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德传基金姜广策:净值收益达50% 一人撑起一家VC足够了(2)

    “两头”不靠的轻资产模式

    众所周知,私募基金发展过程中,渠道费用是很大的一块支出,在20%的业绩提成中,接近7%左右是付给渠道的。姜广策的基金,除了不靠卖方研究员,还不靠渠道销售。这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成本。

    德传基金发行靠什么?颇令人匪夷所思——姜广策的微博“粉丝”。

    “2013年1月,公司注册了以后就在微博上说了一句,德传基金公司成立了。本来也没抱太大希望。结果很多客户就冒出来了,几百万几百万的打过来了。”姜广策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基金最初的份额竟然来自这些素未谋面的粉丝。

    无心插柳柳成荫。姜广策新浪微博有个实名注册的账号,过去几年,每天都会和网友交流一些投资思考、心得。没成想倒成了最有效率的营销平台。他的粉丝中很多都是对股票、医药行业投资有兴趣,看他的微博看了两三年的人。现在想来,“这些人可能是看久了,觉得姜博值得信任,不忽悠。就把钱打过来了。”

    姜广策没有让这些信任他的粉丝失望。从2013年4月基金成立之间,德传医疗行业基金录得50%以上的净值增长,完胜所有公私募同类基金。

    姜广策认为,自己的基金有两个特色:总结起来叫“两不靠”。一不靠卖方分析师提供服务。所有的投资品种,尤其是重仓股都靠自己挖掘。另外就是不靠渠道,不需要券商、银行、基金帮忙找客户。客户都是姜广策自己找的。与机构的合作只停留在提供交易通道、资金结算等后台业务上。

    “我这个基金成立没有一分钱营销费用,没有一场路演,连个PPT也没有,公司网站也没有,简介也没有。”姜广策说,自己是把所有这些可能影响集中在投研上的东西省去了。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基本面研究、调研上。

    今年,德传基金与中国医药信息中心共同编著了《中国重点医药上市公司及产品线点评》。“你看有哪家私募基金会这么做。这是我们自己对于基本面的独家研究,同时我也愿意和市场分享。”

    在姜广策看来,这种“两头不靠”的私募基金,才能真正走得更长远。“公募的医药基金业绩都差不多,你知道为什么吗?他们接受的都是同一波卖方的服务。他们没有超额的东西。我们现在一年的业绩远远超过所有的公募基金。凭什么?我们有独家的东西。”

    二不靠银行、信托帮忙找客户。这些渠道带来的客户很多其实并不成熟,承受不了波动,牵涉很多精力,也是姜广策不欢迎的。

    “找过来的这些客户是认同我的,我和客户之间平时交流沟通不多。他们也不来烦我,我也不需要应付他们。他们只要享受净值上涨就行了。帮我节省时间也就是帮他们赚钱了。”

    产品不靠“吆喝”靠实力,省去了大量营销费用;又是单一行业基金,不需要雇其他行业研究员;资金清算等后台工作也都外包给鹏华基金公司,姜广策的公司大部分时间只有他一个人。就在私募界很多公司还在为生计发愁时,姜广策已经用这种“两头不靠”的轻资产模式创造着行业最高毛利。

    不过,姜广策表示,这种“一个人”的轻资产模式只符合创业前期,随着未来管理规模逐步增加,也会适当增加人手,带出一个团队。“但这都是在业绩做上去的前提下,规模增长之后要考虑的问题。”
 
 打造综合医药基金平台

“要么唯一,要么第一。”姜广策的这句博客标语,不仅体现在他现在的管理模式上,也烙在了对公司的未来规划上。

近期PE界与医疗产业合作“风起云涌”。两者合作成立并购基金,帮助医疗企业进行产业收购、市值管理管理成为时下最“火”的事情。

“中国医药工业分散度太低,前100强占医药总份额不超过三成,市场还是很分散。医药会出现外延式并购的发展模式很正常,医药行业出现大浪淘沙的阶段,机会特别多。”

