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经》中的“维”字语法研究
    摘 要:“维”字既可以作实词也可以作虚词,本文就《诗经》中的“维”字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统计了《诗经》中“维”字总共出现的次数,并对其词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4/view-4564687.htm
  关键词:维 《诗经》 实词 虚词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语言研究价值。“维”在各个朝代用法多样,据统计,《诗经》中共出现“维”字262次(重复计数),其中,《国风》31次,《小雅》95次,《大雅》95次,《周颂》28次,《鲁颂》2次,《商颂》5次。
  “维”字可以作实词也可以作虚词。《汉语大字典》关于“维”字共有16条解释,可以作名词、动词、判断词、表副词、介词、连词和语气词;另外还可以通“惟”,意思是“考虑,计度”,也有学者认为“维”还通“为”;“维”还有“维……是”这一固定用法。
  《诗经》中的“维”,除了没有表示名词外,其余的义项都有涉及。本文试就“含义、词性、用法”等方面来分析《诗经》中的“维”。《诗经》中的“维”作虚词的例句比较多并且情况比较复杂,本文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虚词部分。
  一、实词
  实词“维”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动词,但《诗经》中的“维”没有作名词的例证,只是作动词使用。下面分析《诗经》中的动词“维”。
  《汉语大字典》对“维”字作动词时有两种释义:①系,连结;②维护,维持。
  1.《诗经》中“维”作“系、连结”讲时,后面常接代词(2例)。如:
  (1)絷之维之,以永今朝。
  絷之维之,以永今夕。(《小雅·白驹》)
  (2)泛泛杨舟。绋纚维之。(《小雅·采菽》)
  例(1)中,“絷”指用绳子绊住马腿,不让它走动。“维”指系住,拴住,指把缰绳固定在某物上。絷之维之:绊住马腿,系好缰绳。例(2)中,“绋”指大绳索。“纚”指缆绳。维:系住,拴住。绋纚维之:用大绳索拴住它。
  2.《诗经》中“维”作“维护,维持”。(1例)如:
  (3)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小雅·节南山》)
  “四方是维”属宾语前置,即“维四方”,维持天下的稳定。四方:四面八方,指全国。“是”放在动词前面复指前置宾语。维:维持,维系。
  3.“维”通“惟”,意思是“考虑,计度”。(8例)如:
  (4)维彼硕人,实劳我心。(《小雅·白华》)
  (5)君子实维,秉心无竞。(《大雅·桑柔》)
  (6)维天之命,大平告文王也。(《周颂·维天之命》)
  例(4)中,维彼硕人:想起那个高大的人。维:通“惟”,想起。硕人:高大的人。例(5)君子实维:我们扪心自问。君子:这里为作者自称。维:通“惟”,想。例(6)维天之命:想那伟大的天道。维:通“惟”,想。命:道。
  4.“维”通“为”,有“是”“用”“做”的意思。
  (7)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国风·柏舟》)
  (8)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小雅·十月之交》)
  例(7)中的两个“维”都是“是”的意思。髧彼两髦。实维我仪:那个两鬓垂发的小伙子,实在是我的好对象。髧彼两髦,实维我特:那个两鬓垂发的小伙子,实在是我的好配偶。特:通“仪”,配偶。例(8)中两个“维”通“为”,是“担任”的意思。家伯维宰,仲允膳夫:家伯任宰夫,仲允为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棸子为内史,蹶氏任趣马。
  5.《诗经》中的“维”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判断动词“是”来讲的,起加强判断语气的作用。
  (9)邢侯之姨,谭公维私。(《国风·硕人》)
  (10)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小雅·采薇》)
  在这两个例子中,“维”都是作为判断动词“是”来讲的。
  二、虚词
  《诗经》中作为虚词的“维”可以是介词、连词、副词和助词,下面我们分别来进行分析。
  (一)介词
  1.表引进范围的介词,相当于“于”“在……方面” (3例)。如:
  (11)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周颂·烈文》)
  (12)执竞武王,无竞维烈。(《周颂·执竞》)
  例(11)无竞维人:没有比贤人更宝贵的了。竞:胜过,强。人:贤德之人。例(12)无竞维烈:没有人比得上他的功业。烈:功业。
  2.做引进原因成分的介词“维”可以译为“因为”(13例)。如:
  (13)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国风·狡童》)
  (14)岂无他人,维子之好。(《国风·羔裘》)
  (15)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国风·葛屦》)
  (16)孔惠孔实,维其尽之。(《小雅·楚茨》)
  例(13)维子之故:因为你的原因。故:原因。例(14)维子之好:因为你的喜好。好:喜好。例(15)维是褊心、只因为他心地狭窄。褊心:心地狭窄。例(16)维其尽之:这是因为你们竭尽孝心。尽之:竭尽孝心。
  (二)连词
  “维”作为连词,连结两个并列成分,可以译为“和”,这两个并列成分可以在句子当中做宾语,也可以做独立的插入成分。这种例子在《诗经》中出现的并不多,有5例。例如:
  (17)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小雅·无羊》)
  (18)虡业维枞。贲鼓维镛。(《大雅·灵台》)
  例(17)众维鱼矣:梦见成群的蝗虫和鱼儿。众:蝗虫。旐维旟矣:龟蛇旗和鹰旗遮天蔽日。旐:绘有龟蛇图案的旗帜。旟:绘有鹰图案的旗帜。这两句中,维是连词“和”的意思。在这个例子当中,“维”所连接的两个并列成分是作为“梦”的宾语。例(18)虡业维枞:木架、大板和崇牙。虡:古代悬挂编钟、编罄的木架的立柱。业:放有悬挂钟磬的木架上所刻有锯齿的打扮,勇于修饰钟架。枞:悬挂钟磬的木架上所刻有的锯齿,也叫“崇牙”。贲鼓维镛:挂着大鼓和大钟。贲:一种大鼓。镛:一种大钟。在这个例子当中,“维”所连结的两个成分在句子当中作为独立的插入成分。   (三)副词
