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方和谦:育阴潜阳滋培以治眩晕

导读:眩晕证多以内伤为主,有虚实之分,“上盛下虚”之说。上盛者为痰涎风火所致,是标实之证。下虚者是气血阴阳虚损,为本虚之因。




方氏认为其病变脏腑以肝脾肾为主,三脏之中又以肝肾为首要。肝为风木之脏,体阴用阳,主动易升。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可因抑郁恼怒太过伤肝,气郁化火劫伤肝阴,使阴不潜阳,风阳上扰头自以致眩晕。或因肾精不足,脑髓空虚“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海论》。且“肝肾同源”,精血互主,若阴精亏损,不能养肝涵木,阴不维阳,阳亢上扰,动则生风,而发眩晕,乃至中风之状。如脾胃受损,气血化源不足,气虚则清阳不升,血虚则肝失其养,虚风上扰而致眩晕;或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瘀阻络,风火夹痰上扰清空,或瘀血阻滞经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眩晕更甚。? 识别上方二维码,开始阅读《灵枢经》


眩晕病因病机可概括为“风、火、痰、虚、瘀”。故前人有“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的论说。眩晕证常见于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高血脂以及耳源性眩晕等病。多发生于年老体虚之人,故其本己虚, 邪盛只是外在表现。方氏治本以肝肾脾为主,兼顾祛风火痰瘀之邪。强调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固本以达养肝熄风止晕的目的。常施用滋补汤、六味地黄汤、地黄饮子,以及和肝汤等方剂加减。如以菊花、钩藤、天麻、生石决明等熄风潜阳,丹参、鸡血藤等活瘀通络,陈皮、法半夏、胆南星等化痰清窍。

【病案举例】

吴某,女,70岁。脑供血不足史。初诊主诉:头晕目眩日久,活动后头晕加重,伴有腰痛,髓痛,足麻,目涩。大小便尚可。舌略红少苔,脉沉弦缓。中医诊为眩晕证。属肝肾阴虚,清窍失养。拟滋培肝肾法。组方:当归10g 、白芍10g 、茯苓10g 、白术10g、苏梗6g、薄荷5g、枳壳6g 、陈皮6g 、麦冬10g 、五味子5g 、玉竹10g 、丹参5g 、寄生12g、枸杞子10g、天麻10g。服用8剂眩晕减缓。继服原方加减24剂,诸证好转。

来源:现代名中医高血压中风治疗绝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眩晕为何从疏肝、通瘀、化痰……入手
脑为髓之海,虚则耳鸣、眩冒、目无所见
眩晕汇解:《证治汇补》、《类证治裁》
中医如何看待和治疗高血压
脑衄饮名医名方
国医大师周信有治脑出血的“脑衄方”「仅供参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