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程门的最早作品,同治乙丑同治四年

(黄 山:晨 欣)

   近年来,浅绛彩瓷的收藏风靡大江南北,特别是一大批文化人的涉入,使得这一领域更加热闹非凡,不仅出版了不少书籍,而且还多次召开研讨会,对一些模糊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这对于浅绛彩瓷的研究和收藏,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但是,在这些探讨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杂音,弄得不好,极易混淆视听,将原本正常的研究引入误区。为此,现仅就2006年第五届雅昌艺术论坛(石家庄)研讨会上关于“浅绛彩瓷的产生不会早于1866年(同治5年)”的论断,谈点个人管见,以正视听。

   历史的研究离不开史料与实物的支撑,任何大胆的假设,都远比不上实物佐证更有说服力。笔者藏有一件署年的程门绘浅绛彩瓷作品,就足以令上述结论不攻自破,无法成立。此件作品为一只瓷烛台,高1.6公分,长14.5公分,宽8.5公分,周长39公分。上绘柳树下巨石旁河溪边一老者在垂钓,其悠然自得之神态惟肖惟妙跃然瓷上。画面旁署:“有友人携得人物册子过我,用笔高超,颇有新罗之趣。”、“闲看蜻蜓立钓丝,雪笠。”印:“雪笠”。四周书有铭文:“非研非池,形制支离,巧工雕琢,不袭矩规,宁歌夜茗,宋赋秋悲,文章千古,得失君知,悠然梦返,物色相宜。同治乙丑雪笠散人铭于昌江之寄庐。”印:“雪笠道人”。此件作品为开门之作,程门书画风格十分明显,属于典型的浅绛彩瓷。这种瓷烛台,本人藏有四只,其中两只为程门所作(另一只未署年月),另外两只分别为程言,程焕文所作,除铭文字数稍有差异外,形制,风格皆如出一辙,乃书房秉烛夜读之物。由于此件作品铭文中明确写有纪年,故无须为是“同治乙丑”还是“嘉庆、民国乙丑”而争论矣。据考:“同治乙丑”为同治四年,即公元1865年,早于1866年。

   从这件浅绛彩瓷作品来看,已是成熟之作,浅绛彩瓷风格明显,大量使用了赭石、草绿等颜料,而并非是以墨彩为主另点缀些矾红而成。由此可见,浅绛彩瓷是否由墨彩发展而来值得商榷与探讨。

   当然,作为论坛上的几位版主得出上述结论也绝非是空穴来风,它也是在对现有传世的浅绛彩瓷作品进行鉴定、比较、思考后而作出的结论,只不过由于占有资料不够,仅做到了“大胆的假设”,而未能“小心的求证”和“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而已。

 













落款为:“一百二十有零图时在丁卯中秋前一日画于昌江官廨南窗之下奉赠芝泉明富大人雅玩新安胡夔时年七五”印章“夔”

上:胡夔同治6年   下:金品卿同治11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民国瓷器浅绛彩
“浅绛彩瓷”:谁说只能在纸上画画?
兰心惠质出名门
浅绛彩瓷考论
(已完成)典藏拍讯浅绛之——《浅绛百家》辨误
中贸圣佳秋拍:浅绛彩瓷精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