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驳另眼看历史三号主页君“汉军击败罗马军团”的不实状态

本主页君上任之初,曾反复问超管本公共主页的发帖纪律,超管回答只有一条“材料真实”。今天看到3号主页君2014-01-05 20:08发布了一条状态:

当时执政官克拉苏(镇压了斯巴达克起义军的那位)集结7个军团4.5万人远征安息. 结果在卡尔莱被安息围歼了.克拉苏本人被斩首.但他的长子普布利乌斯带着第一军团六千多人突围了.但在安息军队的围剿下他们回国无路.于是东进安息高原. 在东线撕开一道口子.跑到中亚.又跑到郅支.赶上西域都护甘延寿带兵讨伐郅支单于.结果汉军打到郅支城时.见"土城外有重木城拱卫.其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讲习用兵",估计这是汉军第一次也唯一一次见到罗马方阵.最后陈汤收降了这支罗马军队.安置在了甘肃。3

本主页君认为,这条状态违反了本公共主页的“材料真实”规则。理由如下:

“陈汤擒郅支单于之战”的原始史料来自汉书,主要是《匈奴传》和《傅常郑甘陈段传》。两传相关文字如下:

郅支既杀使者,自知负汉,又闻呼韩邪益强,恐见袭击,欲远去。会康居王数为乌孙所困,与诸翕侯计,以为匈奴大国,乌孙素服属之,今郅支单于困厄在外,可迎置东边,使合兵取乌孙以立之,长无匈奴忧矣。即使使至坚昆通语郅支。郅支素恐,又怨乌孙,闻康居计,大说,遂与相结,引兵而西。康居亦遣贵人,橐它驴马数千匹,迎郅支。郅支人众中寒道死,余财三千人到康居。其后,都护甘延寿与副陈汤发兵即康居诛斩郅支,语在《延寿、汤传》。

……

即日引军分行,别为六校,其三校从南道逾葱岭径大宛,其三校都护自将,发温宿国,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阗池西。而康居副王抱阗将数千骑,寇赤谷城东,杀略大昆弥千余人,驱畜产甚多,从后与汉军相及,颇寇盗后重。汤纵胡兵击之,杀四百六十人,得其所略民四百七十人,还付大昆弥,其马、牛、羊以给军食。又捕得抱阗贵人伊奴毒。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径引行,未至单于城可六十里,止营。复捕得康居贵人贝色子男开牟以为导。贝色子即屠墨母之弟,皆怨单于,由是具知郅支情。

明日引行,未至城三十里,止营。单于遣使问:“汉兵何以来?”应曰:“单于上书言居困厄,愿归计强汉,身入朝见。天子哀闵单于弃大国,屈意康居,故使都护将军来迎单于妻子,恐左右惊动,故未敢至城下。”使数往来相答报。延寿、汤因让之:“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何单于忽大计,失客主之礼也!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日尽,恐无以自还,愿单于与大臣审计策。”

明日,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陈,讲习用兵。城上人更招汉军曰“斗来!”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卬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土城外有重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外人发薪烧木城。夜,数百骑欲出外,迎射杀之。

初,单于闻汉兵至,欲去,疑康居怨己,为汉内应,又闻乌孙诸国兵皆发,自以无所之。郅支已出,复还,曰:“不如坚守。汉兵远来,不能久攻。”单于乃被甲在楼上,诸阏氏夫人数十皆以弓射外人。外人射中单于鼻,诸夫人颇死。单于下骑,传战大内。夜过半,木城穿,中人却入土城,乘城呼。时,康居兵万余骑分为十余处,四面环城,亦与相应和。夜,数奔营,不利,辄却。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康居兵引却。汉兵四面推卤楯,并入土城中。单于男女百余人走入大内。汉兵纵火,吏士争入,单于被创死。军候假丞杜勋斩单于首,得汉使节二及谷吉等所赍帛书。诸卤获以畀得者。凡斩阏氏、太子、名王以下千五百一十八级,生虏百四十五人,降虏千余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

3号君引用的文字即蓝色文字,这一段史料能证明郅支单于部下有采用类似罗马军团的战术,但使用类似战术的,不一定是罗马军团,这只是一种可能性,古代各文明军队的战术皆独立发展,雷同的甚多,不能在庞培古城遗址中找到一根长矛就证明张飞去过罗马。

关键是下面一段红色文字,明确否定了3号君“最后陈汤收降了这支罗马军队.安置在了甘肃”的说法。汉书记载很明确,投降的郅支单于部下共一千多人,分别交给汉军在西域的十五个城郭国家同盟者处理。史籍明确记载的陈汤本人带回长安的只有郅支单于的首级,可能会有一些匈奴的重要贵族,但绝不可能是一支罗马军队。理由如下:

在西域的行军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地处亚洲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只有靠山的绿洲才有定居居民,能供养和补给军队,其余地区基本上是无人的沙漠。陈汤行军的出发点在现在新疆的巴州轮台县,因为这里位于天山南麓,水源较多,能屯垦养兵。而郅支单于的单于城在天山北麓的塔拉斯河(都赖水)流域,地理上属于草原地带,所谓单于城不是城市,只是一个几千人的军事堡垒而已。

陈汤军共四万人,因为沿途补给困难,不得不分兵两路,即“其三校从南道逾葱岭径大宛,其三校都护自将,发温宿国,从北道入赤谷”,在没有通讯工具的古代,这种远距离的分兵进军,很难同时到达,如果不是对付郅支单于这种坐困孤城的对手,分兵等于自己减少兵员一半,史籍中没有南道汉军参战的记载,也许根本就没有如期抵达。之所以出此下策,就是因为沿途居民点稀少,不足以供养经过的大军。因此陈汤进军过程中非常注意照顾同盟者(乌孙、康居)的利益,也是为了减轻补给压力。

因此,陈汤在灭匈奴战役之后“降虏千余人赋予城郭诸国所发十五王”,以减轻回国行军的补给压力,是唯一合理的做法。陈汤最多能带回几百名匈奴俘虏,这已经是很大的后勤添麻烦了。汉军和罗马军团的实力对比是另一回事,但绝不可能在“陈汤擒郅支之战”后,出现罗马军团落脚甘肃的结果。

综上,本主页君认为,3号主页君的状态违反了本公共主页的“材料真实”规则。“陈汤带领两万汉军,押送五千罗马俘虏,回到甘肃安置”的画面,纯属想象。

2号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人从未输给洋人
如何由一个联想变成事实:从附会到扯淡——古罗马军团真来过中国?
汉朝有多强?屠戮北匈奴,顺手收拾了不可一世的古罗马军团!
率西域联军杀匈奴单于,打败罗马军团,后被贬,落魄死去!
甘肃名将甘延寿:率15国之兵,长途奔袭,火攻破敌城,万里灭匈奴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