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小吃
userphoto

2023.10.23 上海

关注

生煎 / 小笼 / 馄饨 / 冷面 / 锅贴

葱油饼 / 粢饭团 / 排骨年糕 / 软蛋饼 / 米饭饼

上海人从小吃到大,早餐餐桌当之无愧的C位,提起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小吃,这份殊荣“生煎”必定榜上有名!在上海,生煎又叫“生煎馒头”,家喻户晓,老少皆宜,百年生煎店都能找出好多家。生煎还和四川火锅共同登榜了“福布斯全球必吃榜”,地位不容置疑。在上海还有清水派和浑水派2大帮派,面皮也有是否发酵之分,堪称沪上最讲究的小吃之一。

清水派生煎鼻祖  大壶春 

始创于1932年的“大壶春”,是清水派生煎中当之无愧的长辈。肉馅是独家配方,因为不加肉皮冻,所以肉馅紧实,不会有汤汁渗出。全发酵面皮,外皮偏厚但口感细软,而且浸满肉香,越嚼越有味。非物质文化遗产、米其林必比登推荐、中华名小吃……享誉无数的大壶春,老中青三代皆爱。时至今日,依然可以算是上海传统生煎的教科书范本。

上海小笼馒头,有朋友说是可以品尝的“上海方言”,也是“活着的”百年非遗。相比生煎锅贴的烟火气,小笼的温柔总让人心头一暖。汤白味咸、肉馅不加姜丝是上海小笼的特点,再搭配嫩姜丝和清爽的镇江醋,老灵额。 鲜肉最是传统,包上蟹粉、蟹黄、蟹膏又变得颇为精致考究,百变的小笼,不变的偏爱。

上海小笼的传奇  南翔小笼 

小笼的起源说法颇多,但最多被提及的莫过于南翔小笼,相传同治十年,日华轩老板黄明贤另辟蹊径,把店中的大肉馒头由大改小,重馅薄皮,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南翔小笼。虽然褒贬不一,但南翔小笼确实是上海小笼的传奇,清代传承至今已是第6代,是上海小囡记忆中老城隍庙的味道。

馄饨在上海餐桌的地位,犹如饺子之于北方人。在上海分大馄饨和小馄饨,但区别可不只是大小之分,一个重馅一个重皮,也是相当讲究。大馄饨多是元宝形,碱水皮,皮厚耐煮。小馄饨则皮薄如纸,玲珑剔透,汤也更讲究。上海堪称馄饨爱好者的圣地,冷馄饨,砂锅馄饨,生煎馄饨……做法多种多样。不过荠菜鲜肉馅的大馄饨,可能依旧是上海人雷打不动的偏爱。

百年老字号回归  盛兴百年老店 

盛兴百年老店,这家曾经“霸占”顺昌路百年的小店,搬家后在思南路上与沧浪亭合开,声势依旧,追随的客人也一如既往。他们家的皮是专门定制的碱水皮,煮不烂,还能吃得出麦香气。肉菜的比例恰到好处。吃之前记得撒上桌上的鲜辣粉,这么一碗老上海味道就来了。

每年只要天一热,老上海小吃界的排队王必然是冷面,各大老字号和小吃店甚至会特意开1个冷面窗口,开足冷气的小隔间里放着各种调料和浇头,而不论是外带还是堂食,就算是需要排队,上海宁也要吃上这1碗清清爽爽的冷面。先蒸再煮,摊平吹凉后用油盐拌开,根根分明,又有弹性又有嚼劲。再加上秘制酱料和花式浇头,老灵额。

公认上海冷面鼻祖  四如春 

四如春是上海爷叔公认的「上海冷面鼻祖」,用电风扇降温冷面的先驱性创举正是出自这家。一到夏天店里就是人潮汹涌,35℃+的气温也浇灭不了上海人吃冷面的热情,夏日限定的「普陀区第一」绝非浪得虚名。面条鲜滑爽口,筋道弹牙,清爽而不黏糊,空口吃也表现优秀。店里会提前分装好浇头和调料用于外带,点单的人气王必须是「辣肉冷面」。

