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秋实“雅舍”(照片)
梁秋实“雅舍”
梁实秋是北平人,青年时代就学于清华大学文学系,后又赴美深造,研习英美文学。1926年他学成回国,先后在几所大学过教,帐下多出高徒。他课余不忘根本,从事写作活动,还翻译过莎士比亚戏剧八种。
抗战爆发,平津沦陷,梁实秋避往华中,于1938年春在武汉被选为国民参政员。不久武汉亦失守,梁实秋又辗转来重庆,应教育部之约,编写中小学教科书。是年冬,他接编重庆《中央日报》副刊《平民》,发表《编者的话》一文,其的重要点,是认为文学乃基本的人性的发扬,谈不到什么阶级斗争。复旦大学教授陈望道等人,立即撰文予以批判,引起一场关于“文学与抗战有无关系”的论争。
其后,教科书编写组与国立编译馆合并,迁往北碚,梁实秋亦随迁,于1939年在那里与龚业雅合伙购置平房一幢,取名为“雅舍”。自此,他但凡写文章,都以“雅舍”为名,终生未改。
躲离了喧嚣的闹市区,梁实秋的心境不由得松弛下来,仿佛找到一处泊船的良港。他退出了《中央日报》,也退出了争论。心平气和去做他的学问。他翻译了莎士比亚戏剧《亨利四世》(下篇)、长篇小说《呼啸山庄》、中篇小说《吉尔菲先生的情史》,极受青年读者的喜爱。
其妻程季淑病居北平,未能来大后方,因而梁实秋的生活及其简单,粗茶淡饭则知足。他把钱花在购书上,几年中,“雅舍”内处处皆书,随处摊放,偶有客来,一时竟找不到落座之处。
粱实秋既为参政员,自然要轮到出公差。
1940年1月,他奉派参加华北慰劳视察团,向前线进发,两个月中访问了七个集团军司令部。原定行程中有延安一站,惟因他发表过《编者的话》,边区方面拒绝让他入境,且声称如果他真的要来,则只能以高粱酒、玉米面招待。
梁实秋很扫兴,改而去中条山战场巡视。此行,他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暴,士兵的辛劳,同时也看到了敌占区民众的困苦生活。联系到“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社会现象,对于未来的局面,他也开始产生隐隐的担忧。
抗战方殷,国事正多艰难,他不敢颓唐,自认应以所学之长,报效国家。回到重庆后,他自动加码,除了继续翻译外国作品外,还以“子佳”为笔名,在《星期评论》及《世纪评论》两刊上撰写专栏文章,开辟的栏目命名为《雅舍小品》。
梁实秋的文章大多一气呵成,底稿极少涂改,但他在动笔前总是反复推敲,斟酌再三,务去繁缛枝节。这严于律己的文风,直到他的晚年仍未稍弃。
由于有了被延安拒之门外的教训,梁实秋的作品从此极少与政治沾边,多为直抒人生的胸臆,其中有不少是关于故乡、朋友、往事的回忆。但这已不是一种简单的怀旧,实际上表达了他对战乱年代的焦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他写文章很投入,因而交际不广,惟有三五知己却时相过从,丝毫不吝惜时间。
他的朋友中有冰心夫妇、老舍、朱光潜、王云五等人,都是宽袍大袖、浑身书卷气之辈。只要这些文友来访,他必定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喜滋滋地参与高谈阔论,偷得半日清闲。有的时候,他还给远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的闻一多、吴晗写封信,他们也是老朋友。
其时大后方物资匮乏,生活清苦,各公教单位都奉命设立消费合作社,也就是要搞点“创收”。不知国立编译馆的同仁是怎么想的,竟然公推梁实秋为消费合作社的理事会主席,委托他为全馆员工谋福利。梁实秋虽然学富五车,做生意却是大大的外行,没办法,他只好另请一位经纪人代劳,自己在旁监账。
每到月初,从重庆开来的粮船抵达北碚码头,主管部门发出通知,公教人员便一窝蜂似的往嘉陵江边跑,排队领取配给的口粮。这种时候,戴着一副厚眼镜的梁实秋也乐呵呵地跟去,热心地为大家张罗。每次均分口粮后会剩下一些,他就去市场卖掉它们,以所得之款分给众人。他照例秉公行事,从来不占任何便宜,自然也深得同仁的信任。
有了米还得去领油,还得去搞布。幸而物资局局长是梁实秋的老同学,对他多方关照,除了平价供应油和布,还以平价多供应一些毛巾、牙刷、肥皂之类的日用品,使他的消费合作社办得红红火火,年终还能给大家分点红利。编译馆的人都说,真没想到梁夫子还有这一手。
梁实秋在重庆住了8年多,1946年才返回北平,出任北师大英文系主任。1949年6月他移居台湾,历任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1987年11月病逝于台北。他一身著述涉猎甚广,包括文学评论、翻译、教育等等,但尤以其所作散文脍炙人口,畅销不衰。他是大师,是巨匠,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天空中,他堪称一个耀眼的星座。
梁秋实“雅舍”(北碚区 文星湾):抗战期间,梁秋实卜居北碚一山坡居民,在晴露星光、“雨脚如麻未断绝”、“篱墙不固,门窗不严”的环境中,贡受亲尝“雅舍”中的酸甜苦辣。“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拒篇章”,一系列雅舍小品风靡于世。梁实秋是北平人,青年时代就学于清华大学文学系,后又赴美深造,研习英美文学。1926年他学成回国,先后在几所大学过教,帐下多出高徒。他课余不忘根本,从事写作活动,还翻译过莎士比亚戏剧八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实秋先生与抗战时期的北碚
巴蜀游· 曾被鲁迅大骂八年的重庆梁实秋故居“雅舍”
老舍、郭沫若、梁秋实,他们在重庆写出了风靡世界的作品
抗战遗址·梁实秋旧居(雅舍)
尘土系列——梁实秋
风雅是一种态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