然而,在为上述做法“点赞”的同时,拥有广泛业界资源的姜广策却把目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他希望能够介入PE的上游VC(风险投资)行业,在医药行业“两头”赚钱。

“我觉得医药投资这个链条里面,最值得做的就是两端。最早的就是VC,以及二级市场投资。”

姜广策认为,投资医疗行业的早期项目,代价很低,但一旦成功收益最丰厚,但只能业界的人来做。二就是二级市场基金,如果做到得好收益会比较稳定,同时因为股票交易,流动性很好。而中间PE并购这一段最难做,因为竞争最激烈,项目都抢得很贵。好的医药企业,很难投进去。而那些现金流不好的企业多数不值得投资。

姜广策谋划的棋局是:在业界发掘有潜力的医药药品、项目、技术,用VC基金投下来,培育数年,再卖个二级市场的上市公司,打通整个产业链条。

“我的目标就是把德传打造成一个国内医药的综合性平台。所有这些根本宗旨,还是要围绕为医药企业服务这个角度。医药行业基金做医药行业和资本市场的桥梁。服务于行业,分享成长。”

国内基金公司贯穿一二级市场的不少,但想做单一行业产业链基金平台,姜广策还是第一人。

“市场忽略了细分行业基金的能量了。”姜广策说,“现在经常会有公司主动联系到我,让我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赚钱机会会自己主动找上门来。这就是专注行业的力量。”

谈及未来的目标,姜广策说,是要做全亚洲最优秀的医药行业基金。他的梦想不是“天马行空”,而有着坚实的现实土壤,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医药消费市场。

“在美国、欧洲都有非常优秀的行业基金,作为医药业最大的市场,我们没有理由缺席。”姜广策庆幸,自己此前在这个行业沉淀这么多年,又曾是第一个在国内成立行业基金的人,已经夺人先机做了一件正确的事。
 
 服务好一个客户等于赢得十个客户

姜广策的办公室有着浓浓的书卷气息:两面墙都是人文、历史、投资等各类书籍,与外表斯文的主人十分搭调。德传基金的名字也来自这位医学博士后读过的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句子。

“正而不谲,其德传称。”意思是,一个人光明磊落,美名就能自然流传下去。

与姜广策交谈,“做人”是他经常提及的词汇。“我现在做基金和以前"卖药"没有什么区别,都是要让别人接受你这个人。”

姜广策坦言,之所有能够在微博“粉丝”中获得如此之大的支持,也是源于自己“爱分享,不忽悠”的为人,“有些人看你微博两三年下来,自然就会对你有所了解,没有人能装两三年这么久。”

同样,目前去调研、跟公司大股东、董事长交流,也只能靠自己去。他说,要让别人认同你这个人,觉得你姜博士,我们相信你,觉得你可以给我们带来资源。而不仅仅是因为你这一点点基金。

“我们这点规模跟公募比起来算什么?只是他们的九牛一毛。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做人。”

此外,着眼于基金长远发展,德传基金还在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设立了“德传奖学金”,每年奖励品学兼优的十名药学博士。“这在私募基金中也是少有的,虽然我们还只是个小私募,但也不忘回馈社会,并为基金发展做长远的人才布局。”

与此理念如出一辙,德传基金也不急于扩大产品规模,而是先集中精力把业绩做好,让每一个进来的客户都赚到钱。

“到现在为止,每一次打开申赎,德传医疗基金都是净申购的,没有一个客户赎回。每个客户也都是赚到钱的。”姜广策说,未来三年也不会发新产品,而是专注把这个产品做好,给每个客户都带来绝对回报。

因为,“服务好一个客户就等于是服务好了十个客户。”“让业绩走在规模的前面,而不是相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人的私募基金,姜广策的棋局
“医药一哥”姜广策:投资就是投希望 | 宁静访谈录||
下半年什么投资才能稳赚?资深大佬说做好这四点就够了
深度专访:专业+勤奋,如何笑傲股权投资江湖?
公募基金Q1持仓出炉,医药行业的高光时刻来了!
投资家下午茶之十四:有人放烟雾弹有人在真刀真枪地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