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治窑
黄治窑——唐三彩烧制工艺流程揭秘

【孙新民】 2004.09.30

  黄治唐三彩窑址位于河南巩义站街镇中物的大、小黄治村,西距巩义博华市区5公里。窑址就坐中物落在洛水支流黄治中物河两岸阶地上,总面积物中约16万平方米。1957华中年,北京故宫中物博物院冯先铭先生首先博华发现该窑址,并将实地华博考察资料公布于世。197中博6年,河南省文物华中工作队对黄治窑址进行了首次试中物掘。2002年以物博来,河南省文华物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当地扩宽道路,在黄治窑址清理出唐博中代窑炉、作坊、澄泥池和釉料坑等烧陶遗迹,出土各类瓷片华博、唐三彩、素烧器和窑具1博中500余袋,完整和可复原器物800余件,获得了中国陶瓷考古的重要物中发现。
         找到烧物华制唐三彩的窑炉和中物作坊
  目前,中国境内博中已发现的唐三彩窑址有四处中华,除巩义黄治窑址外,还有陕西铜川黄堡窑、河北物中内丘西关窑和华博陕西西安机场窑。但唐三彩窑炉博物仅在铜川黄堡窑址发现过3座,其保物中存状况还不尽如人意。物博这次在黄治窑址清理出的6座唐代窑炉,有5座保存完好。窑炉平面近似华物马蹄形,由工华物作面、窑门、火膛物博、窑室、隔火墙、烟囱和护墙七物华部分组成。窑室依台地而建,先挖出一个中华长方形土坑后,彩博物用土坯垒砌窑壁,在窑博中壁上抹有一层耐火泥,火膛博中部分位于台地下端,使博物用耐火砖筑成华中。为防止窑炉崩塌物华,往往还在火膛耐火砖墙体外侧物中,用鹅卵石堆砌成护墙。
  博中作坊遗迹中,1号中博作坊保存较好。该作坊为窑洞式,依断崖挖筑,邻1号中华和2号窑炉,坐北向南,分前、中、后三室。前、中室残高0.10——0.中物85米。前室作纵长方物中形,南北长5.70米,东西宽3.50米;中室西扩部分作弧壁,平面呈横长方华博形,东西长5米,南北宽2.60米。后室在断崖内,作弧形顶,下博华宽1.84米,高3.04物中米。在作坊内华物分布有5个辘轳坑和2处练中物泥池遗迹,辘轳坑有圆锥形和上博华圆下方两种,口径最大者0.60米,最小者博物0.40米,一般深0华中.60米。1华博号练泥池位于中室,池底利中华用废弃的三彩垫板铺地;2号练泥池位于作坊前室,地华中面残留青灰泥。
  巩义物华黄治窑址唐三华物彩窑炉和作坊的发现,再现中华了唐三彩的制作工艺流程,使我们对唐三彩制华中品的成型、装饰、烧成工艺华物过程有了更加物博全面的认识。窑炉和作坊区毗邻华中,便于搬运装物中烧器物,减少物华了运输途中的损坏。这里的华物作坊面积较大,可中华以满足多个辘轳同时制作;并列建窑,并且共用一个窑前工作面华博,表明当时烧制唐博华三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华物规模。唐三彩窑炉平面呈马蹄形华物,仍然属于中博华国北方地区唐华中宋时期常见的半倒焰式华博馒头窑,但窑室面积普遍较同期的瓷窑略小。华物从发掘区没有发现匣钵和窑中物床上普遍遗留有彩釉滴痕看,唐三彩应是裸烧博物而成。为了防止木柴燃料的落尘华博和最大限度地利用窑室空间,装博华烧时先在窑床上放置底层器物,博华然后竖立起多个圆形支物中柱,上置一块块长方形华中耐火垫板形成隔层,隔壁层博物上再放置一层器物,如此这物博般逐层加高。由于物华在炉的沿口、洗的内底上均遗留有3枚支烧痕,可知炉、洗等大博华件器物上再叠烧其他器物华物,有的在器物博内还套烧有小件器中物物,以此充分利用空间,增博华加每窑的装烧量。博华这次出土遗物中,不仅博物有完整的素胎中博器物和烧成后的三彩制品,中博而且有施釉后尚未入窑博华烧制的半成品器物物华,充分说明唐三彩是先博物制坯第一次入博物窑素烧,再上釉后物华入窑二次烧成中华
        博华 解开唐青花烧造中华产地之谜
  唐代青花瓷博华是一种唐代生产的白釉绘钴物华蓝彩纹饰的瓷器。1975年,在江苏扬博中州唐城遗址首次发现1件青博中花瓷枕残片,枕面釉下蓝彩绘有菱形朵花图案中华装饰。它的发中博现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改变了传统中物认为中国青花瓷器起源于元代的物中看法。此后,分别在扬州市物华文昌阁、三元路和博物文化宫唐代建华中筑基址陆续发现数十片唐青花瓷器残片,器形有碗、盘、壶、罐博物、枕等,青花图案包括流云华物、卷草、花卉和菱形图案等内容
