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话题 | 课堂改革的九大趋势


课堂教学不再以传递知识、教授方法、训练技能、培养习惯为主要目标,课堂的性质也随之发生转变,生成、交流、展示、体悟成为课堂主体。


近年来,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步入深水区,改革的深度和宽度已经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必将对未来的课堂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简单梳理一下,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较大突破:


教学目标:由“教会、会学”转向“想学、享学”


当下,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还停留在让学生“会学”上,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教育发展趋势,逼迫课堂教学目标向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享受学习过程的方向转变。“我想学习”“享受学习”必将成为课堂教学的上位目标。


教学依据:由课本为主转向课标为主


依据教科书教学的误区会被更多人所认识,教学依据逐步向课程标准回归,学科课程体系将成为达成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


教学材料:由教科书转向教学资源


教科书的地位有所下降,逐步被教学资源所超越。教材的内涵进一步扩大,“教材”与“学材”回归本位,开始分为“教的资源”和“学的资源”两部分。


课堂结构:由有限时空转向无限时空


课堂概念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课堂边界被打破,固定时间、固定空间的教学方式逐渐被生活化学习、碎片化学习、网络化学习、个性化学习所替代,“教与学活动发生的地方就是课堂”,这样的课堂定位会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实践者所接受。


课堂性质:由知识教授转向展示体悟


课堂教学不再以传递知识、教授方法、训练技能、培养习惯为主要目标,课堂的性质也随之发生转变,生成、交流、展示、体悟成为课堂主体。


合作学习:由合作学习转向学习合作


合作学习不再是课上就某个问题的讨论,也不仅仅是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而是在网络技术背景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校校之间多维度的资源性大联合。合作目标也由通过合作解决当下学生学习问题转变为“如何教会学生今后与人合作”。


课堂评价:由注重效率转向注重效益


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以传递知识、教授方法为前提的,现代课堂的教学目标、课堂结构、课堂性质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借助技术自主学习,细分目标进行生活化、碎片化学习,依托组织开展互助式学习,跨时空、多维度的学习方式无法再用“效率”来衡量,超越知识的时代也不需要追求“单位时间内的知识积累”,评价课堂教学的支点必然由“关注效率”转向“关注效益”,不再强调知识点的积累速度,而是重视知识与能力系统的自我建构效果。


教师功能:由主导学习转向协助学习


教师的内涵被重新定义,不再是某个站在讲台上的学科教师,“世间万物都是教师”,报刊、图书、手机、电视、网络、数码设备,同学、家长、亲友都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服务,都具有传递信息、答疑解惑的功能。教师角色被泛化的同时,教师的功能也会借助技术被无限放大,教师可以变得无时无处不在,可以24小时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


信息技术:由教学应用转向学习应用


现在许多学校多媒体、电子白板、交互一体机、录播教室、微课程等教学设备和投入,基本都是从如何“教”入手,课堂教学对现代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很少从学生如何“学”的角度去思考、规划。信息技术教学不是如何把教学设备“武装到牙齿”,而是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技术应用到极致”,帮助和教会学生利用生活中所能触及的现代技术最大化地服务于自己的学习,将成为人们的共识。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课堂教学改革方案
听评课的关注点要落在哪儿
中心校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低效和无效的十种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案例及思考
“以学定教,四步八环”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