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蒂尕字汉阳

浮躁戾气不可取
急功近利实荒唐,背水一战勇担当。
潜心尽气内功练,脚踏实地奋发强。
吹嘘奇谈不要讲,韬光养晦实力藏。
民富国强叫幸福,常恒妖灭自兴邦。


注:1. 浮躁。指急躁,不沉稳,引证解释指轻浮急躁。语出《晋书·应詹传》:" 玫浮躁有才辩,临漳人士无不诣之。"戾气,指暴戾带有杀气的意思。即一种残忍,凡事要做得狠,偏向走极端的一种心理或风气。浮躁戾气离幸福只会越来越远。

  2. 韬光养晦"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其序中有"圣人韬光,贤人遁世"一句。《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韬光逐薮,含章未曜"之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一系列思想,是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的“特殊时期”提出来的。当时中国面临“怎么办”“向何处去”等尖锐问题急需回答,邓小平就此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对策。虽然有些是直接为应对当时的严峻形势而提出的,譬如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等。但决不能将邓小平丰富的斗争经验,高超的谋略艺术,和陆续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说成是“局部性策略方针”,只是应对特殊形势的“权宜之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特别推荐】付江红|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
邓小平思想一直到今天都是指导我们国家发展最可宝贵的思想,其中比较
心若有光,心便不在长夜
韬光养晦的典故与策略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
邓小平思想的灵魂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