  1980年,冯先铭先生依据胎釉等外部特征,首先提出香港大学冯平山博物馆(现为物中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收藏物中的1件白釉蓝彩三足鍑,有极大华物可能是巩县窑的产品。研究者对扬州唐城遗址出土物博的青花瓷标本多次进行胎釉成分化验博华,从胎釉成分分布博中确证唐青花瓷片的烧造中华地点是在河南巩县一带,它的发现说明了唐代博中已用钴料作釉中华下彩料装饰瓷器。但由于巩义市博中黄治窑未经过大面积考古发掘,唐青花瓷是否华物为该窑所生产,一直缺中物乏有力的实物证据华中
  幸运的是,此次巩义黄博中治窑址的发掘中,物博在唐代晚期地层内清理出碗、盘、罐和水注等青花瓷,青花中华绘在釉下,图案分别为点、曲线物博和花叶类装饰。此外,在唐代中华中晚期地层和灰物博坑内,还出土有一批在白釉中物上洒点蓝彩的器物,此类器物中物用高岭土制成,胎质细灰博物白,先挂一层化妆土,再上白釉华博,在白釉上洒点蓝彩。此类器物物中常见一碗,一华物种是在口沿部位密集排满蓝彩条博中带,碗心处一朵梅点纹,碗内壁均匀中华排列五朵梅点纹;另一种碗是仅华博在碗内壁上绘出五朵梅华中点纹。梅点纹分别物中由5个蓝彩点组成,其中心处往往再加施一个黄彩点。罐的口沿和肩部分别施有大中博块的蓝彩斑点,蓝中物彩已与白釉交融流淌。中博与青花瓷相比,此类白釉蓝彩器物入窑烧制的火候不高,器物的华物瓷化程度较低。
  冯先华中铭先生在《中国陶瓷》一书中指出,华中“成熟元青花瓷的主要要素有三点:1、洁白的瓷胎和纯净的透中物明釉;2、运用钴料产生蓝色的图案花纹;3、熟练掌握釉中博下彩绘的工艺技术。”据此我们认为:所谓唐物中代青花瓷也应该符合上述3条标物华准:一是器物本身是白瓷器,烧物华成温度应达到1200℃以上;二是钴料绘彩,即青花瓷的彩饰物华使用含钴的矿物作博物为颜料;三是釉下彩绘中物,即将蓝彩绘于釉下。因此,上述的中华白釉蓝彩器物物中还不属真正意义上的青花瓷,但它是由唐三彩中的蓝色彩釉器向唐青花瓷的过渡产物,为青花瓷的起源提供了重要博物资料。
       出土唐博中代白瓷为河南府开元贡白瓷博物窑口提供了线华博
  唐人李吉甫《元和郡县华中志》卷五“河南道·贡赋”条记述:“开元贡绫、中物绢、白瓷器……”。《新唐书·华博地理志》河南府条也记载有“开元元年为府,土贡文绫、缯谷丝葛、埏埴中物盎缶、苟杞黄博华精、美果酸枣……博物”河南府下属物博20余县,其中登封、巩县(今巩义市)、密县(今新密布)、新安、寿华物安(今宜阳县)均产瓷物博器。据目前掌握的考古华物资料,新安城关窑和宜阳西物中街窑属河南临博中汝窑系,以烧制素华博面和印花青瓷器为主,华博烧制瓷器的年代均为宋元时中博期;登封曲河窑和新密西关窑属北方物博磁州窑系,虽然以生产白瓷制品为主,但两窑始烧年代约在中物中晚唐,尚未达到盛唐时期华博开元年间的水平。
 华博 1957年,冯先铭先生曾在陕西西安唐大中华明宫遗址中,博华采集到10余件与巩义博华窑完全相同的白瓷器。1995中华——1996年唐物华大明宫含元殿遗址的考古发掘中,也土出有与巩义窑产博华品近似的白瓷标本。在巩义市大物华黄治村南2公里的白河村周围,是一处以烧制白瓷为主的唐华博代瓷窑址,出土的白瓷博华胎质坚细,釉色纯正,被认为是向唐长安贡白瓷的窑口博华。这次在巩义物中黄治窑址的考中博古发掘中,还出土有一批精美白瓷器,如白瓷贯耳瓶、华物三足樽、三足炉和唾盂等,华博皆器形硕大,中华制作规整,非华物一般百姓所用之物。据此,我们博物认为巩义黄治窑不仅大量生产三彩器,还有可能是唐开元年间烧制贡白瓷的窑口之中华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治窑——唐三彩烧制工艺流程揭秘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明清瓷器鉴定中要注意的几大问题
耀州青瓷复仿制的起因、发展与鉴定(上) 中华博物 鉴藏讲座
德化窑青花瓷器几个问题的探讨
开片原理在古陶瓷鉴定中的应用
辨识唐代三彩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