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转载]中国古名砚往期回顾︱南唐官砚史料与史话


 

 

南唐三十九年

 

南唐(937年-975年),五代时的十国之一,都金陵,历先主李昪、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三朝,国祚仅有三十九年。南唐一朝,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和湖北、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约500万。南唐三世,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使得江淮地区在五代乱世中“比年丰稔,兵食有余”,为中国经济、文化、艺术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周、宋兴起后,后主终因拒绝入朝伺宋而被宋灭国。后主李煜亦因此客死他乡,空留“春花秋月何时了”给后人一唱三叹。

 

歙砚之盛名由南唐始

 

宋唐积《歙州砚谱》“採發第一”条——“婺源硯”:在唐開元中,獵人葉氏逐獸至長城里,見疊石如城壘狀,瑩潔可愛,因攜以歸,刋粗成硯,温潤大過端溪。後數世,葉氏諸孫持以與令。令愛之,訪得匠手斵為硯,由是山下始傳。至南唐,元宗精意翰墨,歙守又獻硯并斲硯工李少微,國主嘉之,擢為硯官,令石工周全師之,爾後匠者增益頗多。今全最髙年,能道昔時事,并召少微孫明。訪偽誥不獲,傳多如此。今山下葉氏繁息幾數百户,迺獵者之孫。

 

南唐官砚之名亦由始。

 

《钦定四库全书》之《砚谱》本,一卷,谱录类一,器物之属“李后主砚”条:“李后主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珪墨、龙尾石砚三者为天下之冠。”

 

欧阳修得南唐官砚

 

《文忠集》卷一三○·试笔,“南唐砚”条:

 

某此一砚,用之二十年矣。当南唐有国时,于歙州置砚务,选工之善者,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廪之给,号砚务官,岁为官造砚有数。其砚四方而平浅者,南唐官砚也。其石尤精,制作亦不类今工之侈窳。此砚得自今王舍人原叔。原叔家不识为佳砚也,儿子辈弃置之。予始得之,亦不知为南唐物也。有江南人年老者见之,凄然曰:“此故国之物也。”因具道其所以然,遂始宝惜之。其贬夷陵也,折其一角。

 

原研斋注:

l 《文忠集》,别集名,北宋欧阳修作,欧阳修卒谥文忠,故名。全书153卷,附录5卷。南宋初,各地刻印了不少欧阳修的文集。绍熙、庆元年间,周必大组织一批学者,对欧集进行了整理、校勘,编成《欧阳文忠公集》。包括《居士集》50卷(为欧阳修自定)、《外集》25卷、《易童子问》3卷、《外制集》3卷、《内制集》8卷、《归田录》2卷、《诗话》1卷、《长短句》3卷等。

l 侈窳chǐyǔ:粗劣之意。从欧阳文忠公的话可以推测,以宋砚水平泥之,南唐官造砚之精妙,不可方物。

l 其贬夷陵也:指欧阳修自己被贬为夷陵令时。

 

黄易铭南唐官砚

 











此砚见载于《兰千山馆名砚目录》第五十二方,清黄易铭南唐官砚,显为仿南唐官研。

 

《广仓研录》所载南唐官研

 




 

邓之诚先生与南唐官研

 





此砚为邓之诚先生所仿,见载于《藏·品》第柒期/2011·卷/《书斋索隐》P137“五石斋余旧梦痕---邓之诚先生们书斋琐忆”。

 

砚盒有铭:“五石居士仿南唐官研”。砚背刊邓之诚先生自作诗一首:“南唐官样久流传,折角巾同玉色妍。谁有庐陵修史笔,而今十国又兵连。”落款:癸酉冬月五石居士。(癸酉为1933年)。

 

用典说明:

l 庐陵修史笔:欧阳修,吉州永丰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因以“庐陵欧阳修”自居。欧阳修曾独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

l 十国兵连:用五代十国之史,批1933年的中国内战。

 

此方既然说是仿南唐官司砚,必然有所本。查《骨董琐记全编》有“南唐砚”条:

 

欧阳文忠公《试笔》云:“某此一砚,用之二十年矣。当南唐有国时,于歙州置砚务,选工之善者,命以九品之服,月有俸廪之给,号砚务官。岁为砚,造砚有数。其砚四方而平浅者,南唐官砚也。其石尤精,制作亦不类今之侈窳。此砚得自今王舍人原叔。原叔家不识为佳砚也,儿子辈弃置之。予始得之,亦不知为南唐物也。有江南人年老者见之,凄然曰:‘此故国之物也。’因具道其所以然,遂始宝惜之。其贬夷陵也,折其一角。”按,南唐元宗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令石工周全师事之,故制作精美。龙尾砚,与澄心堂纸、吴伯玄笔、李廷圭墨,同为徽州四宝,亦南唐国宝也。此砚嘉庆中归铁冶亭,以柘本赠法悟门,嘱张船山为作长歌。欧公手记在砚背,凡一百六十五字,有押字:“皇祐三年辛卯龙图阁直学士欧阳修记。”

 

日本人相浦知男著《关于南唐官砚》

 

《南唐官硯について》,《福岡學藝大學紀要》6,1956年,第69-78頁。国内看不到,遗憾。

 

著录于《广仓研录》、最终流向日本的南唐官研有诸多疑问

 




上图为欧阳文忠公《灼艾帖》,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4、裴建华先生讲拓本上“轻车都尉”印章是“硬伤”。原研斋对宋代用印习惯没有研究,权录于此。和朋友探讨了一下,猜想“轻车都尉”说不定是这方南唐官司砚原主人王原叔的“爵位”,未及细考。

5、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有“南唐砚”条记:此砚嘉庆中归铁冶亭。而此拓本砚侧铭文为:“乾隆五十七年在铁冶亭处”,互相不符,说明,邓先生看到的这方砚与《广仓研录》所录的、后流散至日本的这方根本不是同一方。或者说邓之诚《骨董琐记全编》在“南唐砚”条中所记载的“此砚嘉庆中归铁冶亭”有误。

 

原研斋注:铁保,清代书法家,字冶亭,号梅庵,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生,1824年(清道光四年)逝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之诚批《闻尘偶记》抄本
宋人尺牍十二帧
邓氏源流纪
骨董琐记及续编
欧阳修(十三)六一居士的六个“一”
画地学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