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改邪归正”的他用一辈子去践行这事儿,终成一代名臣

关于曾国藩,目前的史论越来越倾向于正面评价。这基于对他一生做的两件大事,平定“太平天国”和“洋务运动”持有越来越多的肯定之上。但真的单凭这“两件事”还不足以让人“路转粉”,其实曾国藩走过的一条自我完善之路才是大众越来越“粉”他的原因。

这条路说起来老套——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

他说:“不当圣贤,便为禽兽。”

他说:“心至苦,事至盛也。”

有人评价他,“以雷霆手段,显菩萨心肠。”

曾国藩是一个特别不性感的人,不讨少年喜欢。据说有人曾做过调查,喜爱曾国藩的人以中年人居多。

但人总要从少年变成中年。

30 岁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同意,人生所有事情都是一场长跑,无法速战速决。

“年纪越大,越会去佩服对自己够狠,自制力特别强的人。渐渐地不会再那么佩服天才。”曾国藩给平凡的我们指了一条明路,他身体力行地告诉你,平庸的人如何成就理想。这里面没有丝毫浪漫:没有少年英雄,没有文才武功,没有仗剑天涯,没有红烛佳人……

一个资质平平的人,还渴求伟大。

曾国藩告诉你,这不是痴心妄想,该怎么做?今天就以曾国藩作为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跟大家说一说,中国古代的社会精英们是如何修身自律?还有就是修身自律这个东西对他们的人生和事业到底起了多大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是一个在中国历史尤其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很深痕迹的人。

有人说他是一代文人千古楷模,也有人说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在过去有一段时间里,这个人物完全就是反面人物,他被历史定在石柱上。其实,历史本来就是是真的,他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物,不是一褒一贬就可以概括过来。

他有很传奇的人生,他是一个没有任何靠山的生在偏僻山村的农家子弟。他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沿着社会通行的正道,走的就是社会给他开辟的那条正路,光明大道,没有搞什么外歪门邪道,为自己演绎了一段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曾国藩的“修身”以及“修身”这个事儿对他的人生和他的事业所起的重大作用。

曾国藩5岁发蒙,经过23年苦读苦考他走了一条完整的科举的道路。但是这条道路他走的也不顺,他考这个秀才考了7次,在第7次以倒数第二的成绩考上了。

我常常说曾国藩这个人,他天资不算很高顶多就是一个中等偏上的人。他的父亲还不如他,他父亲考了17次,常常是俩父子结伴去考试,高高兴兴的去垂头丧气的回来。

直到43岁那一年,他父亲才考中了秀才。我估计可能是人家看着这个人已经半老了,头发都已经斑白了,可怜他!

考过秀才之后,他在接下来考举人的时候很顺利,一次就考中了。

然后北京考进士也不是很顺利,考了三次,第三次才勉强中了一个这个同进士,就是第三等。

来说一下这个进士。

清代科举是三年一次考进士,大概录取200多人,分成三个等级:一个等级叫一甲,就是我们今天说的状元、榜眼、探花。

这个叫做进士及第。

然后二甲100多人叫做进士出身。

还有剩下就排在第三种叫做赐同进士出身,说起来也是进士但是名字不好听——同进士就是等同于进士。

所以后来曾国藩的那些政敌和对他有恨的人就把他这个“同进士”比做“如夫人”。(如夫人就是小老婆)

最后一次考试叫朝考,就是考翰林,曾国藩发挥的非常之好,在所有的考试人中他排名第二。

那么这样在28岁那一年,他就走完了当年科考的所有考试,取得了最高的功名翰林。

翰林有两年的见习期,他在家里呆了两年后,30岁到北京参加了结业考试通过了就留在翰林,做一个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是曾国藩做官的起步,他从七品就相当于副处级,那么人生在这个四代农家子弟的面前展开了非常广阔的前景。

2

曾国藩是一个大志向的人。

他有大抱负、大志向,我们从哪里看得出呢?他考中翰林后就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他开始不叫“国藩”,叫“子城”,他觉得这个名字小气了,改名为“国藩”。

就是要做国家的藩篱。

藩篱就是篱笆墙,家里的篱笆墙就把这个家保护好,那么国家的一道篱笆墙就是万里长城。

曾国藩说就是要做这样的人来表示着他的一个志向。

那么,作为一个儒家信徒,今后要做治国平天下的大事,要怎么做?