  副词在词类中是半实半虚的词,在很多教材中是作为实词来讲解的,因为副词是指能充当谓语修饰成分的词,它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不及名词、动词和形容词,通常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等。
  因为副词对谓语具有修饰作用,所以具有一定的实在意义,具有实词的性质,但是它的意义不是很明显,所以又具有虚词的性质。《诗经》当中的“维”字作为副词有位于句首的也有位于句中的,例子比较多,因为它们是作为限制性副词,当“仅仅,只有”讲,所以笔者将其放在虚词一类中来进行分析(26例)。
  《诗经》中作为副词的“维”位于句首的有23例。如:
  (19)终鲜兄弟,维予与女。
  终鲜兄弟,维予二人。(《国风·扬之水》)
  (20)习习谷风,维风与雨。
  习习谷风,维山崔巍。(《小雅·谷风》)
  (21)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维彼愚人,覆狂以喜。(《大雅·桑柔》)
  以上三例当中的“维”都位于句首,并且都具有“限制”义。
  《诗经》中作为副词的“维”位于剧中的有3例。如:
  (22)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予维音哓哓。(《国风·鸱鸮》)
  (23)依彼平林,有集维鷮。(《小雅·车辖》)
  (24)下武维周,世有哲王。(《大雅·下武》)
  例(22)中,有的版本的书籍将“维”写成“唯”,认为是“只有”的意思,中华书局版《诗经》中,“维音”是一个词,翻译为鸟的叫声。关于“予维音哓哓”,中华书局的《诗经》翻译成“我发出的叫声只有恐慌。”别的版本翻译成“我只有惊恐的呼号。”在这两个翻译中都有限定副词“只有”,在这一句当中“维”是“只有”的意思。例(23)中,有集维鷮:只有野鸡栖息在上面。有:助词,放在动词前面。集:鸟停在树上。维:只有,仅。鷮:野鸡的一种。例(24)下武维周:只有周朝才后继有人。下:后,后代。武:继承。维:只有。
  (四)助词
  助词有句首助词和句中助词之分,《诗经》中的“维”位于句首时多数情况是作为语气助词。“维”作为《诗经》中的语气助词,有加强肯定语气的作用。
  (25)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国风·鹊巢》)
  (26)嘒彼小星,维参与昴。(《国风·小星》)
  (27)心之忧矣。曷维其已。(《国风·绿衣》)
  (28)比物四骊,闲之维则。(《小雅·六月》)
  例(25)、(26)中的“维”是句首语气助词,增强肯定语气。例(27)、(28)中的“维”是句中语气助词,也是加强肯定语气的。
  “维其”这一个结构在《诗经》中多次出现,但并非固定结构。
  (29)孔惠孔实,维其尽之。(《小雅·楚茨》)
  (30)君子秉心,维其忍之。(《小雅·小拚》)
  在例(29)中,“维”是一个介词,是“因为”的意思。孔惠孔实,维其尽之:这是因为你们竭尽孝心。例(30)中“维”是一个表判断的词语,相当于“是”。君子秉心,维其忍之:父亲啊!你是何居心?实在是太绝情了。在例(27)、(28)中,“维”是加强肯定语气的语气助词。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维其”中的“维”有多种不同的意思,那么“维其”也就不可能为一个固定结构了。
  三、固定结构“维……是……”
  由副词“维”和助词“是”组成。“维”限制范围,“是”标志宾语前置。可译为“只……”
  (31)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小雅·小旻》)
  (32)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小雅·雨无正》)
  例(31)的意思是“只听浅近之言,只争浅近之言。”例(32)的意思是“真可怜啊!我说不出话,不是拙于言辞,只是身心交瘁。”
  以上论述是笔者对《诗经》中的“维”的词类的统计分析。《诗经》中的“维”可以作为实词,也可以作为虚词。作为实词的时候可以是一般动词,也可以是通假字。“维”作虚词是本文分析的一个重点。另外,从以上的分析得知,《诗经》中的“维”还没有作为名词的功能,但是在后来的《左传》等著作中“维”有了名词的性质,这也是词语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的一个表现。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对《诗经》中某些句子中的“维”的词类无法下结论,所以在统计方面没有落到实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改进。
  参考文献:
  [1]杜若明.诗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2]刘毓庆,李蹊.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张玉金.古代汉语语法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何乐士.左传虚词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张联荣.诗经“维”字解[J].语文研究,1991,(4).
  [6]裘燮君.诗经“维”字用法通考[J]池河师专学报(文科版),1986,(2).
  (刘玉 广州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51000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对近体诗中虚词应用的看法(第一章)
教案:四两拨千斤——虚词
中考文言文实词虚词分类复习汇总(下),初中生都在看
实词和虚词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学生用心复习)!
文言文学习必备神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