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越窑秘色瓷九问

越窑秘色瓷九问

                         



一、秘色瓷的产地在哪里?

这个问题在过去是十分明确的。唐代以来的文献都明白无误地记载了产地在浙江的越窑。自从法门寺秘色瓷出土后,有的学者认为北方、南方都有秘色瓷烧造窑厂。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不应该产自浙江,认为可能是北方地区烧造的。有的甚至认为其产地是在陕西地区。其原因是法门寺秘色瓷烧造质量很高,釉色青绿,与常见的越窑青瓷存在区别。有的研究者还说,陕西古代生产的青瓷,其特点为“类余姚县秘色”,因而这批瓷器很可能产自陕西。但绝大都数学者认同法门寺秘色瓷产自浙江的越窑,来自陕西的学者也多持这种观点。特别是有的学者指出的了,法门寺秘色瓷釉面多见有稀疏的黑点子(通常称为“落灰”),在越窑瓷器尤其是上林湖采集的标本釉面也常见这种黑点子越窑。“秘色瓷是越窑烧造的精品”这一观点,已经是学术界的共识。

(员外认为秘色瓷是产自浙江毫无争议,从逻辑上看,南青北白的格局下,唐代北方无法横空出世如此精美的青瓷,只有在南方青瓷故乡才能有此集大成的作品)

                        

                        

                                                                        越窑秘色瓷上的“落灰”

二、秘色瓷的概念

什么是秘色瓷?秘色瓷的范围有多大?哪些瓷器属于秘色瓷?这些问题集中到一点是秘色瓷的概念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目前学术界比较主流的观点归纳为三种:

越窑瓷与秘色瓷划等号,越窑瓷就是秘色瓷,秘色瓷就是越窑瓷。

秘色瓷专指那种釉色青绿的越窑作品

艾色和青绿釉色的越窑作品都是秘色瓷,只要这些作品在秘色瓷烧造的时间上下限内都可算入。

(第一个观点,员外是不认同的。秘色瓷不能完全与越窑划等号,前者一定是越窑中少量的、部分的精品或者定烧品。越窑在北宋中晚期衰落停止进贡,但民间仍有大量烧制,且外销贸易的也一直未停止过。因此首先是北宋中晚期越窑制作工艺粗糙,水平下降,供民间日用,影响力大不如前,产品不能属于秘色瓷的范畴。第二个和第三个观点,员外更倾向于后者。艾色和青绿色都常见于越窑精品,孰优孰美,各有千秋。员外的观点,秘色瓷是越窑中精选的、定制的用于进贡的瓷器。在年代上要属于越窑作为贡瓷的时间段,在工艺制作上要精美,釉光的重要性高过釉色。其次,外销越窑所出现的器型和作品,都不能属于秘色瓷的范畴。从纹饰和器型上,有一些特殊的,应只属于秘色瓷特有的纹饰,例如仙人宴乐、龙纹等,以及器型例如大捧盒、镂空波罗子、大香薰等。)

                      


                                                       越窑秘色瓷“艾色”和“青绿色”
                                          

                                                                        越窑仙人宴饮执壶

五代,通高18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12.3厘米,底径7.4厘米,1981年北京市八宝山辽统和十三年(公元995年)韩佚墓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

                                                           


褐彩云纹镂空熏炉

唐,通高66厘米,口径36.5厘米,座径41厘米,1980年浙江临安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水邱氏墓出土,现藏临安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三、秘字的含义探索

秘色瓷之“秘”究竟何含义?这在过去就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法门寺秘色瓷出土后,对这问题的争论更多了。从古文献中,关于“秘”字的含义到唐代秘色瓷之名的由来,从陆龟蒙的“千峰翠色”到法门寺秘色瓷的青绿釉色,论点颇多。有的认为秘色即“稀见之色”,有的觉得秘色是一种“香草色”,也有的说秘色实为“碧色”。

