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信中心校本部数学教研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
一、 课题提出
在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深刻性变革,有效的课堂教学正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焦点。但由于我们的新课改实施的时间还不长,有些教师还不能深刻地领会新课程的新理念,很好的运用教学新策略,致使目前不少的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走形式。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问而提问,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练习而练习,更多的只是因为要“体现新理念”而走走形式,做做样子而已,这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因此,如何让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在新课程改革进行之时,讨论课堂教学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基于此背景,我们提出“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的课题,试图通过研究,实现课堂教学策略最优化。
二、 研究目标
1、通过实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帮助教师自觉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情境创设、课堂提问、合作学习、习题设计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创设主动参与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肯钻研、善思考、勤探索的科学态度,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得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发挥实验班的辐射作用、示范作用,带动其他教师运用研究成果,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推动我校教改的深入开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步骤
研究内容:
(1)、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2)、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3)、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4)、习题设计的有效性
(5)、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
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
(2)、案例研究法:
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教师课例为研究对象,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反思和总结,以达到预期成果。
(3)、文献资料发
查找已有的与有效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成果,进行验证和实践。
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0.11)
组建课题组,完成课题申报立项,制定研究计划,做好实验准备。
(2)实施阶段(2010.12——2011.5)
根据研究方案全面展开研究,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完成阶段性总结,积累课题研究过程资料。
(3)总结阶段(2011.6)
分析研究资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提交课题组鉴定验收。
四、 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
对于完成本课题,我校领导十分重视。
1. 组织到位。
课题申报立项后,及时成立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定期召开课题研究交流会,并完成和提交个人课例分析材料。
2. 经费到位
向学校申请一定的活动经费,保障教研课题开展的顺利进行。
3. 学习到位
(1)理论学习。
及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了解教育理论发展的新动态。
(2)课例分析。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开展听课评课,在探讨实践中取得成效,并查找存在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
点击举报。