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寒易除,一湿难祛,湿气重怎么办?

随着全国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的普及,很多人对中医药知识有了一些基本认识,了解了一些基本专业术语,气血虚、肝郁、脾虚、湿热……也知道黄芪补气、当归补血、茯苓可以祛湿、姜枣汤可以驱寒……

入夏后,“湿气重”也被经常提到。中医古话云:“千寒易除,一湿难祛。”说明了治疗湿气的困难性。

一、何为湿

首先了解一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气是自然界中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

如果在气候变化过程中某一气出现太过或不及等变化,导致人体发生疾病,中医学便把这种不正常的气,成为“淫”又称“邪”。

中医学称机体内正常水液的为津液,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津液在其自身的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的代谢产物通过汗、小便等方式不断地排出体外,使机体各脏腑的气化活动正常。

如果津液代谢的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便会产生湿邪。

二、湿邪的特点及表现

1、湿性重浊

湿邪犯表,头昏沉,身困,总有一种躺着比坐着舒服的感觉;若湿滞经络,流注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若湿入下焦,则小便浑浊、大便溏,甚至妇人带下粘稠腥秽等。

2、湿性粘滞

可以用“如油入面、难解难分”形容湿的粘滞,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湿病症状多粘腻不爽,如患者表现为小便不畅,大便粘滞不爽等;二反映在病程上,迁延时日,缠绵难愈,如风湿病、湿温病。

3、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湿邪粘滞,留滞于脏腑经络,常常阻遏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次数多,不成形,粘马桶溏等症状。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性类水,水性就下,且其质重浊,故湿邪有下趋之势,易于伤及人体的阴位。

三、引起湿邪的原因

“没有内鬼招不来外邪”,即脾胃虚弱和外感六淫之邪是产生湿邪的重要因素。

《黄帝内经》云:“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中医学认为,脾喜燥恶湿,湿属于阴邪,易引起脾胃虚弱。

此外,夏季阳气最盛,人体中的阳气此时最易发散,体内阴寒偏重。再加上夏季人们偏爱寒凉,致使脾胃容易生病。脾主运化水湿功能减弱可加重湿邪。

四、如何祛湿

“治湿不治脾,非其治也”。中医学认为脾属土,湿为水。五行学说有脾克水。所以祛湿原则即健脾祛湿。

1、调理脾胃功能,从而加强脾运化水湿的的作用。常用的方剂有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等。 

2、利湿泄浊。利湿药物可以使体内湿气通过汗液、小便排出体外。常用的方剂有平胃散、三仁汤、升阳除湿汤等。 

3、 饮食清淡且易消化,少进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以减少对脾胃的伤害。减少在空调室内的时间。 

4、中医学认为:思伤脾,心脾为母子关系。若思虑过度,首先会伤及心神。继而母病及子。所以应该保持良好情绪,少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中医对湿邪的认识
风寒暑湿燥火
湿气在,百病害!湿气无,百病除!深度解析湿气、3招祛湿法
“久湿入络”理论初探
脸油,湿疹,白带异常,胃口差,湿气重怎么办?一个秘方搞定
湿邪粘滞难除,最佳祛湿六月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