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G+G屏和IPS屏
云龙杂谈之乱谈屏幕那些事儿
导言

  之所以起了这么个题目,起因是之前看到有人吐槽,被问到“G+G屏和IPS屏哪个更好?”,形象的说,这句话应该这么问:“这辆保时捷的硬度和那辆宝马的速度哪个更好?”。虽然大部分人应该都不会犯这个错误,不过趁今天有空,整理下最近屏幕的几个热词吧。

一二一,屏非屏

  在发布热词榜之前,先要理清一个最基本的关系,眼前这块屏,到底是什么。以导语所说的“G+G和IPS哪个更好?”为例,G+G和IPS这俩词本身所指的对象就不是一个,G+G指的是触摸屏,IPS指的是显示屏。什么?这俩是一个?可以这么说,也不能这么说,是不是乱了?简单的说,我们看到的图像是由显示屏显示的,而触摸屏是在显示屏之前的一块透明的玻璃或亚克力,其作用是接收触摸信号。另外不得不说的是G+G充分体现了我国厂商的强大创造力,这个词应该属于“原创”,在翻阅了X篇广告文后,我发现G+G指的是:钢化玻璃(Gang-Glass?)。很多人抱怨的进灰就是在显示屏和触摸屏之间没有做好密封措施,倒是灰尘进入其间的空隙。当然,并非所有面板都是触摸屏和显示屏分开的(虽然国内厂商基本都是分开的),把触摸屏和显示屏合二为一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是屏幕的厚度大大减小,在大家都在为薄0.x mm而打得头破血流时,屏幕当然也是能薄一分是一分(当然某国产平板0.88mm的厚度在可预见未来应该是难以超越了)。同时在避免进灰的同时少了一层玻璃的反射,对于显示效果也是有很大助益的。

热词榜:IPS

  我想说道屏幕最近绝对没法避开IPS这三个字母,IPS即In-Plane Switching,一般译为横向电场效应技术,还有个别称Super TFT。随着iPhone、iPad的流行,IPS几乎被打上了“好屏”的标签,同时也与LG被深深的绑定在了一起,但其实IPS技术的发明者是日立,而不是LG。其实IPS并不是一个新鲜玩意儿,在初代IPS技术上,日立又推出了S-IPS(1998年)、AS-IPS(2002年)、IPS-PRO(2002年)三代“升级版”,而韩系的LG也在日立的IPS基础上推出了S-IPS,AS-IPS,H-IPS和E-IPS,关于日系和韩系的分类和关系一直都有争论,我们暂且按下不表。其实在日立开放对IPS相关技术进行转让后,市场上的IPS面板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第一代IPS基本已经停产,在第二代S-IPS时IPS就已经呈现爆发状。IBM和CHIMEI合资的ID TECH推出了DD-IPS,三星推出了ACE(没错,三棒子也做IPS),NEC推出了A-SFT、A-AFT、SA-SFT和SA-AFT,BOE推出了AFFS等。所有这些基本都是在S-IPS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其基础都来源于日立。但是目前最大的IPS生产商却不是日立,而是大韩民国的LG Display。回到IPS本身,IPS显示屏给大家最大的印象就是广视角(一般认为是178°),在四个方向都没有盲区,同时在色彩还原等方面也有很不错的表现。相比之前的TN、TFT等面板,且不论色彩表现,但就一个视角问题就使多少好汉倒下。根据维基百科简单罗列下优缺点:优点:一旦显示屏上的晶体管烧掉变成了死点,一般显示屏的死点会变成一个亮点,但IPS的显示屏却会变成了一个没有光的黑点。硬式面板,很适合触碰式屏幕。色彩表现及可视角度极佳。坏处:耗电量较一般显示屏为高。虽然视角提升至170度,但其他性质完全没有改进,因此并非物有所值。相较于VA系列面板,对比度较差,在黑色及暗色系的表现不佳、也容易有漏光。反应速度较慢,容易有残影。

