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阶段
一、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阶段
虽然儿童开始学讲话的时间略有先后,但都经历相同的发展阶段。大多数儿童在他们出生后的第一年末说出了第一个词;2岁以前已具有250个以上的主动词汇,并且能够说出简单的短句;3~4岁前儿童就已获得了他们的语言的语法(见表12-2)。
表12-2语言发展第一次出现的平均年龄
年龄/月
言语反应情况
0.25
婴儿对声音作一些反应
1.25
微笑着对刺激作出反应
咕咕声;发出长元音
转向说话的人
说“啊──咕”
发出咂舌声
5
转向叮当响的铃
6
咿呀学语
7
向上侧转着叮当响的铃
8
无区别地说“dada”和“mama”
9
玩躲躲猫这样的姿势游戏
直接看叮当响的铃
听懂“不”字
11
把“dada”和“mama”作名字用
对加手势指示的直接命令作出反应(如说“把它给我”同时向前伸出手)说出第一个词
12
说出没有用真正的词的无意义的“句子”
说出第二个词
13
说出第三个词
14
对没有手势的直接命令作出反应(如不伸手说“把它给我”)
15
说出4~6个词
17
用一些真正的词说出无意义的句子
能够指出身体的5个部位
说出7~20个词
19
形成双词联结
21
形成双词句
掌握50个词
24
不加区别地使用代词(I,me,you)
30
有区别地使用代词(I,me,you)
36
有区别地使用所有的代词
掌握250个词
使用复数
说出三词句
(Capute et al.,1986)
(一)从前语言到语言
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开始,就有学习语言的许多前提条件,他不但自己能够发出声音,而且能接触到包括人类语言在内的各种声音。很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生儿的听觉感受性很差,是在具有学习和经验之后才能区分差别很小的语音。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婴儿对一些重要语音的区分很早就已开始。心理语言学家用一种装有记录婴儿吮吸率的人工奶嘴对婴儿听辨语音的实验结果表明,1个月的婴儿就能区别辅音的清浊:\[ba\]和\[pa\],到了4个月区分这两个音节就与成人完全一样了(Eimas et al.,1971)。到了6个月,婴儿会开始注意语言中的语调和节奏。
婴儿发出语音比语音知觉发展得要晚。从出生到6周,婴儿的发声基本上属于反射性的:哭叫、打喷嚏和咳嗽。从6周至6个月,婴儿开始把这些声音与咕咕声、喀喀声这种类似语言的声音结合起来。这些声音与辅、元音有某种类似,并且常常是对着看护者说的。约4个月时,婴儿的发音系统的形状和结构已经成熟,开始发出各种类似语言的声音。6个月前后婴儿进入咿呀学语阶段(babbling stage),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典型的是由一个辅音一个元音组成),而且是有节奏地、有语调地加以重复。吴天敏和许政援(1979)的观察发现,4~8个月的婴儿开始发近似词的音,如ba-ba(爸爸)、ge-ge(哥哥)、ma-ma(妈妈)等。
在人生的第一年,婴儿与成人之间的语言交往在各种非语言交往(游戏、喂食、穿衣、洗澡、睡觉等)背景下进行。婴儿和父母开始理解相互间的意图和行动。人际间的这种理解是通向掌握词汇意义、学习真正的语言的必要条件。
(二)单词句
儿童在一周岁左右说出了最早的词,这是真正的语言的开始。从一周岁左右到两周岁是单词句阶段(one-word stage),前后不超过几个月。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儿童一次只会说一个词,但他常常用一个词来表达整个句子的信息,从而起着一个句子的作用。这种词的词义是过分扩展了的。例如,儿童把所有的四脚动物都叫做“狗狗”,把所有男人都叫做“爸爸”。不仅如此,他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伴随不同的情绪和动作,还往往用同一个词表达不同的含义:“妈妈”可以表示“这是妈妈”、“要妈妈抱”、“妈妈帮我拣东西”、“我肚子饿了”等。这种单词句也被称为全息短语(holophrastic)。
在单词句阶段初期,儿童的词汇量只有几个词,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词汇量增加也日趋迅速(见图12-4)。有人研究过18个儿童最初出现的10个词,结果表明,都是些动物、食物、玩具的名称。在他们最早习得的50个词中,范围已扩大到人体器官、衣服、家庭用具、运载工具、人物等方面,但没有出现过像“尿布”、“裤子”、“汗衫”之类父母经常使用的词。一般而言,儿童说出的词是他们直接摸到的、玩过的东西的名称。而对于那些立在那里不动的东西如家具、树木或商店,儿童是叫不出它们的名称的(Nelson,1973)。
