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劫走了秦俑坑内的巨量兵器?

  秦俑馆的考古学家,一直都在强调"俑坑的兵器,是秦末一个政治集团取走的",而这个政治集团,与一场"政治变故"有关,又说"到俑坑劫走兵器的,是一支军队"。其实,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俑坑大量兵器被劫这件事,是秦末的农民起义大军干的。如果是他们,他们又是谁?


  战国时期,各国拥有先进的铁兵器,秦国铁兵器在凤翔、咸阳、临潼均有出土,秦始皇宫殿入口,都有探测铁兵器的设备,不见一件铁兵器的俑坑,没有理由属于秦代。俑坑底部和淤泥上部,呈现出几十年的时间差,吕不韦戈落在淤泥层表面,说明它只是在俑坑建成几十年之后,由外来人携带进来的。 据说,在秦俑坑已经出土的近4万件兵器中,除1件铁矛、1件铁镞之外,其余剑、铍、戟、戈、矛、镞等,都是清一色的铜制兵器。为了证明俑坑没有铁制兵器的历史必然性,就要向外界推出一个"秦朝铜制兵器,并不落后、并不过时"的观点。有人说,俑坑出土的兵器是"无比锋利、无比精良"的,是当时"最先进、最完善的武器装备"。有人甚至还说,"秦王朝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冶铜业"。这世界最大的兵工厂到底在哪里?为什么俑坑的青铜兵器,是一种最先进的军事装备?对所有这些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是根本不会有人出来去做一番认真的回答的。


  有人说,俑坑的青铜兵器,与商周相比较,在冶炼技术方面大大提高了,这时以青铜材料铸造的兵器,既含铬又含镍,工艺复杂,加工精细,怎么能说它们不是一种先进的兵器呢?其实,兵器先进不先进,不要和早年的同类兵器比,而要和同时代自己国家拥有的其他兵器比,还要和同时代其他国家拥有的其他兵器比。有时候,自己拥有的青铜兵器,比过去是更好了,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如果和同时代出现的其他材料制造的兵器比,在质量、性能、锋利程度方面,差距立即就会暴露出来。青铜兵器先进不先进,一定要和当时用钢铁材料制造的兵器去比。


  《管子》记载,"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铜矿资源匮乏,矿石的品位,一般在1%~2%左右,冶炼很困难,产量又很低;铁矿资源丰富,矿石的品位,一般在30%左右,冶炼很简便,产量却很高。有了资源和技术上的保证,所以到了春秋末期,吴、楚等国的冶铁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仅能够"断山木,鼓山铁"炼出熟铁和生铁,还能够用熟铁渗碳,制造出各种钢铁的兵器。铁器时代拉开了帷幕,立即就登上了历史前进的大舞台,以铁制兵器为代表的先进武装,正式展示出新姿,铜制的兵器,哪里还有什么称霸的本钱!


  在一个号称秦王朝精锐部队的众多武士手中,拿着的竟然都是已经过时的、落后的劣等兵器,该是一件多么大煞风景的事情啊!按照秦始皇个人的性格,他统帅的这一支庞大军队,战斗力应该是最强大的,装备应该是最精良的,车马应该是最优等的,兵器也应该是最先进的。就兵器而言,凡是诸侯六国拥有的先进兵器,他也必须要想方设法搞到手。如果作为一国之君,面对别国有最好的作战武器,却一直无动于衷、不思进取的话,那他就是一个蠢才。俑坑中,没有发现主战的铁制兵器,这本身就充分显示出,它们与秦王朝存在着一条时代的"鸿沟"。


