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代越窑秘色青瓷洗-台北故宫的宝藏

五代越窑秘色青瓷洗-台北故宫的宝藏

(2015-04-22 10:50:16)
     高10.3公分 口径30.7公分。圆口,口缘外翻成一道折沿,斜弧壁深腹,平底,外底中心微微向内凹陷,底缘烧造留下的垫痕,清晰可见,于周边无釉处,露出灰色的胎骨。通体施青釉,釉色灰青,釉层薄而均匀,外壁局部出现淡色渍点。整件作品的形制与釉质,和浙江临安板桥五代墓,以及河南后梁开平三年(九○九年)高继蟾墓出土的青瓷十分接近,均是延续晚唐法门寺同式秘瓷碗的作品,惟碗身于五代时逐步加高成钵形。
     越窑为著名的青瓷窑厂,自东汉烧瓷以来到唐、五代达到鼎盛。烧瓷地点集中于浙江余姚上林湖一带,因上林湖旧属越州,故名之为越窑。越窑青瓷有如山峦般翠绿的釉色备受唐代诗人的称许,”秘色”一词最早出自晚唐诗人陆龟蒙诗《秘色越器》,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
     五代钱氏王国曾将越窑秘色瓷当作贡品,上贡唐、宋。虽然目前遗留的窑址,依然无法证实秘色瓷官窑的存在。然而从五代贵族墓葬的随葬青瓷,已可约略重建当时官方用瓷的面貌。院藏越窑“秘色青瓷洗”,釉质细致温润,器形端整大方,又与五代大臣墓出土青瓷洗相似,因此可视为五代上层阶级使用的佳器。
     一九八七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一批青瓷,其中十三件作品在随葬的供物帐上,记载成“瓷秘色”,透过供物及出土瓷器的对照,所谓秘色瓷的样貌方正式揭晓。院藏器内存在由清室善后委员会专家以墨书标记的「汝窑撇口果洗一件」一行字,从这件作品曾被当作汝窑,而反映出近百年来大家对於汝窑和越窑瓷器观点的改变。





附:法门寺地宫出土秘色青瓷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北故宫美物|第30期 惊艳,宋明清4只碗你喜欢哪只?国家宝藏
台北故宫汝窑瓷器收藏欣赏——北宋汝窑青瓷橢圆小洗
台北故宫传世汝窑瓷器:青瓷碟、青瓷椭圆洗、青瓷水仙盆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窑一片!台北故宫21件汝窑稀世珍品图鉴
宋官窑 青瓷琮式瓶 -台北故宫的宝藏
扬之水先生讲座(香文化NO.8)没有盖的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