从修身做起。

道光21年,也就是他进北京第二年,31岁的青年曾国藩开始了长达7、8年之久的以修身为主的翰林院生活。

我们不要以为曾国藩当时很优秀(当然,一个农家子弟20多岁能在千千万万人过独木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不得不说是很优秀。),当仔细来解剖曾国藩时,他身上有很多缺点。

青年的曾国藩身上有哪些缺点?根据他保留下来的亲笔所写的大量日记,我做了一番梳理,他至少有这九大毛病。

第一,偏激。

就是他很容易出现过激的言行。他有时候过激的不可思议,他有一篇日记讲大年初三,在北京的一些湖南籍的湖南官员朋友在他那里聚会,突然有一个朋友说了他几句很不中听的话,他居然可以大发雷霆,作为主人他可以把满桌子菜给掀翻。

这种做法,如果不是读他的日记我不敢相信。这个偏激也可能是湖南人的特征,湖南人特别偏激,可能是地域性的毛病。

第二,躁动。

他很热心搞活动,热心交往。他一天到晚敞开大门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如果这天来的人很少了,他又主动出击去访问别人。

你想有时间在想这个,他哪有时间读书做学问。一个月一两天还可以,你想天天如此就太躁动了。平时的时间其实不是让你来跟人家聊天交朋友是让你读书做学问。

第三,虚伪,表里不一。

对人有几副面孔。他有一个朋友就批评他说你这个人很虚伪对人有几副面孔,他写在日记里面虚心承认他确实是这样。

那的确也是这样,看他日记里面好多心里想的和外面做的口里说的不一样,很虚伪。

第四,自以为是。很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谁对他提出批评,他一下子就会愤怒拒不接受。

第五,没有恒心。他要自己戒烟戒睡懒觉,但做不到。你看他日记记述诸如今天我又起晚了,今天我起晚了……他要起早但是他自己做不到,没有恒心。

第六,好名。

特别好名,他常做梦希望自己一夜之间能够名动京师、名满天下。

靠什么?他说他想要构思一篇好文章,要写一首好诗,轰动京城。因为古时候也有一些一首诗,一些特别的行为轰动京城这类事情,他很想做这样的人。

第七,好利。看到别人好他也眼红。他心里也总是想,来一点什么意外之财能收来就好了,常常想这些东西。他也很喜欢算帐,他日记里经常说,一个早晨算了一个早晨的帐算的昏头昏脑。他对钱也看的很重。

第八,好色。

他也很好色,他自己日记里也不隐瞒。他说看到年轻漂亮的女性他心动,而且他还做了这样荒唐的事情。

他有一个朋友讨了一个小老婆很年轻漂亮,大家在他面前都说起这个小老婆很漂亮,那么曾国藩就很想见见这个漂亮的女人,就让他朋友把这个小老婆带给他看,他朋友不愿意。

曾国藩就趁着他朋友不在家的时候偷偷的跑到朋友家里去看这个小老婆到底怎么样?

他去了,那个女人也不认得曾国藩,一个陌生的男子闯进来很不好意思很害羞,她就偷偷的躲到屋子里面去了。那么曾国藩就跟着她把帘子掀开,好好的看了一眼,哎呀!确实漂亮。

他也把这个事写在日记里。

第九,他有不良嗜好。

他最不良的嗜好就是吸烟。

那时候大烟,一根烟杆一天到晚拿在手里,他又身体不好,30岁就有肺病而且病的很重,医生也劝他,他自己很痛苦,经常咳嗽,喉咙很不舒服。

他下决心改,下的决心很大,他把烟杆折成几截,把那个烟袋拿剪刀去剪烂。但是没有过一两天,他就觉得惶惶不可终日,这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魂不守舍。后来就急急忙忙到前面大街去买了一个更好的烟杆又要太太给他缝更好一个烟袋作为补赏。

至少有这九大毛病,从他日记里梳理,一点也不不冤枉他。

如果再找还是可以找得出。

3

这就是曾国藩青年时代,30来岁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他跟我们今天这个年龄段的小青年没有什么差别,也并不高明。

那个时候的曾国藩可能就是读书读的好,考试会考这一点,其他并不比我们高明很多。

但是有一点,他比我们高明就是他要下决心把这些毛病给改掉。他用袁了凡的话:“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就是我身上所有的毛病就让它从今天开始死掉吧,好的东西就从今天开始在我的身上生长。

所以他把自己取名叫涤生,就是把自己那些不好的东西淡掉,要好的东西在我的身上获得新生,他的字就是这样来。

于是他就在朋友和老师的指点下开始了修身。

当时京城也有一批这样志同道合的批官员,大家愿意通过修身来提高自己。他们也有老师,类似于精神领袖,当时曾国藩有一个老师叫唐鉴,60多岁中央的一个副部级的官员,地位高,品行好,学问好,就成为了他们的精神导师。

他们以诸子全书作为拓本,修炼尤其是亲身去践行五门功课。这五门功课其实就是五个字:诚、敬、静、谨、恒!