(员外认为,秘色瓷的“秘”字指的应该不是颜色,而是对这类瓷器性质下的定义,这又回到了员外的观点“秘色瓷是供瓷”,此“秘”字应指“秘而不宣”之意也!)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晚唐五代越窑刻花龙纹盘

四、秘色瓷窑厂的性质

有关秘色瓷是官窑还是贡窑所烧的问题,历史上提出了“官窑论”、“官监论”和“官搭论”三种不同观点。也有人提出唐代为贡窑,五代称为官窑的观点。也有认为唐、五代、北宋烧制秘色的窑厂不是官窑而是贡瓷,因为唐代已明确有贡窑,而五代、北宋秘色瓷窑厂很多,慈溪、上虞均有,这么多窑厂单靠官窑力量创办是不可能的,历代文献也没有越窑设官窑的记载。另外,器物本身刻铭文表明了其贡窑性质,器物上“官”、“官样”等文字的出现证明了它们不是官窑而是兼烧贡瓷或官用瓷的民窑。

(员外认为“官窑”指宫廷办的窑厂,作品只供御用;“贡窑”指窑厂民间所办,一部分挑选后做贡品上用。关于这一点,员外同意“越窑一直是贡窑非官窑”的观点。员外翻了“硅酸盐学会”出版的《中国陶瓷史》,把北宋越窑列为宋代时期和南宋官窑、北宋官窑并列的三大官窑窑厂,但员外还是认为,如果不把那“湮没无踪“的北宋官窑算在内,北宋时期不存在什么官窑。“官样”字款的瓷器出现对官窑来说是多此一举。员外认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秘色瓷需要通过挑选。不是每一种牛奶都叫特仑苏,也不是每一件越窑都是秘色瓷,而任何瓷器越窑都不存在类似于次品打碎掩埋的行为,而这正是南宋官窑和明清官窑的共同之处。挑出秘色瓷后剩下的越窑仍能出售,当然属于贡窑而不是官窑。)


                          


北宋越窑“官”字款标本(私人收藏图片来自网络)

五、秘色瓷烧造上限

有的认为秘色瓷始烧于9世纪50年代之前,浙江宁波和义路唐大中二年(848)一批作品即是这时期的产物。从烧成运输等方面推算,法门寺秘色瓷最晚是在咸通十三年已烧成(872年),有的认为法门寺秘色瓷的烧造质量、制作特点不尽相同,可能是分批烧成,因而烧制年份还有早晚之分。

(员外认为秘色瓷既然是贡瓷,在皇室和贵族大墓中出土的越窑,即可认为是秘色瓷。越窑在唐代此类墓中,有据可循最早的应该是西安唐咸通十二年的张叔尊墓出土的八棱瓶。)
                                                   



                           

六、关于秘色瓷分期

目前对于秘色瓷的分期有三种说法:

第一种,越窑青瓷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初唐至晚唐。第二阶段从9世纪中叶的晚唐至五代,秘色瓷烧于这一时期。第三阶段是吴越降宋之后。

第二种,分成早、中、晚三期。早期为晚唐时期,以法门寺和钱宽墓出土的器物为代表。五代为中期,以法门寺和钱宽墓出土器物为代表。五代为中期,以钱元瓘。钱元玩墓和苏州吴县七子山出土物为代表。北宋前期至晚期,晚期以宋大宗元德李后陵,辽陈国公主墓、韩佚侠墓等出土物为代表。

第三种分期分得最细,第一期,唐元和朝前后,秘色瓷开始烧造时期。第二期,大中、咸通朝,其间分两段,大中朝段以宁波和义路出土器物为代表,咸通朝段以法门寺出土瓷器为代表,第三期,光化、天复前后,以吴越国钱氏家族墓出土物为代表。五代天福、开运和光顺前后。以文穆王钱元瓘及其次妃吴陪葬品为代表。第四期为北宋太平兴国至咸平朝前后。第五期亦即最后一个时期为咸平至熙宁元年,这一时期是秘色瓷衰落到停烧阶段。

