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度假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是贵州主要旅游产品,其中民族文化旅游是最有特色的综合型旅游产品。按照《贵州乡村旅游规划》关于贵州乡村旅游“以贵州农村的民族村寨、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山地农业为资源依托、以多样化的客源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概念,民族文化旅游也是黔东南州最具优势和发展最快的旅游产品。





一、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旅游资源简概


    1、自然生态完好。黔东南森林植被保存较好,地质、地貌、气候类型丰富。雷公山、月亮山、云台山、佛顶山等保留大面积的原始森林,是全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贵州省10个林业重点县有8个在黔东南,森林覆盖率达62.78%。全州有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地质公园、8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州10公里以上大小河流有2900多条,北部的舞阳河与云台山、中部的雷公山与清水江、南部的月亮山与都柳江等“三江三山”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重要生态屏障。同时,黔东南各民族保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的多元化等生态理念,形成“天人合一”崇尚自然圣地,被国际旅游年会列入世界“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十大旅游景区之一,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列为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



    2、民族文化丰富。全州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总计666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53处。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二、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黔东南州占了52项68个保护点,为全国名录总数的23.4%,数量列全国地州(市)级第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75项206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86项220个保护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659项,有国家级传承人21人、省级传承人77人,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最集中的地区。侗族大歌被联合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目录”。有国家级艺术之乡23个,省级艺术之乡42个,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2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3个。有中挪合建的两个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古城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雷公山麓苗族村寨和六洞九洞侗族村寨列入2006年11月国家公布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全州50户以上集中连片的民族村寨4200个,每年有民族民间节日300多个,被誉为“苗族侗族文化遗产保存核心地”和“迷人的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



    3、历史文化厚重。黔东南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有台江八郎古生物化石群、镇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雷山西江、黄平旧州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及锦屏隆里、黎平肇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锦屏隆里汉文化生态博物馆等。红色文化灿烂,红军长征时期经过全州十二个县,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黎平会议。麻江下司、台江施洞、岑巩思州、天柱远口、锦屏茅坪等曾经是贵州历史水运重镇,是中国木商文化“锦屏契约文书”主要保存地。



(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1、形成各具特色发展模式。我州民族文化旅游正式起步于90年代初期,历经起步、发展、初显成效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90至1999年),基本表现为类型单一、效益不明显的观赏性产品特征,以雷山郎德、黎平肇兴、镇远报京、凯里青曼等民族文化旅游村寨为支撑;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4年),涌现出凯里麻塘、南花,雷山郎德、西江,黎平肇兴、堂安,榕江三宝,从江岜沙、小黄、增冲等一批各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旅游村寨,民族旅游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初显成效阶段(2004年至今),民族旅游在各县市迅速发展,旅游产品丰富多样:一是传统的民族村寨民俗体验,如凯里麻塘革家、雷山西江苗寨、榕江三宝侗寨、从江岜沙苗寨等;二是依托大景区的“农家乐”,如施秉杉木河的杉木冲、镇远铁溪、雷公山的白岩、乌东、小丹江等;三是城郊休闲度假,如麻江下司、凯里巴拉河、剑河温泉等度假山庄;四是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如麻江蓝莓采摘、凯里舟溪赏荷花、雷山杨梅采摘等;五是康体健身体验,如施秉杉木河、黄平野洞河、台江欧密河飘流、麻江下司急流回旋等;六是乡村红色文化和名人文化体验,如黎平会议会址、高屯红军桥、三穗杨致成将军纪念馆、麻江夏同龢状元故里、岑巩杨圆圆归隐地马家寨等;七是民族节庆体验,如雷山苗年、台江姊妹节、凯里嘎囊香芦笙节、黄平谷陇芦笙节、榕江萨玛节等;八是古村古镇游,如镇远舞阳古镇、黄平旧州、锦屏隆里、黎平德凤、锦屏文斗、丹寨石桥、天柱三门塘等;九是其它自然风光和人文遗产观光,如施秉云台山、镇远舞阳河、雷山雷公山、榕江都柳江、丹寨龙泉山、从江加搒梯田、岑巩龙鳌河、锦屏春蕾林场等。