第一个字是“诚”。

这是我们中国儒家学说的基石。“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如果不诚就没有我们这个世界。

所以“诚”是我们中国的学问,尤其是儒家学问的一个基石。

“诚”我们大家知道就通常讲的诚实、诚信、诚恳我们既不欺骗别人,也不欺骗自己。诚,最应该包括的就是——不欺骗自己,不自欺欺人。

第二个字就是“敬”。

“敬”是对人对事的一种态度,一种恭敬的态度。

《论语》里面讲:“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前三个字“言忠信”就是讲的“诚”,后三个字说的就是“敬”。

我们今天所谓恭敬、敬畏、敬业,所以这个“敬”来源于我们儒家学说的这个“敬”,它就是对人对事的态度。

第三个字“静”就是安静。

心境要安宁。

他的老师对他说,最是静止功夫重要。如果人不静的话,那么你反省自己也不会做到细腻。

心不静的话你去琢磨那个道理,你也琢磨的不明透,那都是模糊的。《红楼梦》里有两句话说的非常之好“静者灵,灵者慧。”

一个人静了他就灵,一个人灵了以后他就能够聪慧。灵活,你心里安静你的心思就灵活了,那么你灵活了智慧也就来了。

第四个字就是“谨”,谨慎。

主要指的是说话言语谨慎,不说假话,不说违心的话,不说讨好的话,甚至连道听途说的话,听来的话也不说。

就是无根据的东西——流言,我们今天讲叫流言,也不要去说。

第五个字就是“恒”。

恒,今天我们大家理解多的就是持之以恒,一个事要持之以恒。

除开这层意思外,中国古代“恒”字还有另一个说辞——就是规律。

规律主要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度。

曾国藩每天坚持将自己这一天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拿这五个字来对照,如有不符合的地方,就做自我检讨批评痛下决心去改正。

有的毛病因为是屡犯不改,他甚至为此痛骂自己。表示要血战到底,他的日记里面经常有骂自己卑鄙、下流、禽兽、禽兽不如。

他要骂自己禽兽不如,看起来简直是不堪入目啊。

他是自己要跟自己过不去。

他还为此写了这样的言语,这个言语在以后传的很广,大家应该都知道: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我想很多人都知道这个意思。

那前面的“不为对贤,便为禽兽”就是他如果不做圣贤就是禽兽,他只有两条路没有中间道路可选择,这就是破釜沉舟的态度。

这就是修身。

修身的关键是在于慎独,什么是慎独呢?就是在没有监督没有约束自己独处的时候也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做违背圣贤教导的事情。

我们四书前两本部《大学》、《中庸》三次提到君子要慎独。

一般人做不到,但是君子要做到。

什么是君子?君子就是人类社会的精英具有榜样作用和引导作用的人物。那么曾国藩他说要做一个标准的君子,所以他要慎独。

他要怎么样慎独?每天要记日子,坚持记日记,在日记里面对自己一日三省。将自己这一天里面所有不符合圣贤要求的都写在日记里,然后自己批判。

大家不要以为他这些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看而已。

我们今天写日记大家都是自己看看,是吧?极为要好的闺蜜可能拿出来看看,一般人是不能看,父母都不能看小孩的日记。

那么曾国藩这些日记当时是在朋友圈里传阅的,他老师每个月要检查一次,他不是虚假的检查,检查后要写批语,这个批语现在还保留着。

你要把这些心里深处阴暗面写到日记里,那真的是表示你确实真心实意要痛改前非。你如果没有这种下决心痛改前非,没有这个勇气那你不可能做得到。

从传下来的日记中,我们很强烈的感受到曾国藩当年他的修身是真诚和脚踏实地的,是见之于行动的。

那么这样的修身对人的改变有多重大的作用?

我们看到曾国藩确实有很多的改变,比如他烟就戒了,再也不抽烟了,而且为了使自己的生活规律他夜不出门。

他还要求自己对人对事不怠慢,所以他把自己的书法取名叫“无慢事,不怠慢”。做到对任何人都不怠慢,包括对地位低的人;对任何事也不怠慢,包括很小的事情。

人的一个“敬”就由此而产生,“敬”说起来是一个很空洞的东西。但你真正的对人、事不怠慢,你这个人就是“敬”。

他严格的要求自己执行自己所制定的各项计划,比如说,他规定一天要读好多书,一个月要写几篇文章,那么他要求自己严格执行。

尤其是一天不管多晚,他要自己抽出一时半刻的端坐养神,还有就是日记,他的日记写到他生命终结的那一天。

他下午死,上午还记了日记,一个人能做到这样的恒心不容易,你想他不是我们普通人,尤其是行军打仗,他作为一个军队的统帅每天的日记没有缺少。

我们今天研究他很方便,他的日记给我们提供一个很真实的档案表。

我们想一下这样的一个人,他在自己能为自己改观定论的时候没把自己评价的很好,一个做惊天动地大事业的人物却能在各个方面如此严格要求自己,这在中国历史上确实不多见。

他因此赢得了世人对他敬重和缅怀,尽管在一段很长的时期他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历史最终是公正的,20多年曾国藩日记为证,大家喜欢这种人。

这也是历史最后还他一个公正的形象。

- The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国藩家训
曾国藩: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色字头上一把刀 曾国藩 真禽兽矣
曾国藩:读书自省,读书养性
曾国藩:资质平凡的人,如何走向人生颠峰。
曾国藩强大内心的方法之一:立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