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北京,一路与“智慧”同行
userphoto

2023.03.30 上海

关注

年来,北京智慧交通发展不断提速,从首都机场线启动全国首条全场景 “智慧地铁”示范线建设,到地面公交实施区域智能调度;从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平台)发布2.0版计划,到城市交通指挥调度实现智能分析,智慧手段已经成为服务绿色出行的重要推动力。

交通科技加快应用,智慧助力绿色出行

交通运行自动分析、绿色出行精准服务

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也被叫做TOCC。在位于西三环的TOCC指挥大厅,巨大的屏幕上可以显示城市道路、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等全行业的实时运行情况。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主任徐海辉说,和传统监测依靠人眼看、人脑想不同,这里的值守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交通运行分析就能自动完成。

徐海辉:“现在有28万路的道路视频,一些摄像头还具备前端感知能力,对路上拥堵的情况、路段的异常事件,提供主动的、智慧的预判和预警。通过智慧判断就可以将拥堵情况传回给指挥中心,我们的指挥员会将这些事件传送给交管部门、公交集团、地铁公司等单位,共同的联动处置和协同调度。”

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指挥大厅/市交通委提供

工作人员进行交通运行态势研判/市交通委提供

这个过程,离不开智慧手段的助力。海量交通数据通过自动分析后,生成路况信息,通过各类交通APP和微博、微信等平台对外发布。家住北五环外的市民李先生,早就习惯了每天早晨出门前拿出手机,根据交通实际情况选择出行方式。

李先生:“开车的时候我都能通过比如说微博,知道哪条路比较拥堵,可以选择哪条路线绕行;我等公交的时候,可以通过软件,知道车到我这儿还有几站,非常方便,不用在公交车站那再等了。”

通过微信平台市民可随时获取道路运行情况/微信号截屏

交通部门通过微博发布突发事件处置进度/微博截图

可以说,TOCC已经是北京交通的“最强大脑”。今天的TOCC已经可以对未来交通运行趋势的预测和预警,在节假日、特殊天气日、开学日等重要时期,鼓励市民采用公交、地铁等绿色方式出行。北京市交通委科技处处长葛昱介绍,2019年,北京推出全国首个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也就是MaaS平台,实现绿色出行一站式服务。

葛昱:“北京MaaS平台整合了公交、地铁、市郊铁路、步行、骑行、网约车、航空、自驾等全品类交通出行服务,向市民提供门到门的出行全过程规划服务,其中一体化出行规划、公交车到站预报、公交地铁拥挤度查询、全程引导和下车提醒等服务,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今年我们将启动北京MaaS 2.0阶段的建设,重点优化以'轨道+’为核心的城市出行导航服务,完善城际出行导航服务。”

百度地图MaaS平台内集成实时公交功能/APP截图

“黑科技”让地面公交更有吸引力

除了城市交通指挥调度,公共交通运营企业也在用科技赋能,为绿色出行提速。在天通苑北交通枢纽的公交区域智能调度中心,调度员正实时关注所辖线路的运营情况,并利用智能调度系统进行远程指挥。北京公交集团客一分公司天通苑区域智能调度中心主任苏里说,使用智能平台的调度效率可以大幅度提升。

苏里:“智能平台上每条线路都有模拟的线路图和实际的走向图,区域调度员通过卫星定位,及时了解车行驶到什么位置。如果车辆长期不动,调度员会打开车内的摄像头,了解道路的情况和车内的情况,途经的线路可以跨线来支援这条线路。当班调度员也可以通过车辆满载度的提示,及时从场站缩短发车间隔,缓解某一个站台或某一条线路的拥挤度。”

天通苑北公交区域调度中心/北京公交集团提供

调度员通过智慧平台实现远程调度指挥/记者拍摄

公交集团运营调度指挥中心业务主管靳晨介绍,从过去单一线路、单独编制行车计划,到今天跨区域、跨线路统筹使用运力,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已经成为提升地面公交运行效率的“新武器”。

靳晨:“把原来分散在700多处公交场站的单个的调度单元整合到了41处区域中心内部,一共有387个调度台,支撑1200余条常规线路的日常调度指挥工作,调度指挥的集成度大幅提升。在这种模式和体系下,统筹编制行车计划,实现了在高客流的区段,运力做到精准投入,通俗说就是把我们的运力用在'刀刃上’。”

北京公交集团运行调度指挥中心/北京公交集团提供

公交车进站信息在站台上实时显示/北京公交集团提供

公交集团信息科技部高级业务主管崔玺表示,通过安装车载一体化终端设备,北京公交已经实现车辆状态实时监控和运行分析。

崔玺:“完成了2.3万部运营车辆车载终端的换装,在525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驾驶员的异常行为分析设备,在6500辆公交车上安装了主动安全预警系统。构建了从出行前、候车时、乘车中一直到目的地的全过程公交出行的数字化信息服务体系,在主要站点也建设部署了电子站牌,实现公交出行的更加智能。”