  什么叫时代"鸿沟"?请先来了解一下诸侯六国铁兵器生产的状况。战国时期的楚国,铁制兵器已经广泛地使用:湖南长沙、衡阳、郴州等地楚墓出土铁剑的数量就很多,长沙杨家山65号楚墓里有钢剑;长沙沙湖桥楚墓里有铁剑;长沙郊区楚墓里有铁剑;淅川 10号楚墓里也有铁剑;高至喜先生撰文说过:"光是长沙战国楚墓中,就出土钢剑31把,长沙是楚国锻造钢铁兵器最发达的地区。"楚国诗人屈原在《楚辞·九章》中提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长铗,是一种刀身剑锋的、能刺能砍的长剑。湖南郴州楚墓出土的铁剑,长度达到了1.40米左右。齐国冶铁业的情况,从临淄发现的10万平方米的冶铁遗址中,看到了它的规模,遗址中出土有"齐铁官丞"之印,可见齐国已有冶铁主官。曲阜鲁国故城,也发现冶铁遗址。《战国策·齐策》说:"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说明铁剑也是很长的。《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超足而射,百发不暇止。"《太康地记》也有"汝南西平有龙泉水,可以淬刀剑,特坚利。故天下之宝剑韩为众,一曰棠溪,二曰墨阳,三曰合赙,四曰邓师,五曰宛冯,六曰龙泉,七曰太阿,其剑皆出西平县,有铁官,是古铸剑之地也"的记载。


  河北滦县战国墓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00米;燕下都遗址出土的铁剑,长度已达1.04 米。燕下都城内冶铁遗址有3处,最大面积为30万平方米。燕下都44号墓中,一次就出土92件铁制兵器,其中钢质兵器13件,铁质兵器62件,铜铁合金剑 20件(有钢剑15件、铁矛19件、铁戟12件、铁刀13件、铁胄1件),其中剑、戈属于特殊钢。剑长1.04米的赵国钢剑在大连被发现。魏国在安邑、皮氏、绛等地,均设有铁官,那里是巨大的冶铁中心。魏军曾以铁制兵器而称雄当世。史称魏军甲兵犀利,武卒均为重装步兵,披重铠、持戈剑,精良装备武装到了牙齿。


  王学理先生在《秦俑专题研究》一书中指出:"春秋战国以来,铁器登上了历史舞台,各国竞相以铁兵器装备自己的部队。楚国'宛巨铁,惨如峰虿'的铁剑,比当时最长的铜剑还要长出一倍。韩国的冥山、棠溪、邓师生产的铁剑,可以'陆断马牛,水击鹄雁 '。关东各国普遍地使用了铁制兵器。战国时代,用块炼法得到海绵铁,再用增碳办法制造高碳钢,并掌握了淬火技术。关东诸国用当时这种最先进的冶铸术制造钢铁兵器,并用来装备自己的队伍,可以说是历史性的进步。相比之下,秦国确实略逊一筹。秦之铜剑,较之楚燕的钢铁长剑,却有小巫见大巫之嫌。


  《中国军事史·兵器》说:"战国以后,进入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秦始皇统一六国,从此进入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杨泓先生在《中国古代甲胄》中明确地说过:"战国时代铁制武器开始出现,遂使当时占据主要地位的青铜兵器黯然失色。"蓝永蔚先生的《春秋时期的步兵》也说,"自春秋末期铁兵开始出现,到战国初期广泛应用于战争,它不仅大大提高武器的杀伤能力,而且由于铁的资源丰富,价格低廉,可以用来装备巨量的步兵。特别是连弩的发明,提高了箭的射程、射力、命中率和发射速度,使步兵能在宽大的正面上,有效地阻止密集整齐的车战进攻。 秦代铁制兵器已成为主流一面是诸侯六国铁兵器占有绝对的优势,一面是秦俑坑几乎看不见铁兵器的影子,应该说出现这种兵器方面的反差,本身就隐藏着一个考古论证上的学术危机。按照常理,秦国不可能脱离铁制兵器的发展轨迹,甚至还应该赶上或者超过各国的发展水平;然而,一旦承认和接受这种观点,那个只有铜制兵器、没有铁制兵器的秦俑坑,自然而然要被排除出秦王朝的时代序列。有人为了证明俑坑"无铁有铜"的过时兵器,仍然属于秦代正规军唯一的武器装备,只好违背历史事实,提出了一个"秦国资源匮乏、冶铁技术落后,而根本无力生产铁制兵器"的避让观点。

上一篇:秦始皇陵难以发掘的七大理由 下一篇:横扫匈奴蒙恬怎么成宫廷斗争的陪葬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秘:是谁劫走了秦俑坑内的巨量兵器?
汉代用不起铁制兵器,只能用青铜的?居延汉简:当铁剑是手机就懂了
再论<<平乐银山岭“战国”墓的时代>>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解说词
秦帝国纵横天下的秘密:锋披天下的青铜兵器
探索兵马俑的神秘主人到底是谁| 未解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