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悠久的徐州方言


 恰逢清明假期,本周日云龙书院里听众云集,热闹异常。本次讲座,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申教授以《徐州方言的历史地位及研究价值》为题,讲解了历史悠久、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徐州方言,帮助听众从语言角度更好地认识徐州的历史和文化。李申先生具有深厚的学养,又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讲座既有语言研究的专业深度,又有方言研究的许多独特见解,深入浅出、具体生动,“很接地气”,使听众享受了一场地方语言与文化的盛宴。

李申

李申,1947年生, 徐州市人。现为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学术带头人、导师组组长。系中国语言学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中国训诂学会会员,江苏省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学术上致力于近代汉语、训诂学、文献学和方言研究,曾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汉语大词典〉研究》、《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近代汉语释词丛稿》、《江苏省志·方言志》以及研究徐州方言的著作十余种,在《中国语文》、《中国语言学报》、《方言》、《古汉语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荣获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二等奖、北京市优秀图书二等奖、江苏省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并被评为省优秀社科工作者、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省优秀学术论文指导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以下是讲座内容


引言
1
民族共同语与方言


语言分为民族共同语与方言,民族共同语是一个民族全体成员使用的语言,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古代称“雅言”、“通语”、“官话”,解放前叫“国语”,解放后叫普通话。

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中国有七大方言,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北方官话,南方的有吴语、粤语、闽南话等。我国方言的差异很大,比欧洲一些国家之间的语言差异还大。

推广普通话并不是为了消灭方言,国家的语言政策是要将方言更好地保存记录下来。

2
方言的作用


①.方言是一个地方人们须臾不能离开的交际工具。


②方言不仅与地方经济社会及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而且还是地方文化的载体,承担着记载当地人民群众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及长期形成的民风民俗的任务。


如:《徐州日报》上曾登载了一篇小文章,来形容一个老汉:“一个老汉五十八,说话———结巴,心眼———窄巴,做事———死巴,为人———怵巴,出名的榆木疙瘩。”意思是说他说话结结巴巴,心胸狭隘,做事情死板不灵活,做人缩头缩脑,不大方,是出名的顽固不开窍的人。连用了几个“巴”,这是徐州方言的特色,也只有用徐州方言才能读出其中的韵味,是普通话无法表达出来的。


③方言是维系我们与家乡感情的纽带。当前正提倡的“不忘乡愁”,也是告诉我们要不忘记家乡。前几年,江苏省委省政府邀请江苏籍的台湾作家来江苏采风,其中女作家张晓风是我们铜山人,她对徐州的方言特别感兴趣,我们一直用徐州方言交谈,她还要求子女也要学好徐州话,因为这是乡音。


④ 方言也是一种资源。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各省之所以能吸引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来投资,除了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外,乡音、乡情不能不说是一种重要因素。高本钊先生,丰县人,解放前到台湾,从学徒工一直做到出版社的老板,事业有成之后,先后为师范大学捐赠了两三百万美元的图书。


要想深入的了解徐州方言的作用,还需要深入地了解它的历史 、特点和价值。


徐州方言历史悠久


1
近三千年的建城史


徐州方言历史悠久,源于我们这所城市的历史悠久。《尚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春秋》鲁成公十八年(公元前573):“楚、郑伐宋,宋鱼石入彭城。”这些文献都说明徐州建城史很早,文明开化的早。


2
有二千年的文献记载史


口耳相传的语言转眼即逝,而文献记载使语言得以长久保存。


①《孟子》中出现的徐州方言词语。《孟子》:“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觳觫 (音胡素),音变而成为徐州话中的“合撕 ”,是发抖的意思。


②西汉杨雄《方言》记载的徐州方言词语。“腆,惭也。荆扬青徐之间曰腆。”(卷六)“腆,厚也。腆颜犹厚颜矣。”徐州方言里有“腆着脸”一说,和《方言》一致,即厚脸皮的意思。


③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记载的徐州方言词语。《贤媛》:“络秀语伯仁等:我所以屈节为汝家作妾,门户计耳。汝若不与吾家作亲亲者,吾亦不惜余年!伯仁等悉从命。”郝懿行《言诠》:“亲亲即亲戚,当时方言耳。”我们现在仍然把走亲戚说成“走亲亲”。


④清代《徐州十三韵》记载的徐州方言。《徐州十三韵》记载并保存了丰富的徐州方言俗语。

例如:

“ ~~,雨声。”                       

 “蜡 ~,虫名。”

 “奘 整大之物曰~。”

“攮 戳也。”

 “噇  ~食。”

“捐  弃也。”

“俺  我也。”