锅贴,刻在上海人舌尖上的味道——底是脆的,皮是薄的,馅儿是多汁的。总有那么些店门前大排场龙,年轻人和阿姨爷叔们一道,拎着饭盒打包盒,等着滋滋冒油的锅贴出锅。盖子掀开蒸汽跑出的瞬间,上海的烟火气就有了。月牙的形状是锅贴的标志,常被人误认为煎饺,和生煎馒头是一样的水油煎法,底部焦脆喷香,多用的是死面,皮子有韧劲嚼劲。

启蒙书式爆汁锅贴  黄阿姨锅贴大王 

提到现在依然好吃的上海锅贴,悄然度过26个年头的「锅贴大王」必须榜上有名。黄阿姨独家的「爆汁配方」26年未曾改变,每一步都手工制作,7块钱4个的价格已经卖了3年。虽然从「沙富生煎锅贴大王」搬迁更名,却仿佛一切如故。黄阿姨最早卖生煎,后来加入锅贴,备受青睐。黄澄明亮,酥脆爆汁的锅贴,早已是远近闻名。

约30年代,上海就有固定商摊供应葱油饼等点心,这样算葱油饼可能也有百年历史了。现在坚持全手工葱油饼的店不多了,途径的普通小店都可能有几十年履历,熟络的老板,老远飘来的葱香,碰上这种店必须来个刚出锅的尝尝。用的得是本地的小香葱,放上猪板油和油酥,先煎后烘,还有专属三大法器:擀面杖/剪刀夹/压饼器,有的还在用柏油桶改造的炉子。

作为“四大金刚”的成员,粢饭团可能是里面最抗饿的。现点现包,用纯糯米或血糯米包,90年代前,粢饭团还只有白糖油条的搭配,后面慢慢有了很多新的搭配,肉松、榨菜、咸菜、咸鸭蛋等都开始进了粢饭的“肚子”里。老克勒会告诉你,还在用木桶蒸煮、毛巾包粢饭团的,才是正宗,现在很少还能看到坚持用这两样的,见到了一定别错过。

排骨年糕,上海独具风味的街头小吃之一。手掌般大小的排骨佐以外酥里糯的年糕,再浇上特制酱汁,是刻在上海人记忆里的味道。排骨和年糕的组合看似有些无厘头,但却是有讲究的。精选的优质猪大排经过一系列烧煮、油氽,色泽金黄鲜香醇厚;表面酥脆内里软糯的年糕,惊艳程度完全不输大排,韧劲十足、越嚼越香。

软蛋饼应该是310们共同的美食记忆,在现在被煎饼霸占的上海街头上,想找到正宗的软蛋饼已经不容易了。软蛋饼一定要软,关键在于面糊,纯小麦粉制成,薄薄涂上一层,趁蛋液还未凝固,撒上各式配料和灵魂甜面酱。虽然经常被误认为是煎饼果子,但区分方法也很直观——软蛋饼蛋面向外,煎饼果子蛋面向内。软蛋饼标配是油条,煎饼果子标配则是脆饼。

在它的故乡苏北被叫做米饼,开埠传到上海后,大家都称呼它叫米饭饼。米浆用籼米、酒酿和苏打水等发酵而成,舀一勺米浆下锅,蒸+烘约5分钟左右,相邻两个会粘连在一起,合二为一,轻轻一翻,“黄金开口笑”模样的米饭饼就出炉了。饼底金黄香脆,内馅松软带甜。"没有微甜微酸的不正宗!”可惜小时候早餐摊飘过的酒酿香气,现在已经越来越少了。

 聊一聊 

哪一款老上海小吃

是你最最难以忘怀的记忆 ?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小分队后台回复「沪」

查看上海文化系列合集

设计 / 汤汤

*文中图片及文字为小分队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最全早餐店攻略,排队也要吃,你吃过几家?
这些照片 告诉你上海人是怎么吃早餐的
100张照片,告诉你上海人是怎么吃早餐的!
上海20款最受欢迎的经典小吃美食
一张比较全的食物热量表
TOP10!沪上热门早餐排行,没想到第一名还是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