    2、旅游经济成效初显。 “九五”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428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为81.86万人,占19.11%;旅游总收入20.58亿元,其中乡村旅游5.4亿元,占25%。“十五”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1068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为353.6万人次,占33%;旅游总收入71.6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15.52亿元,占21%。 “十一五”以来,全州旅游接待人次5783万人次(其中乡村旅游1512万人次,占26%),旅游接待总人次年均增长37.86%,旅游总收入401.65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收入120亿元,占29.2%),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率达44.43%。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结合,成为当前促进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初步形成麻江下司、镇远舞阳、雷山西江、凯里三颗树、台江施洞、剑河温泉、镇远铁溪、锦屏隆里、黎平肇兴等旅游特色城镇。





二、黔东南州民族旅游发展的主要措施及基本经验



(一)发展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是我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把发展旅游作为我州推进历史性跨越的三大战略之一,把旅游业作为重要产业列入“四圈一区”发展框架中加以实施,把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与扶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相结合,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载体,作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开放搞活的重要举措。如雷山县委、政府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建立奖励制度;高标准对农家乐进行规划设计,拨付扶贫资金,进行农家乐建设和改造;从2006年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100万元作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贷款贴息,对民族旅游贡献单位、村民、旅行社等进行奖励;县政府每年拿出西江景区门票收入的15%对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实施保护奖励措施,2011年拿出西江旅游门票收入的539万元对当地村民进行奖励,增强了村民保护苗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信心,提高了村民开发文化旅游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和帮助下,各级政府结合实际,竭力开展乡村旅游的各项工作,现在基本形成州抓县、县抓乡、乡抓村,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及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共办旅游的良好格局。



    2、科学规划是发展我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一是提出了“四圈(镇远历史文化及舞阳河风光旅游经济圈、雷公山苗族原生态文化及自然生态旅游经济圈、黎平侗族原生态文化及三板溪湖苗族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凯里城市经济圈)一区(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的产业经济发展区域布局,把“旅游活州”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全州形成把旅游业作为拉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龙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共识,付诸行动。二是注重规划引领,指导旅游产业发展。完成了全州十六个县市旅游产业规划、重点景区建设性详规及一批专项规划,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批支撑旅游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三是编制《黔东南“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黔东南世界原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规划》和《黔东南国家级度假休闲区规划》等专题规划。雷山、镇远、从江等县还就重点景区专门进行了二次开发规划与建设。四是完成并经过评审的民族文化旅游规划有隆里古城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黎平肇兴等民族旅游村寨发展规划、雷山西江千户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等27个。五是确定全州民族民间文化村寨(镇)作为首期开发与保护重点108个,创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巴拉河、牛大场中药材基地、麻江下司、黄平旧州、镇远铁溪、从江小黄、从江岜沙、榕江三宝);确立乡村旅游示范项目1个(巴拉河)。在编制民族旅游规划中,遵循“严格保护、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打造 “精”和“特”乡村旅游产品,确保我州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3、多方投入是发展我州民族文化旅游的保障。为了发展我州的民族旅游,针对自有财力薄弱的实际,“十一五”以来,黔东南州采取争取国家投入、州县财政匹配、民间资本投入等多种形式,多渠道解决旅游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2006年以来我州每年统筹1000万用于发展民族旅游;二是在项目建设上我州整合发改、财政、建设、旅游、文化、民族、水利、林业等部门的有关资金用于民族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上;三是向发展银行贷款2个多亿,主要用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四是通过努力已争取到世行项目1.98亿人民币用于我州民族文化遗产民族文化旅游发展项目;五是“十一五”期间吸纳社会资金11.4个亿用于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设发展;六是仅2006-2010年,全州共投入19.6亿乡村景区景点的二次开发,加强民族文化旅游规划和步道、停车场、表演场、服务中心、农家旅舍等基础设施建设;七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我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建设,从2007年起,青酒集团先后斥资1.5亿元,组建镇远古城旅游投资公司,建设高过河风景区、三寨村民俗接待中心、醉翁山庄以及日月国际大酒店,每年投入1000万元开展旅游市场宣传促销;贵州天下西江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2009年投资1000万元买下11栋木楼,成立天下西江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致力于经营西江苗寨旅游产业。2008年在肇兴从事旅游业的外来投资者共有16家,分别来自贵阳、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建成4家酒吧,旅游工艺品店12家,带动了当地群众的投资,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对乡村群众从事旅游起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多方资金的投入,使全州乡村旅游接待条件有了极大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