词中词:IPS硬屏

  很多人问屏的时候会附带一句:“是真IPS硬屏么?”然后对方回答一句:“没错,你按按就知道了!”确实IPS屏表面比一般面板硬,在按压时不容易出现水波纹,但是在平板上按按就知道了?这明显就是扯淡了,在之前的提到了我们看到的屏一般有两层,底下一层是显示屏,上面一层是触摸屏。我们手指所触摸到的是上面的触摸屏,而显示屏则在触摸屏的下面,中间还留有给你进灰的空间,要通过按压触摸屏来检验显示屏的硬度,我建议还是悠着点,小心直接把屏给按坏了。

热词榜:AMOLED


  貌似目前在移动显示屏界大家基本有个共识AMOLED不出,谁与IPS争锋。AMOLED的英文比较长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即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MOLED也和IPS一样,有一个好基友就是三星(额,还是大韩民国),也不是一心一意(除三棒子外,友达、飞利浦、LG等也有AMOLED屏生产线)。但AMOLED屏一直受产量和良品率的影响,哪怕最大生产商三星在保证自家产品屏幕供应外也很难有余力照顾方方面面。比如苹果、HTC的产品,甚至三星和Google合作的Nexus S都有过由于产量等原因换屏的经历。AMOLED是个个性分明的孩子,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其拥护者和反对者也都泾渭分明。AMOLED和IPS一样拥有良好的可视角度,自发光(也就是没有背光,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漏光问题),节能(黑色时完全不发光,在节电的同时拥有“真正的黑色”,另外个人一直认为google的Android界面越做越黑和与三星合作推的Nexus采用AMOLED屏有说不清的关系),色彩鲜艳(这是争议最大的,很多人认为这是该发扬光大的优点,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原谅的缺点)。三星在AMOLED上也发展出了Super AMOLED、Super AMOLED Plus等演进技术。在SA之后,触摸面板和显示面板基本都合体了。来两张炮神最近发的IPS(华为MediaPad)和SAP(三星Galaxy Tab7.7)的对比图,这里可以明显看出AMOLED屏和IPS屏显示上的差异(上方稍大的是GT77、下放小的是MP)。

词中词:Pentile排列


  在三星AMOLED屏中除了色彩方面引发争议外,另一个为人诟病的就是大量采用了Pentile排列。在三星的AMOLED系列中最初的AMOLED、SuperAMOLED都采用了Pentile排列,而Super AMOLED Plus采用标准RGB排列,正当大家认为三星“改邪归正”之时,三星新出的Super AMOLED HD屏再次把大家的希望打回了谷底。说了半天Pentile排列,那到底什么是Pentile排列呢?首先我们从像素说起,像素说白了就是一个点,比如我们说一块屏是1280x800的分辨率,意思是由竖向800个点乘以横向1280个点,也就是一共有1024000个点。而其中的一个点就是一个像素(当然,像素并非专指显示器上的点,一张图片上的一个点也是一个像素,但本文中请狭义的理解为显示器上的一个点)。但是再回到“一二一”思路,这个点并不是一个点,而是由几种颜色的子像素组成,通过不同的子像素组合产生出各种颜色。Pentile排列和RGB排列的区别就在子像素上,这点我们从对比图可以清楚的看出。也就是说Pentile排列的子像素相比标准的RGB排列少了三分之一,这就导致了我们在看相同分辨率的Pentile排列的屏和RGB排列的屏时各个点的颗粒感会非常明显。当然,Pentile排列并非是三星AMOLED屏的专利,MOTO也在其手机上大量使用了Pentile排列的TFT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机屏幕你会选吗?三星和苹果区别在哪
AMOLED屏幕与IPS LCD面板,哪个更好?
总结:触控技术与发展  180425
AMOLED、IPS、SLCD、TFT的区别
手机屏幕及显示技术分析 – 触摸屏世界
tft和lcd哪个好? TFT屏和LCD屏显示器区别介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