(面对学术考据的专业问题,员外不调查便无发言权。但是员外认为,宋室南迁越窑在沉寂多年之后,又重新为皇家提供瓷器,例如在杭州出土的“御厨”、“后苑”等多件宫廷刻款的南宋越窑。员外认为这一阶段的越窑,也有理由入选“秘色瓷”。)


                       



                        

                                          南宋越窑艾色宫廷用“御厨”、“后苑”款(私人收藏)

七、关于八棱净水瓶

由于八棱瓶未与其他秘色瓷存放在一处,《衣物帐》也未记载,因而不能算作明确的秘色瓷,但肯定是上林湖越窑烧造。曾经参加过发掘工作的代表则肯定八棱瓶是秘色瓷,由于八棱瓶出土时内装有佛教五色宝珠29颗,瓶上有一颗大珠覆盖,这样的陈放形式肯定同宗教有密切关系,因而决定了他不能与别的秘色瓷放在一起。这件作品符合秘色瓷应具备的式样、釉色、御用等三大基本要素,而且它肯定来自宫廷,因而把它排挤出秘色瓷行列是没有道理的。

(关于这一点,员外也没什么好争议的,八棱瓶就是员外认为的属于秘色瓷专有的器型之一。如果不是贡瓷,员外实在想不出何人会去做这种器物。)


                                                     

     西安扶风法门寺出土越窑八棱瓶

八、五代越窑的地位

不少学者提出五代越窑对全国制瓷业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经过唐代数百年的烧造,五代越窑烧造瓷器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现在所见越窑秘色瓷以五代产品为最佳。由于五代越窑产品质量优异,受其影响,南北各地许多窑厂予以仿烧,对这些情况应引起进一步重视。

(关于五代越窑是越窑历史最高水平,员外非常赞同。越窑在五代时期造型多样性,纹饰精美程度,都是无法想象的。无论是纹饰装饰类方面,还是素器器型、釉色,五代越窑都趋于顶峰。五代越窑的影子几乎可以在两宋任意其他窑口的产品中见到,这在当时及以后,都没有任何窑口可企及。)

                         


                                                                越窑龙纹细线工(私人收藏)
                        

                                                                    越窑剔花双凤(私人收藏) 
                        

                                                                 越窑浅浮雕莲花尊(员外收藏) 
                          

                                                              越窑镂雕套盒(杭州私人收藏)
                         

                                                                      越窑模印粉盒盖(员外收藏)

九、秘色瓷质量等级

有观点认为,历代的秘色瓷中应当有一个产品质量和使用等级的问题,因为不是所有的秘色瓷都是优质产品,其间也有质次产品,而且不一定所有秘色瓷都是皇帝使用过的。帝王所用的秘色瓷是最上等的质量最高的产品,公侯、贵族的可能差一些,哪些质次的产品也为一般文人阶层所用。

(秘色瓷分等级这事,其实和判断条件定得宽严有关。照员外的观点,秘色瓷首先一定是贡品,是当时从大批越窑中挑选出来的精品。能否定秘色瓷,需要明确的来源,可靠的出土记录,例如法门寺地宫,或者一定级别的王侯贵族墓葬(如韩佚墓、钱氏家族墓),这类可定秘色瓷的标准器,如果遇到质量在各方面不下于标准器的,便可判定为秘色瓷;无标准可参考的,只能算作凭经验判断而已)


                       


         五代吴越国钱氏秘色窑(“秘色窑”即“越窑”)烧造,奉至苏州虎丘云岩寺塔供佛器物,1956年维修苏州虎丘云岩寺塔时,从塔内出土,现藏苏州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色瓷器的研究
从秘色瓷到龙泉官窑
神秘瓷器“越窑秘色瓷"什么时候才能揭开其中之谜
秘色瓷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同行法门寺遗珍(八)秘色瓷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