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尸解仙(鹤影玄风录世外篇之一)

作者向天真转帖请注明

  东汉末年,皇权式微,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彼此攻伐。孙策平定江东,攻占会稽,听人说有一位老道士叫于吉,经常在江苏吴县和浙江会稽之间往来,用符水为百姓治病疗疾,非常灵验,士民尊崇,事之如神。孙策连年征战,部下将士多有疾病伤疼,正需要妙手神医,所以就派人把于吉招至军中。
 古时军队医疗条件简陋,莫说普通士兵,即使是将官,受伤患病往往也得不到良好治疗,只能凭意志力强撑硬顶。于吉来到军中,不用针灸草药,只是端着一碗符水,含一口往病人身上患处一喷(在道门称之为噀水),病情很快就能好转。在治病救人之余,孙策还安排他当兼职气象预报员,占卜天气也次次应验,在将士们眼里,于吉简直就是活神仙下凡,再说这位老神仙脾气也好,大家没事都喜欢聚集在他身边沾沾仙气。因为将士们尊敬崇拜,于吉没用多久时间就在军营建立了很高的威望,引起孙策忌恨,也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三国志》记载,有一天孙策在郡城门楼上设宴款待部下将领与宾客,于吉身穿盛服,神态翩然,手持仙人铧(游方道士采药用的铁锹),恰巧从城门下经过。孙策正喝的酒酣耳热呢,忽然发现在座者少了一大半,诸将以及宾客哗啦一下都涌到楼下迎拜于吉去了,维持酒席秩序的掌宾官厉声呵斥也无法禁止。孙策见状怒不可遏,认为自己身为主公的威信尊严受到挑战,马上派人把于吉抓了起来,准备处以极刑。那些迎拜的人没想到会给老神仙带来这么大的麻烦,大家悄悄商议营救方案。第一步是指使家眷去见孙策的母亲,请老夫人说情解救。孙策本来也是一位孝子,但这次却破例没有听从母亲的意见,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于吉在军营威信太高,已经严重威胁到他的地位,必须要铲除,以绝后患。诸将又联名上书陈情,历数老神仙的种种功劳,请求赦免死罪。但孙策主意已决,怎能听的进去,江东小霸王可不是心慈手软的善类,行事狠辣,立刻下令将于吉斩首示众。
 道德经曰:“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所以,即使是道教中人,对于吉的行为也觉得不可理解。《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的作者,浮云山道士赵道一在《于吉传》后面加了一段评语,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如此:于吉你躲在山里隐修多好,说不定还能白日飞升呢,干嘛跑到军营里和那帮军人混在一起?虽然大家都以为你是兵解,但这个成就也不算高啊,身首异处的滋味可不好受,后世学仙者当以此为戒,军营险地万万不可去啊。
 《后汉书》记载过一件事情,由此大致可推测于吉的年纪。在顺帝时,琅邪有个人叫宫崇,向朝廷献上其师于吉在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一百七十卷,即大名鼎鼎的《太平青领书》。在此事发生七十年之后,孙策才占据江东。既然七十年前就已经收徒传道,那么于吉去世之时年龄很可能已过百岁。作为一位百岁高道,于吉不可能不懂“道者不居险地”这么浅显的一个道理。而且孙策并非亲自登门恭敬礼请,而是派人征招,设宴也不请这位颇有功劳的百岁老人,很显然,没把他当回事。那么,为什么他还受命奉招?自古以来在军营私下聚众都属大忌,他难道不晓得?孙策为人狠辣,他岂能没有耳闻?
  以我的分析来看,于吉之所以愿意前往军营,故意触犯孙策之忌,正是为求兵解!