北京公交的电子站牌/北京公交集团提供

公交车内安装的智能车载一体化终端设备/北京公交集团提供

智慧轨道交通成果加快落地应用

截至目前,北京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已达807公里。不断扩大的线网规模,给智慧交通在地铁领域发挥效能提供了更大舞台。北京地铁运营公司副总工程师魏运说,今年2月,首都机场线启动全场景智慧示范线建设,市民乘车体验将进一步改善。

魏运:“机场线首次在全世界建立了一个最大规模的非暴露空间的北斗定位体系,能够实现定制化的去查询线路的状态信息,包括满载的一些信息和路线的一些规划,提升乘客进站的效率,未来实现我们对进站的完全无感化。”

运行中的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列车/来自网络

超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高效运输与安全服务关键技术实验室/记者拍摄

地铁17号线南北方向贯穿北京东部城区,列车最高运行时速可达100公里。京港地铁技术工程经理李翀介绍,为提升车辆控制能力,这条线路应用了超高速无线通信技术,也就是EUHT技术。

李翀:“EUHT技术可实现地面设备与车辆之间的无线传输功能,相当于在地铁车厢与地面之间拉了一条看不见的光纤,将车厢高清视频监控连续不断地向地面传输,实现远程视频实时监控。还将进一步探索列车控制和列车运行状态监测功能,为乘客提供更便捷、更舒适的出行体验。”

地铁17号线列车显示屏可呈现多种服务信息/来自网络

地铁17号线列车应用机器人进行列车巡检/记者拍摄

为服务2022年北京冬奥会首钢赛区赛时交通出行,地铁11号线率先建设了西段,也就是冬奥支线。京投轨道交通技术研究院电气部部长吴君表示,线路可以实现车辆“虚拟编组”运行,提高不同客流状态下的运输效率。

吴君:“冬奥支线智能列车搭载了一体化控制平台,应用了虚拟编组控制技术,区分于我们机械的硬连挂,能够使编组更加灵活。低客流的时候4辆编组运行,在高客流的时候可以4+4的虚拟编组进行运行,提升整体的运输组织效率。”

地铁11号线西段列车的综合信息显示屏/记者拍摄

北京地铁11号线西段工程示意图/市轨道公司提供

科技助力交通发展

智慧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服务市民绿色出行的重要手段。目前,北京交通信息化、数字化还处在起步阶段,不同领域的数据平台还没有完全融合。北京城市智行信息技术研究院院长沈立军建议,应该建立全出行智慧交通系统平台。

沈立军:“数据是比较分散的,整体的管理也是比较分散的。比如说交警可能建立一个监测平台,然后交通系统又建立一个智能调度平台,都是独立分散的,缺少一个整合的平台进行数据的共享和应用。再一个就是现在规范体系的建设,在智能化、信息化、各种各样的安全技术、应用技术来讲,相对也是缺失的。”

北京公交集团运行调度指挥中心/北京公交集团提供

北京市轨道交通指挥中心/记者拍摄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分院院长助理伍速锋认为,智慧出行和信息化服务要进一步树立用户需求和问题导向,坚持以人为本。

伍速峰:“软件先于硬件,以场景驱动应用。大而全的系统作用非常有限,深度不够。系统要发挥作用,应用场景很关键,要通过数据和算法来辅助出行者、管理者作出科学的决策。智慧出行新模式的本质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手段,打通人、车、路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需求引导,通过技术措施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北京地铁微信平台可以查询线路满载情况/微信截图

北京交通APP内集成多种服务功能/APP截图

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主任徐海辉介绍,今后,随着智慧手段不断迭代,提供给市民的交通信息也将从单纯的道路拥堵向综合交通预测转变,涵盖日常出行的所有方式。

徐海辉:“包括公交的拥挤度、地铁的舒适度、停车诱导等等,我们想提出一个具有代表意义的、能够为市民服务的一个指标,给我们广大市民推出出行指数是怎样的,公共出行体验度是怎么样的等等一些综合性的指标和指数,提供更精准的预报预测服务。”

北京智慧交通建设路线图/来自网络

北京市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信息服务部部长李静表示,未来,依托最强“交通大脑”,一部手机就可以搞定所有出行环节,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个性化出行服务。

李静:“大家现在出行的距离和出行的模式选择越来越多,出行的方案不仅仅是制定一个目标。自己的出行是效率第一,还是舒适的,还是经济的,我想省钱的,也可能是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未来结合我们的资源和技术的探索,为公众提供全出行链的一体化出行服务。”

北京全自动驾驶轨道交通列车实验平台/记者拍摄

智慧赋能、绿色出行对首都市民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着力落实慢行优先、公交优先、绿色优先的发展理念,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立体化现代化城市交通系统,力争到“十四五”末,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

北京轨道交通首都机场线智慧示范工程监控平台/记者拍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海信AI智抓智能交通“七寸”,智慧城市让堵车成为历史
汇聚全球智慧 看各国如何求解堵城之困4-堵车,北京交通,车道,交通拥堵,多伦多,顺风车-安徽...
AI奇迹!滴滴一年提供打车74.3亿次!交通事故率远低行业平均水平
北京将试点多种出行方式联动预约
启迪之星(北京)|“打造智慧出行的大平台,为智慧交通赋予更大的能量”启迪之星(北京)CEO俱乐部智慧...
从出行数据看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生活:北京人真悲催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