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楔子而榫接——聊聊元青花梅瓶的楔形口

     历代瓷器的口沿处理各有自己浓厚的时代风格。口部虽小作用大,熟悉口部造型有时可帮助有效断代。比如宋代梅瓶多锥口,永乐梅瓶多唇口,元代梅瓶多楔口,等等。今天聊聊元青花梅瓶的楔形口。

     观历代瓷器口沿,元青花梅瓶的口部处理最为独特,几乎一律为上宽下窄、上似平而微倾、下急斜而紧收的楔形口, 从外部侧面平视,像一块楔子巧妙地楔入了梅瓶的肩颈上。至于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梅瓶口部造型,目前还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从口部伸入手指内抚元青花梅瓶颈部,多能摸到一道凹陷的接口线或接口槽,说明这种楔形口是单独做好后再接到肩颈上而后上釉烧成一体的。据景德镇的鉴瓷、制瓷行家介绍,这种接口工艺为类似古代木工的榫接方式,上部楔形口下端与下部肩颈上端留有榫接嵌槽,接口时榫接嵌入捏实而成一体,所以多留有接口痕。若所谓的元青花摸不到接口痕,一般宜当心谨慎。

     附国家博物馆展出的几件元青花梅瓶口部造型,供大家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瓷器各个部位称呼、表现形式(上)
康熙官窑霁红、郎红和豇豆红瓷品赏鉴
瓷器鉴定必须要知道的器形知识!
《鉴藏阁资讯》陶瓷器型索引“一”
元代梅瓶器型图解
古瓷瓶欣赏—— 折肩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