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吾日三省吾身”深解
“吾日三省吾身”深解

《论语·学而》第四章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对此章,古往今来,都说是曾子很谦虚地回顾自己怎样处理三方面的关系,其实另有深意。

“三”,就字面讲,为实词(一个具体数字),亦作虚词(对多数的代称)。“三”代表多,代表世间的一些事物。如儒家的“智、仁、勇”;道家的“精、气、神”;佛家的佛法“三宝”;天上的日、月、星;人间的天、地、人……一个儒者学习、修养的目的是“内圣外王”。自己学习成功了,修养好了,再用于社会。一时做不到,对自己也要严要求,“穷则独善其身”,有条件的话,便可“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平时考虑的是天下大事,此处用“三”概括出来。

“省”(xing)是省悟、顿悟,对自己的作为认真反思、反省。如当年卫国学者蘧伯玉“寡过”、“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曾子每天回忆在人世间三件大事上自己做的怎么样?具体地说:

一、“为人谋而不忠乎?”此“人”是天下的人,“忠”是尽心竭力做事。以治理天下为己任的学者(士),首先考虑自己是不是为天下人做了好事?儒者认为人生在世,应对天下做出奉献,即在社会上建功立业。驰骋沙场、卫国兴邦是建功立业,勤政爱民使民得到利益是建功立业,创立(或传承)重要的学说,以此净化人们的心灵,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建立或改造成富强、和谐的社会而作奉献的,也是建功立业。后者更是抓大事、抓根本,是一种高档的建功立业。古代的忠,多指忠于君主,而言忠于君主就是忠于国家,忠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因为天下人都是我的同胞(“民吾胞也”),天下的万物都与我关系密切(“物吾与也”)。这两点都做到,就是天人合一,这正是一个有抱负的士应该做的事。自己做到了吗?这是一个士应天天思考的大事。

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说重视处理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人与一般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社会中生活,即社会性。一个人时时与社会上自各种关系的人交往,以仁爱之心对待别人。如在家庭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和顺,在社会上诚信做人、与人为善,执政者执政为公、勤政爱民,人人都应善待自然,天人合一。《中庸》中记“诚,天之道也;诚也者,人之道也。”人看待自然界一切应实事求是,它是什么就是什么。在社会交往中,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说起话来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一切实事求是、守实守信、诚心对待一切一切。也是自己天天考虑的大事。

三、“传不习乎?”“传”不是一般地传知识、传学问,而是指传道,传先辈的道,传老师(孔子)的道。人们都认为曾子是孔子学说的嫡传人,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忠、恕)只有曾子了解最深刻、并予以阐发。古往今来,人们认为将孔子思想书之于册、留传后世的,只有孔子帮助下曾子撰的《孝经》,以及人们公认曾子作的《大学》。孝为教之始,孝为家之宝,孝为德之首,孝为仁之本,大孝为忠,一个人道德的起始点是孝。孝由人间诸事的和谐协调,到对自然界的尊重、爱护,因此它又是天人和谐的基础。古时有篇《孝经注》中说“春秋属商,孝经属参”,把《孝经》与《春秋》二书比作天上照耀的参、商二星。至于《大学》,学者多主张由人人从学《大学》开始,步入儒家的殿堂。书中告诉人生修养与实践的三个层次——“大学之道,在明之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自己学习、修养,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开始,做到“修身、齐家”。“内圣”(即道德及学问达到高水平)后,然后“外王”,即“治国、平天下”。“习”不只是复习、温习;而是如鸟之翼,不仅懂得飞,还要不断地飞起来,即实践、履行。曾子在传孔子之道时,不但多次设馆,将孔子之道传给弟子,更主要的是他组织弟子们编《论语》,把孔子的学说记录下来,留传万代。

关于《论语》的作者,除“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的笼统说法外,对其作者具体化的至少有七、八种之多。其中以“曾子及其门人作”应更切合实际。书中对曾子的称呼及尊崇,下限止于曾子去世及孟敬子去世等理由,已比其他说法更切实际,在采访时对比孔子小七、八十岁的曾子的弟子,对比孔子小四十六、四十八岁的子游、樊迟、子张等记的较多,对比孔子年长的弟子冉伯牛、闵子骞等因年深日久,搜集资料不多,故记的少。至于颜回、子路,因与孔子关系特别密切,在孔门弟子中传闻最多,自然多记了些。这些迹象都说明曾子组织弟子四处调查、搜集资料,还是在他领导下,由其弟子孔伋等人整理而成。

再以这段话所居的位置来看,儒家强调学,只应将“学而时习之”当作第一章。第二章便是借有子之口,大讲孝的重要性。第三章说了与道德相反的“巧言令色”。第四章便写出曾子继承老师的鸿志,接着是“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民,使民以时”即继承老师的鸿志,将本领施于治国为民上,然后再一章一章地讲孝。难道不又从这里看出曾门弟子对曾子的推崇吗?

总之,《论语》开篇不久的这三句话,概括了孔学修身、处世、治国三大方面,它不是随便说的三句话,应该有更深的寓意在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一)
读诸子思想之研究有感(一)-- 孔子及其弟子篇
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注译、评析
传统国学文化中,这四部儒家经典影响深远,2000多年来传承至今
影响中国3000年的55句话!即“半部论语治天下”
孔子的叮咛|这个字,值得一生遵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