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有意思的青铜剑用法:柳叶飞掷

先秦时期,四川盆地是巴、蜀民族的聚居区。巴居于川东山地,属居于川西平原,他们的文化、习俗有很大相似性,所以统称巴蜀文明。近年来,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了商代晚期的蜀族祭祀遗址,出土了大量独具特色的青铜器,其中尤以许多大型的青铜人像和人头像最为引人注目。战国时期,巴蜀民族普遍使用一类独特的青铜剑,这也是古代巴蜀文明的重要特色之一。


巴蜀民族颇好用剑,尤擅掷剑。《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记有古代巴人的一个传说:巴郡的土著本有五姓: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郑氏,都出于武落钟离山。山上有赤、黑两个洞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其他四姓之子生于黑穴。起初他们没有君长,都侍奉鬼神,后来想共同推举一位君长,于是约定,一起掷剑于石穴,谁能击中,就奉以为君。结果唯有巴氏之子务相掷中了石穴。又约定,各乘土船,谁能浮水不沉,当以为君。又只有务相浮水不沉。各性遂共立务相,这就是巴蜀著名的领袖廪君。以比试掷剑之术来决定部落首领人选,足见掷剑是巴人重视和擅长的技能。

掷剑的习俗也流行于蜀人中。《汉书 司马相如列传》记,司马相如少时好读书,学击剑。相如是蜀人,他所学的击剑并非倏忽纵横的斩刺之术,而是遥击而中的飞掷之术。

在战国时期的巴蜀墓葬中,广泛出土一类剑身呈柳叶形的青铜剑,应当就是当时巴蜀民族所习用之器。巴蜀剑的形制非常统一,从实物的一些细微差别,大致可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剑身呈柳叶形,中脊或突起成圆柱形,两侧常有血槽;扁茎斜肩,茎部有穿孔,多为两个,茎末端的一个孔在中脊线上,近剑刃的一个孔则偏于中脊一侧,少数剑只有一个穿孔;长度多数在30-45厘米左右,少数超过50厘米,个别剑甚至长达60余厘米。 

二是剑身呈柳叶形,无圆柱形脊和血槽,扁茎斜肩,茎部有两个穿孔,都位于中脊线上,长度约30厘米。 

第一种类型是巴蜀剑的主要形式,在巴地和蜀地都有大量发现,分布防范,极为盛行。其多数是短剑,少数已是长剑。第二种类型则都是短剑,而且均配对使用,所以都配有独特的双剑鞘,较为少见。

 


二型铜剑的装柄方式相同,都是用两个柄形木条夹住剑茎,以小木钉于穿孔中钉合,然后再缠以细绳并髹漆。少数剑还先将木柄插入一个铜套,再于铜套外缠绳涂漆,自然更牢固。接柄后的剑,整体长度一般约增加10厘米左右,少数剑所装木柄更长。 

巴蜀铜剑剑身呈柳叶形,比较窄细,而且不装剑格,这种剑很便于掷击。1977年在四川峨边大渡河畔曾出土七柄第一类型的巴蜀铜剑,形制完全相同,出土时七剑排列整齐,剑锋方向一致,置放于约30平方厘米的范围内,长短有序,依次递减,最长的一号和二号剑长32厘米,最短的七号剑长28.4厘米,显然是一组剑。这种成组使用的短剑,可能就是用于掷击的,长短上的变化,大概是为了适应掷击时距离远近不同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西南青铜剑的来源
青铜剑的鉴识与收藏
【艺术品收藏】从青铜兵器看巴蜀文化的传承关系
蜀中唐门最早原型?能做匕首还能当飞刀,先秦时代巴蜀剑就这么玩
<中国传统宝剑>节选
历史各个时期剑的用料,样式及铸造特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