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离任干部环境指标审计,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

四川绵阳市日前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了《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离任生态环境审计评估试点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该体系的出台,标志着今后绵阳市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离任审计,将要过生态环境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出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国家已将环境保护列为基本国策,“考核官员的环保责任”已是大势所趋,保护环境应当为各级政府管理者的职责所在。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开始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之中,把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政府所有的行动中,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引导地方发展。此次,绵阳市出台的《指标体系》,把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定之中,对领导干部就任前和任期内生态环境情况进行评分对比,彰显出绵阳市在环境保护中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

《指标体系》延续了《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的划分办法,将各县(市、区)划分为平原、丘陵、山区三类进行考核。按照《指标体系》内容要求,审计评估将以领导干部到任的前一年为审计评估基准年,以离任时间为离任年分别进行打分,根据参照标准值,对领导干部就任前和任期内生态环境情况进行评分对比,并通过听取书面汇报、查阅相关资料、实地查看、组织测评、综合评定后形成审计评估结论。

从重视经济发展到既重视经济发展又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这是一个艰难的过渡,因为这样无形中显示出当地政府政绩观的巨大变化,将不再单纯以GDP增速论英雄。

此次出台的干部离任生态环境审计,是对干部考核体系的细化,其目的是进一步督促领导干部在作重大决定时充分考虑生态因素。这是绵阳在生态环境建设政策上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把生态环境情况纳入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中,意味着把生态文明纳入政绩考核之中,无疑是给领导干部再上了一条“高压线”,让他们时刻紧绷生态文明这根弦,让他们不能也不敢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从而倒逼他们树立绿色生态的“政绩观”,真正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确保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从而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兼顾、同步、双赢,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绵阳生态环境审计怎么做?
自然资源离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让“绿色审计”迈上新台阶!
领导离任生态审计不能止于呼唤
不以牺牲环境换增长
审计观察 |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健全和完善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