    4、保护资源是发展我州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贵州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以村寨为核心来展布的,《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列入名录的旅游民族村寨共150个,按旅游潜力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全省A级民族村寨19个,B级民族村寨51个,C级民族村寨70个。从地域整合上看,民族村寨主要集中分布在黔东南,A级民族村寨15个,占全省A级总数的78.9%;B级民族村寨21个,占全省B级总数的42 %;C级民族村寨19个,占全省C级总数的78.9%。A、B、C级民族村寨占全省名录中的39.3%,接近40%。其节日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婚俗文化、农耕文化等各具特色,以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族芦笙舞、反排木鼓舞、侗族鼓楼、民族银饰、手工刺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享誉海内外,是构成“多彩贵州”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列入全球18个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为了实现民族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注重做好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传承工作:一是用建生态博物馆方式进行保护。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上级的支持帮助下,先后建立了“中国贵州雷山上郎德民族建筑博物馆”(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生态博物馆”、“黄平飞云崖民族节日博物馆”和“台江刺绣博物馆”等专业博物馆,对原生态民族文化进行有效的保护。二是启动民族民间文化村寨保护规划工作。结合我州资源禀赋,我州将“特色突出、民族建筑保存完好、有区域代表性、有开发利用价值”的108个民族民间文化村寨(镇)作为保护重点,加强规划。三是启动民族文化村寨的立法保护工作,制定并颁布实施《黔东南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管理办法(试行)》,雷山、台江、黎平等县正着手制订《西江民族村寨保护办法》、《黎平民族文化保护办法》等地方性法规。



    5、做好培训是发展我州民族文化旅游的前提。据不完全统计,自“十一五”以来,通过组织培训、送出去培训、与相关旅游院校联合培训等方式,共培训乡村旅游管理人员、讲解员、信息员、服务员及群众5万余人。如为推动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区的有序发展,省、州、县项目办对村两委负责人、旅游协会管理人员、信息员及部分村民代表进行旅游业务和技能的培训,组织到花溪镇山、青岩、安顺天龙、广西龙胜等地考察学习。织了州、县项目办有关人员及南花、郎德、猫猫河等村村干到法国、爱尔兰等过考察学习。2012仅州县两级组织和开展的各类民族文化旅游培训就达1万余人。由州劳动与社保部门举办的全州农民技能就业培训(农家乐、刺绣)就达14669人。通过加强人才培训,全州民族文化旅游从业人员及乡村旅游接待户的整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服务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



    6、宣传促销是发展我州民族旅游的关键。一是重大活动“搭车借力”。通过精心创意和积极申报,在国家奥委会及省有关部门支持下,2008年贵州奥运火炬在雷山县郎德苗寨山水田园间传递,被誉为中国“最美奥运火炬传递线路”;2008年贵州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在雷山西江苗寨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又在雷山县西江苗寨举办“和谐城乡互动发展——醉人间茅台·美天下西江”为主题的世博论坛,知名度及影响力凸显,并通过对不断创意规划与保护性建设,一个普通的苗寨挤身国家AAAA景区。二是国家高端媒体传播。2010年,在中央电视台4频道投入了西江和镇远的旅游宣传广告,2011年投入2000万元在央视1频道(新闻三十分)、4频道(中国新闻)等插播 “多彩原生态,真情黔东南”形象宣传片,收到了明显的宣传效应。三是影视歌舞交流展示。先后配合拍摄制作《鸟巢》《云上太阳》等影视作品,积极组织民族歌舞参加青歌赛、世博文化周等进行展示,有力提升了黔东南州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力。四是“请进来”考察。先后邀请国内外知名人士、旅行商和媒体考察团队百余个团队到黔东南州进行考察,尤其通过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 “民族文化黔东南苗乡侗寨行”等活动,多视角、多角度挖掘、展现和推介了黔东南。五是“走出去”促销。先后与上海春秋等旅游集团公司建立旅游营销战略合作关系,拓宽客源地市场,构建黔东南旅游产品的销售平台。六是举办“节会”造势。每年由政府主导举办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节、雷山苗年节、台江姊妹节、黎平鼓楼文化艺术节、施秉杉木河漂流节等,提高了黔东南对外影响力,使民族节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项目,推动文化旅游健康发展。





