐志摩会玩浪漫,却让人感到很踏实,是那种能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男人。可如今自己就要离开他了,他就要失去自己,就像冷不丁的被扎了一下,她的心突然就疼了。

成全的背后是他背负的酸楚和孤独,陆小曼怎能不知道,又怎会不流泪。

成全,也是一种爱。这是一种割舍了自己,放弃了念想的爱。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温馨浪漫,只是默默地看着你离开我,奔向你以为温暖的港湾。

这种爱,比热烈来的厚重,比温情来的割心。

王庚是个军人,儿女情长虽说不如徐志摩会来事,但心中有数。军人的果断和忠诚注定他只能用风度让心爱的女人离开,强留亦是自己的痛苦。

当时如果王庚效仿中世纪欧洲的绅士们,和徐志摩来一场爱的决斗,可能徐志摩就要变成中国的普希金了。即使不这样,他要是一个冲动拿枪崩了徐志摩也难说。毕竟拿笔的干不过拿枪的,可这些他都没做,不得不说,挺爷们。

办完离婚手续的时候,王庚对徐志摩说:

“ 我们大家是知识分子,我纵和小曼离了婚,内心并没有什么成见;可是你此后对她务必始终如一,如果你三心二意,给我知道,我定以激烈手段相对。”

激烈手段相对,这几个字听得徐志摩不免浑身发冷,心中难免畏惧。

后来他们结婚时,王庚还送去一份贺礼。

能做到此,是为仁至义尽大丈夫也。

此后的王庚经历了人生的沉浮,一九四二年四月,于开罗病逝,葬于开罗市郊英军公墓,年仅四十七岁。

因为离婚后没有再娶,亦无子嗣。

所以说,离婚对他来说还是难以释怀,他至始至终都爱着陆小曼,这份爱又是如此的厚重。

王庚这关算是过了,接下来却更麻频。

徐志摩家里压根就不同意他们的这段姻缘,徐家至始至终就只认张幼仪是儿媳。尽管离了婚,徐家还是收她为干女儿,来往徐家自如,还帮徐申如打理家产,俨然不是外人。

徐家人对陆小曼的印象极其不好,认为她浪荡奔放,不像是会过日子的人。

徐家也算海宁望族,这种事面子还是要顾及的。之前因为徐志摩追求林徽因而和张幼仪离婚已经闹的很不光彩,如今再要娶陆小曼,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的。

哪怕是不与张幼仪复婚,退一步娶凌叔华都可以,但偏偏娶陆小曼就是不可以。

一时间,又是风云再起。

最后徐父去问张幼仪的意思,她点了点头,同意了。

当年徐志摩为了林徽因和她离婚,她同意,如今徐志摩另取陆小曼,她也点头。到头来最爱徐志摩的,只有她。

不过,虽然有张幼仪的同意,但家里还是开出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的条件:

一、结婚费用自理,家里概不负担;

二、婚礼必须由胡适作介绍人,梁启超证婚,否则不予承认;

三、结婚后必须南归,安分守己过日子。

徐志摩全部点头同意。

唉,这一关总算闯过来了。

一九二六年七月初七,中国传统情人节,大婚举行。

尽管没有当年与王庚结婚时的奢华,倒也算的上是宾朋满座。

在婚礼上,作为证婚人的梁启超却是颇为厌烦,虽然他是徐志摩的老师,但在他与陆小曼结婚这件事情上,还是有点反对的。所以,这证婚词也说的犀利:

“ 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致离婚再娶。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痛自悔悟,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次是最后一次结婚!”

这哪是证婚词,简直就是戒告词,想必二位新人当时就听的浑身打颤直冒冷汗了吧。

不管怎么说,两人也算是排除万难走到了一起。

这新婚嘛,好歹也是明媒正娶,总得跟着夫君回趟家里见公婆。

但在徐家,陆小曼可算尝到了小媳妇的不好当,当然很多也是她自己的问题。比如她喜欢撒娇,剩下半饭碗,就赖皮地推给徐志摩吃。要上楼休息了,就撒娇让徐志摩抱她上楼,在徐家这段日子,大概是怎么能撒娇怎么来。

我们现在看来,这只是小夫妻之间的情趣,卿卿我我那也正常,可这场合不对。就比如你带女朋友回家吃饭,你妈妈辛苦做好饭菜,大家准备吃了,你女朋友说别动,我先发拍照发朋友圈,估计你妈妈也得嗯哼一声。