“唵  口~。


以上各词,今徐州仍旧流行。我们还可以从中考求一些词语的本字或方言用字。


如徐州把瓦工在房顶铺瓦叫ua ?瓦,《十三韵·八亚·洼韵》收字,注明“~瓦”,即此字。


又如徐州称一种体黄剌硬的鲶鱼为“咯咽”鱼,又称“咯咯咽”,《十三韵·五豁·各韵》:“ ~鱼名。”当为“咯咽”之本。


又如老派话称妇女怀孕为“身子重”。《十三韵·一倩·仲韵》:“ 妇人有孕。”


徐州把母鸡伏蛋上孵化小鸡叫“鸡抱窝”,称伏蛋鸡为“抱窝鸡”,无蛋而久伏窝内称“抱空窝”。此字《广韵》作“菢”,释为“鸡伏卵”。




徐州方言富有特色


1
语音 


①保留古音

浮---土也就是我们说的浮土;孵—抱 :抱小鸡也就是孵小鸡。 


②平舌、卷舌与普通话具体字不同

“诗人”我们说成“私人”;“山寨”说成“三在”;“迟到”说成“辞到”。


③合音、分音字

“你看”说成“年”;“护弄”说成“轰”;“坑”说成“坷熥”。


2
词汇


①狭隘的方言词   


胳老拜子(膝盖),迷娄吗哈(马马虎虎),手叉子(手娟),可不定星儿(不富余),咳似痨病(身体病弱),火娄不出(疼的感觉),火不留辣(疼的感觉),憨不拉式(憨)    

赛(蒙古语,好)


②.同义词多

如:验来、验好、验正好、验是的。   


3
语法


①词缀常有“—巴”“—不””—娄--”等。


②重叠式,边儿边儿边儿(边际),跟儿跟儿跟儿(跟前)


③程度副词有方向性

 血:形容程度深,通常用来修饰不好的,负面的。如血酸(特别酸) ,血涩(特别涩),血苦(特别苦),血不讲理(非常不讲理)。

宁:用来形容细小之物,如宁小(很小),宁细(很细),宁薄薄(非常薄),宁碎碎(非常碎)。


④语气词连用

吧哈:睡你的吧哈(睡你的吧),吃你的吧哈(吃你的吧);

不来:去不来(去,含有不情愿意),看看不来(随便看看)


 徐州方言的研究价值高


1
方言自身的价值

方言本身既入文,又入诗。如:“缝缝连连”,《荀子》:“既以缝表,又以连里。”又如:“麻茶,唐李涉《题宇文秀才樱桃》:“今日颠狂任君笑,趁愁得醉眼麻茶。”


2
运用徐州方言研究成果,扩展到近代汉语研究、古代文献整理、辞书编纂等领域

①有助于解决疑难问题

如:“母儿”,《玉壶春》:“做子弟的有十个母儿。”“子弟”为嫖客,“母儿”为有本领,徐州方言至今仍在用。


②有助于古籍整理

 如:“土”,《广雅》:“  ,尘也。”贯休 《野田黄雀行》诗:“深花中睡,土里浴。”郭在贻:“飞沙蓬勃。”改“蓬勃”为“蓬尘”,误。


③.有助于辞书编纂

“觅”有雇义:《水浒传》:“觅一辆小车。”“剔”有特义 ; 《西厢记》:“剔团圆明月如悬镜。”

这些都是辞书未收的。


现场听众不仅听的认真,还踊跃发言互动,有一位听众朋友现场提问李教授,李教授一一解答。


对窝子是什么?

石臼,舂粮食的石头工具。


 “撒白”,“通红”,“双黄”、“许绿”,“样齐的”,“板正的”这些都是是徐州话吗?

这些的确都是徐州话,徐州方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只要徐州人在用,就是徐州话,这是广义的方言,最有价值的方言还是徐州地区用,其他地区不用,这是狭义的方言。


对于徐州话的保存,您有什么建议吗?

最有价值的保存首先是使用,徐州有方言节目《大卓说事》,用方言说咱们徐州老百姓的事,还有徐州的柳琴戏,很多琴书艺术家明确地说,没有徐州方言也就没有徐州琴书。

文字的记录也是很好的保存,一是对徐州方言有专门的研究,专门的论文,专门的专著,这些是保存方言的很好的文献资料,也有用方言写散文、小说的,对于方言而言,也是很好的记录。





图:施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代诗文面貌的再认识——读元白先生《元代诗文研究专题》讲学录笔记
我们为何要好好学习音韵学
学普通话要注意的问题
现代汉语绪论·试题及答案
闽北方言的“方言岛”现象及差异性比较
粤语与客家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