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42单位的胰岛素不用打了,血糖达标了,也没有低血糖了,这就是有效的糖尿病治疗

作为一名医生,为病人服务,是职责所在,是仁心所系。当我每次劝糖友要减体重时,总会收到一堆理由。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案例:70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经过近两年的治疗,停用了每天42单位的胰岛素,血糖达标。她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年的减重蜕变

2017年2月14日,一位70岁的患者第一次来就诊:她身高158厘米,体重80公斤,因为膝关节有问题,所以行动缓慢,加上严重超重,走路相当困难。

糖尿病病史二十多年,血糖整体情况控制差:高血糖和低血糖交替。空腹血糖9.2mmol/L,餐后血糖14 mmol/L,糖化血红蛋白9.8%,频繁低血糖发作,应用的降糖药物是诺和灵30R早22U,晚20U,早晚30分钟皮下注射(共42个单位);盐酸二甲双胍(格华止500毫克,早中晚各1次),卡博平50毫克(早、中各1片,由于担心低血糖,晚上不服),诺和龙2毫克(每日3次)。

这位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但通过和患者沟通后,一起商定了整体的治疗方案:按照糖尿病控制的五驾马车,先进行糖尿病饮食治疗的教育(就诊时饮食是随意吃喝),指出患者的问题,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原则和方法(餐盘法、血糖生成指数法)。嘱咐患者记饮食日记,每次就诊的时要带过来。

用药方案根据血糖进行细调:格华止改早晚各2片,卡博平1片(早中晚各1片),诺和龙2毫克(早中晚各1片),胰岛素方案不变。

第二次就诊:3月7日(3周后)

空腹血糖降为7.2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12 mmol/L,饮食控制明显好转,继续调整饮食结构和比例,减水果;患者因控制饮食后有饥饿感,睡前喝牛奶半盒。

第三次就诊:3月21日(7周后)

空腹血糖达标为5.6~6.3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3~10.1 mmol/L左右;出现一次低血糖(血糖3.5mmol/L),停诺和龙(停一种口服药)。体重下降到78公斤(减4斤),诺和灵30R减为20U、18U(胰岛素减4U)。

第四次就诊:5月9日(11周后)

空腹血糖继续达标,餐后血糖基本在7.9mmol/L以下。胰岛素继续减4U。开始加上运动指导,因患者膝关节问题不能长距离行走,运动以床上做伸展运动和全身按摩锤为主(40分钟左右)。

第五次就诊:6月20日

空腹血糖继续达标,体重降为75公斤,胰岛素继续减4U。

第六次就诊:7月4日

体重73公斤,诺和灵30R减为14U、10U,空腹血糖5.6~7 mmol/L,餐后血糖10.1 mmol/L;诺和灵30R维持在10U、10U。

2018年3月20日就诊

体重已经降为68公斤,空腹血糖为5.3~6.3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9.0 mmol/L。

2018年4月24日就诊

胰岛素停用,口服药为格华止早晚各2片,卡博平1片(早中晚各1片),糖化血红蛋白6.8%,体重140斤,70岁的人,减了整整20斤。

到了2019年1月8日,她停了胰岛素,体重减了,再也没有发生过低血糖。

减重带给糖友的启示

患者糖尿病控制平稳,血糖达标(因篇幅所限,综合控制和并发症的内容省略),这一切是如何做到的呢?

1. 全程饮食和运动治疗

患者饮食量减了1/3,能够按低升糖指数选择食物;每天用小工具自我按摩,体重减轻后,能逐渐增加行走和其他运动。

2.良好的自我管理

每次患者就诊,都携带着饮食日记,小本子记的密密麻麻,就诊结束后,小本子圈圈点点,有问题的地方都用红圈标出,下一次就诊再提出几个问题,患者自己掌握了血糖控制的方法。

3.持续的糖尿病教育

将近2年的时间,纠正了几十个饮食、运动、药物和血糖监测的误区,高血糖和低血糖基本消失。

4. 药物治疗是关键

患者之前胰岛素和口服促泌剂(诺和龙)合用,增加了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低血糖后暴饮暴食,高血糖后又增加降糖药剂量,形成恶性循环。药物治疗调整后,二甲双胍按照最佳剂量(2000毫克/天)服用,空腹血糖下降,饮食控制发挥作用后,餐后血糖逐渐达标,改变了恶性循环。

5.体重下降是重点

减轻体重有助于改善血糖水平并减少患者对降糖药物的需求量。文献报道,持续至少8周饮食和运动干预,即使没有显著体重变化,也可使糖化血红蛋白平均下降 0.66%。

减轻体重3%~5%,血糖就能改善。这个患者体重降了5公斤时(原来体重80公斤,胰岛素就减了12U。体重降了10公斤时(原体重减了约12%),实现了胰岛素停药,促泌剂停药。

这么一个真实详细的案例,展示了减肥给糖尿病患者带来5大好处和收获,您心动了吧,那就赶快行动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压病护理常规
如何对抗糖尿病
血糖达标体重不飙,其实你不应该对胰岛素有偏见!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事情
这几个糖尿病用药误区,直接影响血糖高低,你中枪了吗?
中国慢病防治基层医生诊疗手册:糖尿病分册图表集(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