这下徐家父母看不下去了。

儿子被这个女人治的服服帖帖,举止还这样的轻浮,更加气愤。越发想起张幼仪的好,当即高下立判。

陆小曼也看出了这种不友好,心里也只想着无所谓,反正是跟你们的儿子过日子,忍着就是。

后来终于为了避战乱,他们回到了上海。

回到花花世界的陆小曼可谓是蠢蠢欲动,她觉得这才是自己的生活。

十里洋场歌舞升平,她摇身一变又成了名媛陆小曼,而不是徐太太。首饰、包包、衣服这些都要名牌不说,跳舞、会友这些开支也不能少。

这下就苦了徐志摩了,要知道自从家里断了供给之后都得靠自己去挣,她这样挥霍迟早要玩完。

根据张发财的说法,陆小曼一个月花销折合人民至少要二十五万,还得算是节约的过法。

这可是天文数字,搁在现在也够呛,比剁手党还狠。

很明显徐志摩不是巨贾不是权贵,只是一个读书人,只能不断找兼职、写稿,甚至卖古董,才勉强养的起她。自已穿得破破烂烂,吃的清清淡谈,可陆小曼花起钱来,却一点都不心疼,就跟天上掉下来的似的。

可没办法啊,尽管婚前告知过陆小曼,不要追求太过奢华的生活,自己不想把她养成宠物。可只是说说而已,撒娇卖萌徐志摩怎挡得住。

照理讲,两人这么相爱,婚后生活应该过得甜蜜而幸福。实则不然,这次,结婚成了爱情的坟墓。

“ 志摩是浪漫主义诗人,他所憧憬的爱,是虚无缥缈的爱,最好永远处于可望而不可即的境地,一旦与心爱的女友结了婚,幻想泯灭了,热清没有了,生活便变成白开水,淡而无味。

志摩对我不但没有过去那么好,而且干预我的生活,叫我不要打牌,不要抽鸦片,管头管脚,我过不了这样拘束的生活。我是笼中的小鸟,我要飞,飞向郁郁流苍苍的树林,自由自在。'

这是婚后陆小曼写给王映霞信里的话,可谓一针见血。

这点她就没有林徽因明白的早,当年她就知道徐志摩喜欢的并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他臆想出来的林徽因,一旦得到将不会珍惜。

现在陆小曼明白过来又能怎样,难道又要离婚吗?

她没有选择离婚,而是又遇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陪伴她后半生,供她吃喝玩乐的男人。

他叫翁瑞午。

翁瑞午也是名门之后。

他内功了得,能空手劈砖,一劈一个准,不去卖艺实属可惜。他还精通医术,在推拿这细分领域,有妙手回春的功效,搁在现在也算是位手艺人。

他和陆小曼就是这么认识的,陆小曼身体一直不好,就请他来看看。几次之后效果不错,陆小曼很是受用,徐志摩也非常感激。

从此之后,陆小曼和翁瑞午就越发熟悉起来。翁瑞午性格很好,还精通艺术,于是他们之间常有罗襦半解、妙手抚摸的机会。

后来为了缓解病痛,在翁瑞午的建议下,陆小曼开始吸食鸦片。

这东西瘾很大,而且吸的人最后会萎靡下去。她和翁瑞午两个人,就这样经常一起横躺在客厅的烟榻上,隔纱并枕,吞云吐雾。

这就跟现在的人躺在沙发里不断刷微博,玩微信是如此相似,着实不雅。

后来就有人说闲话了,毕竟街头大妈在哪个年代都是不缺的,陆小曼倒也坦然面对,直接说道:

“ 夫妇的关系是爱,朋友的关系是情。罗襦半解、妙手摩挲,这是医病。芙蓉对枕,吐雾吞云,最多只能谈情,不能做爱。”

这算是把她和翁瑞午的关系定格在情字,不能突破爱的禁区。

其实陆小曼之前是有堕过胎的,时间大概是在与王庚离婚那会,还因此留下了后遗症,自此无法生育。

徐志摩心里自然不好受。我在外面累死累活的,你却在烟塌上和别的男人吞云吐雾,心里哪能不气?可这也没办法,这毕竟是自己心爱的女人。

他似乎看到了因果轮回,当年他从王庚那里挖的墙角,眼看着又要被别人挖去了。这是何等的讽刺。

徐志摩要去北京任教了,陆小曼心恋上海,死活不肯去,徐志摩也只好作罢。

无奈的徐志摩只能不断往返于北京和上海之间,不为别的,只为给她送钱。

次数多了,他也心生倦意,内心慢慢麻木。对世俗幸福,他再也向往不起来。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陆小曼叫徐志摩赶紧送钱来。知道她是为了吸食鸦片,徐志摩回来也高兴不起来。他觉得不能再这样由着她,要不然自己不累死也得气死。

