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超八成锂电相关企业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产业链却出现“上热下冷”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节节攀升,动力电池产业的景气度也在走高。

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29日,79家锂电池产业相关上市公司均披露了三季度业绩报告。其中,65家公司实现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约82%

根据企业发布的三季度财报,前三季度74家锂电池产业链公司实现盈利,5家公司亏损,6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20%,52家公司增速在50%以上。其中,多氟多(002407.SZ)、鼎胜新材(603876.SH)、德方纳米(300769.SZ)、诺德股份(600100.SH)、中化国际(600500.SH)、石大胜华(603026.SH)等13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0%。

不过近期原材料价格猛涨,也为不少锂电池企业在经营上带来挑战。“近一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今年年初材料上涨压力已经陆续传递至动力电池企业,从开始的正极、电解液、铜铝箔,到后来的辅料,再到石墨负极。我们预计原材料价格上涨会持续到2022年中甚至年底,下半年涨幅可能会有所放缓。”蜂巢能源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SNE Research数据,今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162.0GWh,同比增长140%。SNE Research预测,到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达406GWh,而动力电池供应预计为335GWh,缺口约18%;到2025年,这一缺口将扩大到约40%。

电池企业毛利率表现分化

记者在梳理电池企业三季报时发现,受材料采购成本波动影响,电池企业的毛利率出现了分化特征,除宁德时代毛利率逆势回升外,其他动力电池企业如亿纬锂能(300014.SZ)、国轩高科(002074.SZ)、欣旺达(300207.SZ)、孚能科技(688567.SH)等三季度毛利率均出现环比下降

财报显示,宁德时代三季度毛利率为27.89%,较二季度微增0.6个百分点,但不及去年四季度的28.35%。国信证券分析认为,宁德时代充足的库存,以及优秀的议价能力是其在原材料普涨情况下实现盈利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三季度财报截图

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的产能还在持续扩充。据招商证券统计,宁德时代现有产能65.5GWh,在建产能92.5GWh,预计今年底产能将超过150GWh。目前宁德时代已规划和建设宁德、溧阳、西宁、宜宾、肇庆、德国6大基地,总规划自有产能近420GWh,同时与上汽、广汽、一汽、东风、吉利设有合资产能,考虑合资企业后产能将超过560GWh。

有分析认为,材料成本在锂电池成本中占比较高,因此材料采购成本的波动将对电池企业的毛利率产生很大影响,此时企业的议价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动力电池企业近年来频频通过战略投资或财务投资的方式直接或间接涉足上游原材料领域的原因所在。

据了解,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002594.SZ)、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头部企业均在加快与上游企业的合作。其中,宁德时代目前直接或间接参股的上游材料企业超过20家。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此前曾表示,公司今年以来通过战略入股、合资建厂、收购等形式在材料端布局,已经投资一百多亿元。国轩高科则在今年3月、7月、8月、9月密集布局上游材料领域,目前其已经逐步建立“材料端-电池端-产品端”的全产业链垂直布局。

原材料价格与企业业绩齐涨

相较动力电池企业“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受益于原材料普涨的锂电池中上游企业则财报表现优异。

其中,锂电池铝箔龙头企业鼎盛新材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8.15亿元,同比增长43.74%;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大增18226.74%。主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德方纳米三季度主营收入22.71亿元,同比上升295.18%;归母净利润2.44亿元,同比上升2280.45%。氟化工企业多氟多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02亿元,同比增长112.43%;归母净利润4.29亿元,同比增长20586.20%。

图片来源:多氟多三季度财报截图

目前,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仍呈上行趋势。国信证券分析认为,10月锂电池主材价格持续向上。在高镍需求拉升及锂精矿价格上行背景下,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价格环比走高。钴盐价格持续回暖,三元正极价格拉涨。低硫石墨焦、煤沥青等原料价格上调,限电和梯度电价带动成本上涨,负极和石墨化价格顺势上行。隔膜依旧紧平衡(即短期内供需大体平衡,但剩余不多,并不能保证时刻都供应充足),主流隔膜厂已对中小电芯厂家完成调价,龙头电芯厂调价正在推进。六氟和溶剂价格双双上行,电解液价格持续保持高位。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当前动力电池各部分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部分涨幅超100%。据测算,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均超过30%。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主要在电池厂,已为整车厂供货的项目想要涨价很困难。不过当前,网传多家动力电池企业相继发出产品涨价函件,表明动力电池企业或将成本压力部分释放至产业链下游。

据天风证券测算,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如果传导到整车厂端,电池的采购价格实际可能增加约10%~20%,最终整车的物料成本将会上升3.5%~7%。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上升,考虑到规模效应,整车成本可能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能减弱甚至抵消电池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动力电池产能荒 锂电行业真的是个好行业么?
匈牙利将成世界第二大动力电池之国?
【信宇人冠名】锂电产业链三季度业绩面面观
动力电池:技术未固化,黑马随时现
涨幅超300%,PVDF一吨难求
从200多家锐减到不足100家 动力电池企业进入“淘汰赛”阶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