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取得的基本经验



    1、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使一部分城市购买力转移到农村,农民作为民族文化旅游的经营者和服务者,直接获得经济收益。2011年,全州接待游客人数达2,374.86万人次,同比增长56.99%,旅游总收入187.29亿,同比增长70.70%。其中,乡村旅游接待950万人次,旅游收入51亿元,增长46.2%,乡村旅游从业人数近8万人,有8.17万人口通过乡村旅游实现了脱贫致富。南花村民族旅游开发起步于1997年,当年歌舞演出收入5000多元,加上农家乐餐饮服务总计不超过1万元。之后一路攀升,2001年,演出收入首次突破10万元,2002年达31万元,2003年,村里的旅游综合收入达136万元,2005年仅凭每场收费500元的接待游客芦笙表演,就得到了41.2万元收入,8户‘农家乐’, 35户卖工艺品,度假村、土特产等其他收入,总计超于150万元,全村171户户均收入近万元。西江农家乐接待户由2005年的十几户发展到现在的138户,民族商品店已由原来的25户发展到现在的87户。雷山乡村旅游产业带民族演艺、动种养植和以银饰、剌绣、芦笙等产业的发展,以银饰、剌绣、银饰、芦笙、茶叶、山野菜等为主的民族旅游产品得到有效开发,年实现产值4亿元。目前,该县有农家乐316户,农家接待床位2029个,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5000多人,间接从业人员达5万余人,直接和间接带动3.2万贫困人口脱贫。



    2、促进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民族文化旅游成为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向非农领域就地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根据国家旅游局测算: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景点,可直接和间接安置300个农民就业。我们乡村旅游接待,年超过10万人次的村寨主要有南花、朗德、西江、三宝、肇兴、堂安、岜沙、小黄、三门塘、隆里、施洞等,这些村寨的富余劳动力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大部分实现就地转移。2012年6月止,全州开展民族文化旅游的近百个村寨中,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有8.31万人,推进了农民向非农生产领域转型步伐。



    3、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工业基础较弱,又短期难以培育新支柱产业的县,通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把“三农”资源开发成为旅游项目,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2000年到2011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州乡村民居接待户从500余户发展到2000多户,乡村旅馆从60余户发展到6452户,乡村手工艺作坊从390余户发展到5631户,旅游运输从业户从10余户发展到226户。仅雷山县“苗家乐”接待户近210家,接待床位1841个;从事银饰品、苗族服饰品、刺绣、芦笙、竹木根雕等旅游商品生产加工的企业(村、户)共有34个(户),全县旅游商品年产量近40万件,年销售收入约5000万元。雷山西江、麻江下司、黎平肇兴、从江小黄等成为乡村旅游扶贫成功模式,乡村旅游成为我州当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4、促进名族文化和生态坏境的保护。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文明理念,提高了农民对身边适于旅游开发的认识,自觉加强了对生态坏境、历史遗迹、名族建筑、民族歌舞、民俗节庆、传统工艺的保护,通过发掘整理提炼,使许多濒于衰落和失传的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5、促进农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民族文化旅游除了带来农民 “真金白银”以外,还促进农民按照新的生产形式组织起来,进行对外促销,有竞争、有合作、有约束、有管理。有的农民自觉学习普通话和旅游知识,不仅市场经营意识明显增强,而且文明礼貌,法制观念明显提高,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通过开展民族文化旅游促进村寨文明进步、和谐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成为山区有效的扶贫手段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凯里石龙寨、雷山乌东村等因乡村旅游发展,步入贵州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三、我州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总结州民族文化旅游工作的发展现状,可用“三多三少”来概括,即:一是游客逐年增多,收入增幅少;二是过境游客多,留宿游客少;三是观光游客多,游客消费少。同时还存在各地对民族文化旅游作为民生工程抓的认识不到位,各地发展不平衡;区域性旅游专题规划滞后,指导性不够;苗乡侗寨打造的同质化较重,特色化不够;农家乐等管理粗放,规范化水平低;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单一,文化内涵包装不够;旅游收入惠益不均,发生新的社会管理问题等问题。

 

                   (黔东南州旅游发展和风景名胜管理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黔东南州雷山西江千户苗寨乡村旅游综合体
世界上最大的苗寨
合理利用民族文化遗产 走出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
文化多元才有魅力 经济异质才有效益
走进人类疲惫心灵的最后家园来---自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报道之一
大美黔东南 让世界看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