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谐音双关对联,构思巧妙,每一首都是经典,体现传统文化魅力

对联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深得老百姓的喜爱。对联中有一种谐音双关联,利用同音字让一句话包含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构思巧妙,一语双关,让人回味悠长。关注小编,欣赏经典,走进富含文化魅力的对联世界。

第1首。上联:因荷而得藕;下联:有杏不须梅。

上联“荷”通“何”,“藕”通“偶”;下联“杏”通“幸”,“梅”通“媒”:“因何而得偶,有幸不须媒。”这首对联表面上说有了荷花,才有了藕根;有了杏花就不需要梅花了。而实际是说:“怎么找到这个好配偶啊?三生有幸就不需要媒人了。”

第2首。上联:昨夜敲棋寻子路;下联:今朝对镜见颜回。

子路,是孔子的弟子,又可解为“下棋子的路数”。颜回,也是孔子的弟子,又指“容颜回复年轻”。上下联说的是日常生活,又代指古人,算是比较巧妙了。

第3首。上联:未出土时便有节;下联:及凌云处尚虚心。

这是用竹子的“有节”、“虚心”来代指人的有节虚心,既赞赏了竹子,又赞赏了人,一语双关。

第4首。上联:眼前一簇园林,谁家庄子;下联:壁上几行文字,哪个汉书。

庄子,既代表了眼前的庄园,又暗指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周;汉书,字面意思是大汉书写,又暗指了史学著作《汉书》,因为有班固《汉书》与范晔《后汉书》之分,所以说哪个汉书,是十分贴切的。

大家还有什么巧妙的双关对联呢?留言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巧妙趣味对联中的双关类(中)
对联中的汉字修辞
【理论探讨】 巧“借”善对
双关对:言在此而意在彼,一语双关
欣赏|古代经典谐音对联
谐音对联中谐音的几种表现形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