见面之后两人终于吵了起来,最后还动了手。

“ 当时小曼不听劝,大发脾气,随手把烟枪往徐志摩脸上去,志摩连忙躲开,幸未击中,金丝眼镜掉地上,玻璃碎了。”

郁达夫后来回忆说,两人矛盾激化,彼此都需要冷静。

十九日,徐志摩毅然决定搭乘邮政的飞机回京。尽管之前他还写信给陆小曼说徐州有大雾,头痛不想走,准备返沪。但也许是命中注定,他最后还是踏上了飞机。

这一走,既是永別。

中午十二时半,飞机在济南党家庄附近触山爆炸,机毁人亡。

那一年,徐志摩三十六岁。

陆小曼也才二十六岁。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日夕祸福,无论是因为林徽因的邀请,徐志摩匆忙赶回北京导致丧命,还是因为陆小曼那晚的行径导致他心灰意冷,才决定趁早回京遭到不测,这些都是推脱之词。只能说他命中注定有这么一遭,只是运气不好没躲过而已。

“ 苍天给我这一霹雳直打的我满身麻木连哭都哭不出来,浑身只是一阵阵的麻木。几日的昏沉直到今天才醒过来,知道你是真的与我永別了。”

悲痛之余,她在书桌前写道:

“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结无绝期 ”

爱也好,恨也罢,随风飘飘,一切都将归于尘土。

早在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的时候,作为证婚人的梁启超事后写信给他的女儿梁令娴,信中写道:

“ 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的事,就是去替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赓的夫人,与志摩爱上才和王赓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志摩找到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将来痛苦会接踵而来。所以不惜声色俱厉地予以当头棒喝,盼能有所觉悟,免得将来把志摩弄死。

我在结婚礼堂上大大地予以教训,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不失色,此恐为中外古今未闻之婚礼也。”

没想到,梁启超一语成谶,不幸言中。

徐志摩走了,可日子还得过。虽然不再出门交际,但抽鸦片也是相当大的一笔开销,没有了志摩,这钱哪里来?也只能是翁瑞午了。

此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都是翁瑞午陪着她度过。翁瑞午去世之后,他的女儿也来这里照顾她,也算是晚年有所慰藉。

她与翁瑞午约法三章:

不许他抛弃发妻。

两人不正式结婚。

就保持这样的关系。

她自己说对翁瑞午没有爱情,只有感情。

如果说年轻的时候,翁瑞午是迷恋她的美色才供养着她,可到后来,她人老珠黄、萎靡不振,一口牙齿脱落得精光,他也没有放手。他变卖古董家产,后来靠女儿从香港寄来的钱,就这么一直养着她,直至他去世为止。

他们的确没有爱,只有情。就像两个相依为命的老友,割舍不掉又相互依偎,不求名分不求其他,只是彼此这么搀扶着。

这份情,也算得上宽广。

一九六一年,翁瑞午逝世。

这个陪伴她二十余年的男人还是走了。

晚年的陆小曼基本闭门不出。

在一九六五年晚春的时候,她对旁边的人说,最近常梦见志摩,自己和他快要重逢了,还看到了王庚,梦见王庚和志摩两个人在那个世界还没有和解。唉,算了,随他们闹,反正“我”也快要去了。

一九六五年四月三日,陆小曼逝世于上海华东医院。

时年六十三岁。

行将就木之时,旁人问她还有什么事情要托付去办的,她说只是希望能与徐志摩合葬。

但最终因为徐志摩与张幼仪的儿子徐积锴不肯同意,这事未能成行。

最后陆小曼葬在了苏州东山华侨公墓。

我曾经去看过她的墓,墓碑荒凉,上面有一张她年轻时候的照片。

那时候的她,笑容灿烂,笑靥如花。犹如那四月的风,拂过脸颊。

我站在她的墓碑前,突然感到无法言语。荒凉的山丘、丛生的野草,生前的她是那样的张扬热烈,如今却静静地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安眠,一切都归于尘土。

不知道她的人走过,这是一座极其普通的墓,知道她的人走过,这是一段往事一首歌,一部电影一本小说,一场疯狂的淡忘的述说。

忘了吧,愿世人都忘了吧

她这一株彼岸花

她静静的开在这荒芜的山上。

她的美

她的孤芳

她自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志摩与陆小曼: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与人同居30年,面对质疑她却说:志摩不会怪我
世人都认为是陆小曼害死了徐志摩,陆小曼却痛斥林徽因才是凶手
徐志摩母亲临终前说了一句话,陆小曼羞愧不已,再未踏进徐家!
《我等候你》——人间四月天(手风琴)
徐志摩爱的到底是陆小曼还是林徽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