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字母表示数》评课稿

《用字母表示数》评课稿

      课程标准要求本课教学要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小学生由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抽象、显得较枯燥的。而且用字母表示数的许多知识和规则与小学生原来的认识和习惯是不同的,而这些知识和规则又是学习简易方程以及将来学习代数的主要基础。张文宇的这节课,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找准了知识的切入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旧知迁移诱导到新知学习,完成了认知上的一次飞跃。下面我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说说我对这节课的认识:

整节课老师设计思路非常清晰,层次清楚,通过具体的数字向用抽象的字母来表示,过渡自然,逐步渗透了代数思想,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为后面学习方程做好了铺垫。

     讲授、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安排合理,练习有效地达到了巩固、反馈的目的。尤其是判断练习,每一道题都很有代表性,学生在判断过程中逐步巩固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本要求,达到了辨析的目的,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扎实、深刻。

     教师在教学中点拨、评价及时,语言恰当精彩。比如,

一是创设情境,运用柯南这一侦探人物,以寻找宝藏为主线,激发学生兴趣。新的课程标准里说,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老师这节课恰当地运用了学生身边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体验探索的欲望和学习兴趣。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也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里操作和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需要通过    活动去实现对它们的理解和掌握。这是符合生自身年龄特征,特别是思维特点对学习方式的,也正是这种客观制约性决定了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操作感知的学习策略。课的开始教师用创设问题情境,接下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操作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一种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是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方法。数学方法是以数学为工具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数学方法中都包含着数学思想。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本质的认识,体现数学思想的重要工具,也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纽带。是由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桥梁。学生先合作讨论,然后自主完成,最后再拿出来大家交流。这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认为老师在这一环节处理的很恰当,值得我学习。

 三是体现数学文化。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

1)注重数学的评价语言

 在探究新知过程中,学生得出了用算式来表示,老师引导学生体现了数学语言的评价特色。

 3、练习设计巧妙,训练扎实。

      彭老师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有层次、有坡度、有新意的习题,并且都是以生活为素材,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帮学生解决了一个个现实问题。

       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从内容本身看比较枯燥,而教师抓住用字母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点,巧妙的引出,通过教师的介绍揭示了用字母表示算式在生活中的巨大作用,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了用字母表示算式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不过本节课也有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1、公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数学文化。而教师重点是介绍了公式,是否可以对其产生的背景和科学家本身作更多的介绍来增加数学文化的渗透。

2、在最后的故事中,确实对学生有一定的触动,在数学与语文资源的整合中,还需要进行推敲和思考,如何使人文熏陶与数学教学、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
为什么好好的数学思维课,最后都成了奥数班?
五年数学《用字母表示数》自我评价
重磅视频:极值点偏移问题
《吴正宪数学新课标》
最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