图12-4词的数量随年龄而增长
(三)双词句
在单词句阶段的中后期,约十八个月左右,儿童的全息短语逐渐被一种新的句子──双词句所取代,进入了双词句阶段(two-word stage)。开始时,儿童把两个单词连接起来说,中间还有停顿:“妈妈。饭饭。”再进一步发展为双词句:“妈妈饭饭”。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儿童,在语言发展的这个阶段的表现都十分相似。他们用双词句指出一个对象(如“看狗狗”),表明注意到一个对象(如“书在这里”),表达某件重要事情,如希望某种东西再次出现(如“要牛奶”),或某种重要东西的消失(“饼饼没了”)以及指出情境的某些关系:动作者与动作的关系(“奶奶开开”),动作与对象的关系(如“送送妈妈”),动作者与对象的关系(如“妈妈书”),动作与接受者的关系(如“给爸爸”)。与单词句一样,儿童的双词句有时也用来表达各种不同的意思。像“妈妈饭饭”这句话可能用来表达几种不同意思之一:“饭是妈妈的”,“妈妈在吃饭”等。
在双词句之后是否有三词句阶段,心理语言学家有不同的说法。弗罗金和罗德曼(Fromkin & Rodman,1983)认为,不存在三词语阶段,因为儿童一旦越过了双词语阶段,在他们的话语中就会很快地出现较长的短语。布朗(Brown,1973)则称这一时期的语言为电报式言语(telegraphic speech)。早期电报式语言的特征是句子简短,基本上是由实词构成的简单句,通常是名词和动词。这种语言之所以称为电报式的,是因为这些句子中没有功能词,即没有动词时态词尾,没有名词复数词尾,没有前置词、连词、冠词等。随着电报式语言阶段的发展,功能词便逐渐加入句子之中。
在儿童掌握双词句后,他们就开始学习语言的句法。吴天敏和许政援(1979)的研究表明,2岁半到3岁儿童的语言中复合句(如“爸爸走,宝宝睡觉了”,“阿姨不要唱歌,宝宝睡觉了”)占30.5%~42.3%。这时衡量儿童语言发展的一个指标是句子的平均长度(即句子中所用的词或词素的平均数)。随着认知和语言的复杂性的增加,儿童句子的平均长度也随之增长。这至少反映了儿童两种能力的发展变化,即产生更长的词语序列的能力和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法形式的能力在发展。图12-5是有人研究过的三个儿童在这方面的表现(Brown,1973)。
图12-5句子的平均长度随年龄递增
(四)从句子到会话
从3岁到6岁,儿童已学到了大量的会话行为。4岁儿童基本上能理解并列复句(“不是……就是……”),6岁儿童基本上能理解递进复句(“不但……而且……”)和条件复句(“只有……才……”,“如果……那么……”)(缪小春、朱曼殊,1989)。他不仅懂得一句话的字面意义,而且懂得说话者的意图。例如,有人敲门问:“你妈妈在家吗?”一个3岁儿童就会去叫妈妈来开门,而不只是回答“妈妈在家”。在人际交往中,儿童懂得用语言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要(如说“爸爸,我要吃,我可以吃一块巧克力吗?”),来控制他人的行动(如说“喝你的牛奶”,“不要扯猫的尾巴”),陈述自己或自己对别人的关系(如说“我爱妈妈”),希望别人对自己作出评价(如说“我是个好孩子,是吗,妈妈?”),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或表示怀疑(如经常爱问“什么”、“为什么”)等。
随着语言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儿童逐步学会根据他们的听者是谁,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来调节自己语言的内容,逐步学会以恰当的方式加以表述。绝大多数4岁儿童已经知道在一些明显的情境下应如何调节自己的语言。例如,他们在与成人谈话时,要比与2岁孩子交谈时使用的句子更长,用的语法结构更为复杂。这种语言的进一步发展,使他们能够在与成人的日常交往中进行更准确、更协调的交谈。
2008-10-13  人教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刺激宝宝的语言发育?
如果一个外国婴儿从小在中国人家长大,他的汉语会不会和中国人一样好?
父母堂
家长应多与孩子对话,促进孩子使用的词汇逐渐丰富,说复杂句子,说整段话。
聪明宝宝最早学会这50个词,你家宝宝说全了吗?
1到3岁孩子语言如何培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