 古仙把修行成就分为三品,上品形神俱妙举形飞升,谓之天仙;中品隐景潜化逍遥洞天,谓之地仙;下品坐脱立亡生死自在,谓之尸解仙。尸解又分蛇褪蝉飞与五行解化,兵解属于五行解化之中的金解。说白了就是伸头挨一刀,以此来解脱。
 每个修仙者都向往上品成就,没人愿意去受一刀之苦。但是修仙法门成千上万,方法有高下之分,成就自然也不相同。还有少数人行功有偏,必借外力之助才能解脱。比方说,人晚餐之食经过一夜消化吸收,渣滓在凌晨已入海底。成年男子在此时亦会阳举,如误以为活子时而行采药之功,则大小便中秽浊之气随之而行,顺着脊柱内部椎管升入脑部,污秽神府。修行有成后,阳神应向上冲举从天门而出,如果六阳魁首被粪秽浊气所污,阳神便无路可走,除非颈部挨上一刀,否则怎得脱壳!而且,兵解还不允许自杀,以明正典刑为最佳,战场牺牲次之。大家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兵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修道人也不会故意去犯法,于吉摸清楚了孙策的性格故意犯忌,以求兵解,孙策果然也成全了他。
 既然是成全,所以于吉只会感激而不会怀恨。关于孙策之死,有两个版本,《搜神记》说孙策死于于吉作祟,小说家言当不可信。《三国志注》引《吴历》所记,孙策脸部为刺客所伤,本来医生说可以治好,但应好好养护,百日内不能动怒。孙策是当时知名美男子,对自己相貌比较自负。有一天他拿过镜子自照,看到面部破相,对左右说:“脸成了这个样子,还怎么建功立业!”一时怒火中烧,推几怒吼,导致创口迸裂,当夜死去,这个记载应符合事实。
 尸解种类很多,也有上下之分,白日去为上,夜半去为下;蛇褪蝉飞为上,五行解化为下。古仙认为,人的肉身有两重,外面的叫做粗质身,里面的叫做精细身。蝉飞,脱去外面的粗质身,留下的遗体类似蝉蜕,就是一个空壳,里面没有骨骼血肉。精细身飞往隐秘地方继续练形,最终化气飞升,虽曰尸解,但仅比形神俱妙稍逊一步。
 咸亨年间,唐高宗令道士刘道合炼制还丹。丹药练成之后,呈献给高宗,虽然无毒,却也没啥效果。没过多久,刘道合就去世了。后来高宗营建奉天宫,刘道士的坟墓需要迁移。弟子们开棺准备改葬,发现其尸唯有空皮,骨骼尽失,皮从背部裂开,很像蝉蜕。高宗闻之很生气,恨恨地说:“刘师为我炼丹,却自己服用了。”此事确凿属实,在新唐书与旧唐书中均有记载。
 蛇褪,属于神识自主离体,肉身完全不要。虽能飞升上界,按照古仙的衡量标准,也只是下品仙业。如有更高的追求,还可以重头再来,自行选择福德之家投胎,甚至还可以保留前生姓氏。而且入胎不迷,能完整保存前世记忆与知识经验,再生之后不需指导便可修行,前生的法门如有缺陷还能总结完善,如此累世修积,必可证得上品成就。上等尸解,说走就走,坐脱立亡;想来就来,生死自在。所以别小瞧了尸解,这也是了不得的成就,后世很少人能修到这一步。
 古仙尸解之后,法体通常用法术封藏在岩壁之中,陕西省蒲城县古时曾经发现过一具仙蜕,此事记载在《蒲城县志》中。蒲城尧山之上,有座古庙,据说求雨甚灵。金代皇统年间,蒲城大旱,百姓来庙求雨,数日内果然降雨。为答谢神灵,百姓决定扩建大殿。施工过程中,需要凿去大殿旁边的一块巨石。剖开一半后,石匠们发现坚石中有小空隙,继续开凿,又发现非草非木的萝蔓,如蛛网般萦缠,中藏一具头颅四肢俱全的枯骸。最离奇的是,枯骸与石完全相合,就像印于石内,整块巨石脉理相连,没有断折之痕,也毫无凿刻之迹,石匠也非常惊讶,不明白这具枯骸怎么放置进来。蒲城县令听说之后,赶来现场查看,亲眼看到这件奇事。后令石工在旧崖之上再凿新穴,用柏木装好骸骨,洞口封以石块,上题「仙蜕」二字,以使后人瞻仰。
 道教所说的尸解,其实是假死代形,与古仙的尸解不是同一回事。《云笈七签》记载的尸解,都是祭练一件物品,或竹或杖或剑或衣履,以此代形,然后自己托疾装病,代形之物变成死尸,入棺后又变回原物,真身则遁迹山林潜修密练。这是断绝尘缘亲情的方法,规定在一定时限内不得返望家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张图看懂搜神记之孙策之死
道医学堂丨太平经的前因与后果之道儒两家对于吉的批判
三国演义中的道教人物(三)----活神仙于吉
此人才是三国第一箭神, 吕布、黄忠与之相比,都望尘莫及
我们曾经当过兵
金拴成| 新 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